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平高科在国内杂交水稻种子的龙头地位已经确立,且其研发和品种储备优势已受到了较充分的关注。但公司研发优势及其可持续性究竟如何?绿色通道政策红利是否能够持续释放?同时,要实现“成为世界优秀种业企业”的战略目标,不仅需要巩固既有的杂交水稻种子业务,还必须在玉米这样的全球性的大品种上具有优势。而对于换代前夜的国内玉米种业,下一代品种应具备何种特征?中美30年差距何来且何为缩小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优路径?公司海外并购落地影响几何?我们将从上述问题出发,再论种业龙头处在成长拐点。
水稻种子方面,公司研发实力及品种储备行业领先,营销与研发协同效应不断释放下,未来两个销售季现有主力市场份额将不断提升,增量市场迅速打开。
公司研发优势不断巩固,营销与研发优势协同效应显著强化。公司种质资源不断丰富,生物技术贯穿育种全部环节,“工厂化、分段式”的商业化育种模式,为育种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和规模化的品种选育提供了持续的保障;完善的测试体系使绿色通道高效运转,确保新品种持续投放市场;同时,公司创新营销模式,开展多品牌多渠道运作与预定模式,营销与研发协同效应显著强化。
内生外延双轮驱动,公司现有主力市场份额将稳步提升,增量市场迅速打开。打开增量市场的关键在于推广品种满足区域性的需求——除了高产、米质优及抗稻瘟病等一般性需求,三大稻区各有其区域性特征。区域扩张中,部分区域性企业不容小视:地方性科研院所强大的研发能力及部分本地优质企业长期深耕使得增量市场开拓可能并非一帆风顺。但在内生外延双轮驱动下,省外种企机遇犹存。以隆平高科进军华南市场为例,内生储备品种竞争力较强,外延收购广西恒茂协同效应不断释放,2016/17销售季,隆平高科在华南市场已实现显著扩张,增长100%以上。
预计未来两个销售季公司新品系列仍将维持60%左右的复合增长。公司2016/17销售季系列新品销售量约为1400万公斤,较上一销售季增长90%左右。而根据以上分析,随着公司现有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增量市场迅速打开,系列新品有望在2017/18、2018/19销售季实现2400、3600公斤左右的销售量,同比增长约70%、50%,在系列新品的带动下,公司杂交水稻种子总体可维持35%左右的复合增长。
玉米种子方面,短期内公司玉米种子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参与第七次品种换代具有高度确定性;中长期内陶氏益农的巴西玉米种子业务的并购逐步落地,公司也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寻找优质资产,实现跨越式发展大有可期。
当前玉米种子新一轮品种换代尚未到来,品种井喷加剧市场竞争。我国玉米种子已经经历了六次品种换代,但新育成品种多以改良、模仿为主,尚未实现对郑单958和先玉335的超越。在突破性品种尚未形成的同时,审定渠道逐步拓宽,使得品种呈现井喷之势。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品种集中度不断下滑: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的品种数量由2004年的295个上升至2015年的980个,预计2016年将首次超过1000个。
中美玉米育种30年差距何来?种质、技术与体系均存差距,引入与复制为最优路径。中美无论是在种质资源存量还是对既定资源利用效率均存在较大差距;转基因技术尚未放开成为我国玉米产量及种植效益落后于美国的重要原因;美国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商业化、流程化育种体系,而我国当前多数玉米育种仍是以改良、模仿性育种为主。而无论种质资源的挖掘、创新及利用,转基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亦或自主探索并建设流程化育种体系,均需要较大的投入与较长的时间。因此,直接引入国外种质资源与技术,系统学习复制国外流程化育种体系为迅速提高品种研发能力,缩小中美育种差距的最优路径。
未来国内玉米行业可能的发展路径:品种换代、转基因、流程化育种逐步演进。从国际经验和我国玉米种业发展趋势来看,应用转基因技术等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方法相结合,建立面向大规模商业化育种的高效率、规范化的流程化育种体系是未来玉米育种发展的必然方向。但实现上述目标并非一蹴而就,我国玉米种业或将依次品种换代、转基因放开及流程化育种三个阶段:品种换代即将到来,但将呈现出区域化特征;2019-2020年间或迎来转基因时代;2020年后育种体系及效率将会成为行业竞争的主导因素。
隆平高科:海外并购逐步落地,跨越式发展大有可期。短期内,公司主力品种隆平206已具有较大影响力,且近几年审定的品种,同样产量高、抗性强、耐密植、籽粒直收等特征,符合当前市场需求,故可以预计公司将参与本次品种换代,玉米业务将有所回暖。中长期内,公司并购陶氏逐渐落地,并积极寻求海外优质资产,种质资源、转基因技术及育种体系均能得到极大丰富和提升,玉米品种选育能力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综上,不考虑进一步并购、非经常性以及其他业务增长等,我们预计隆平高科2017-19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是9.0、12.1、14.6亿,未来3年应该是公司主营增长加速带来的成长行情;继续坚定配置农业核心龙头白马隆平高科。
风险提示事件:新品推广不及预期,海外并购具有不确定性。
欢迎关注中泰证券研究所
重要声明: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qlzqyjs)为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泰证券”)依法设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仅面向中泰证券客户,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中泰证券不因其他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均摘自中泰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研究人员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报告的摘编而产生的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中泰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中泰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推送资料涉及的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投资观点,均基于特定的假设、特定的评级体系、相对的市场基准指数得出的中长期价值判断,并非对证券或金融工具的具体买卖时点、买卖价格等的操作建议。订阅者若使用本订阅号所载资料,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而导致投资损失。订阅者如使用本订阅号推送资料,请事先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后续的解读服务。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中泰证券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中泰证券不就本订阅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中泰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版权归中泰证券所有,未经中泰证券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推送信息。如因违法、侵权使用给中泰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中泰证券保留追求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