扣篮的战术价值?首先,当然是命中率。
BBR统计本季至今的不完整数据:
哈登本季前512发投篮里,一共扣了7个篮,个个命中。命中率100%。
上篮则是118投77中,命中率65%。
勒布朗本季前410个投篮里,扣篮41下39中,命中率95%。上篮108发75中,命中率69%。
即便这两位上篮大师,也是扣篮比上篮命中率高。
何况有些人手指僵硬,比如小乔丹本季企图扣篮88次扣中82发。上篮76次34中。就他那个手感,还是直接扣了吧。
扣篮比上篮命中率高得多,被盖的几率也小。看过当年普林斯追盖米勒的,都明白这一点。
当然,这里的命中率有幸存者偏差。许多扣篮命中率高,是因为空挡巨大。上篮命中率低,是因为没机会发力。
除了命中率,还有其他元素:比如防守倾向。
打篮球的都知道,防守的原则,基本上是堵中放边。
尝试过多角度上篮的都知道:角度越小,上篮越麻烦;底线上篮,找打板的空间比中路差许多,所以许多底线突破的都会寻求低手抛篮。
以前鲍比-杰克逊就试图这么防J博士,后来发现不对:J博士巴不得你们堆中路呢,他一个底线突破,直接起飞扣篮。
鲨鱼也是。他很喜欢对手封锁中路,然后跨步翻身底线扣篮——别的内线可能底线翻身只能中投或高手抛,他是可以扣篮的。迪瓦茨聊过这一点。
对一个单脚双脚都能起跳扣篮的家伙而言,防他的人会忌惮很多。对付扣篮大师,底线和中路的区别会小很多;扣篮大师们只需要一小点空间和一小点时间就能终结进攻;防守时,是会让对方有一点顾虑的。
看70年代许多访谈,都提到“别人可以放底线,J博士不行”,就这意思。
最后一点。精神意义。
只看数据直播的各位不会在意这个:都是2分而已嘛。但比赛中的一个扣篮,效果不一样。
当年卡梅隆-斯陶斯说过,乔丹到1991年后其实起飞已经少了,大多数时候只是跳投;只有在需要的时候,做一些扣篮或者不可思议的进球,“控制对方的精神”。
2007年骑士vs活塞第五场奥本山之战,勒布朗著名的48分之战,包揽球队最后25分那次。常规时间结束前,勒布朗一个突破扣篮,普林斯直接吓得闪到一边。那个扣篮后,普林斯整个状态都扭曲了:执迷于防守勒布朗的中路接球,被勒布朗连着走翼侧又扣了两个。之后活塞就换比卢普斯来防勒布朗了——那三个扣篮直接把普林斯精神打崩了。
“我已经努力了,但他毫不费力就甩开了,还能扣篮!他是不是不会熄火啊?”
《SLAM DUNK》第30卷末尾,湘北对山王最后时刻。赤木强攻河田造犯规,樱木将弹飞的球直接扣进。全场震惊。那个球2分不算,但看过现场的都明白:大家都筋疲力竭的时刻,你来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扣篮,声势全然不同。
ABA时期有一个潜规则,叫做J博士暂停。简单说吧:每次J博士扣篮,对手教练立刻暂停。因为那时候J博士太红了,他一个扣篮,全场球迷起性为他喝彩,队友们也气焰张天。这时候对方教练就会试图让场面冷却一下。篮球和足球的氛围,都极依赖观众和球场互动,看过现场的都明白:一个强队,遇到一个主场球迷兴致如火的弱队,也会觉得难啃。在这种时候,某个高难度球,比如,某个华丽扣篮,毁天灭地,气吞天下。现场球迷许多时候并没那么资深,他们是找乐来的。一个气冲斗牛的扣篮,可以从板凳到观众席,一路野火燎原。
迪克-莫塔还是谁,打过这么个比方:J博士每个扣篮,就好像有个脱衣舞女王在球场中间把最后一个丝袜踢上看台似的,全场都high起来了,那时他的球队就无可阻挡了——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