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方周末
在这里,读懂中国!infzm.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南晚报  ·  暂停开放!清名桥、惠山映月里最新公告 ·  昨天  
人民日报  ·  全红婵,获“年终大奖”! ·  昨天  
人民日报  ·  大白菜上的黑点是什么?还能吃吗? ·  2 天前  
新华社  ·  一批新规,来了! ·  3 天前  
新华社  ·  425.02亿元!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方周末

我在2020丨买房人的恨与爱

南方周末  · 公众号  · 社会  · 2021-02-15 15:07

正文

 (南方周末记者 卢宝宜/图)

全文共2511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 我有想过当晚要不要在烂尾楼里陪周阿姨睡一晚,但还是放弃了。居住环境恶劣,我怕自己很难熬过长夜。


  • 我身边的“深圳女孩”,过去是瞄准“新包上柜”,如今是蹲着“新盘上线”。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 | 南方周末记者 卢宝宜

责任编辑 | 顾策


新冠疫情暴发在2020年年初,全国人民都宅在家里待了好长一段时间。房子,作为避风港,在这一年里显得前所未有地重要。

下半年疫情放缓,正当我考虑要不要搬家,找一个更舒服的地方时,编辑给我派来了一个出差任务,去昆明看看住进烂尾楼里的人。

卢宝宜 (农健/图)

这个事情最先引起关注是在微博上,有人拍了小视频:昆明一些市民住进了只有钢筋水泥的房子里,不仅高楼没有封顶,窗户和外墙都没有封上。工地水坑里取水,电瓶灯照明,业主搭几块木板就住下了。

看视频的时候,只觉得触目惊心,这样尚未达到交房标准的房子,老老少少住进去,先撇开舒服与否的问题,安全就很难保障。更讽刺的是,这个楼盘名字叫“别样幸福城”。(相关报道详见《昆明烂尾楼背后:12年前,一场烂尾的“造城运动”》,点击蓝字即可阅读)

飞机抵达昆明的第一天,我就跑去小区里。刚好是傍晚5点多的晚饭时间,就在小区的大门口,业主们聚在公共区域里煮饭吃。

自我介绍是记者后,业主们都很热情,一边招待着我吃饭,一边跟我诉说他们的具体情况。几个小时聊下来,就明白了大家的处境。这里的业主们大多在2012-2013年购入别样幸福城4号地块的期房,结果2014年开始楼盘就停工了,进入了漫长的“烂尾等待期”。

昆明本来就是旅游强市,疫情让大家都丢了工作。一方面要继续还房贷,一方面还要租着房子给租金,入不敷出的业主们只能选择搬进烂尾楼。

小孩吃完饭后跑来跑去玩耍,路面凹凸不平,有个小男生在追赶时掉进了一个小坑里。周边的大人赶紧跑去照顾,其他人则去空地捡了一些木板迅速把坑填上。

天再暗一点,整个小区都黑漆漆的,只有门口这个公共区域亮着灯,大家像参加“篝火晚会”一样,聚在一块聊天“取暖”,宛如回到了人民公社的“大锅饭时代”。

吃饭的时候认识了周阿姨,吃完饭她热情地带我去看她的房子,她自称是这里最好看的。依靠着手电筒的照明,我爬到了烂尾楼的6楼。

到了之后,我能理解周阿姨所说的“好看”。如果不是没有窗户,墙壁没有粉刷,不通水电,这个房子还是很温馨的。进门就有迎宾地毯,客厅摆放着小沙发、小茶几,还有几盆植物。

“你们来我真的很高兴。”在给我认真介绍完房子后,周阿姨又拉着我说了好久的话,最后频频落泪。她的伤心除了房子没收到,更重要的是因为房子的事,和家人都吵架了,如今只有自己一人住在烂尾楼里。

我想过当晚要不要陪周阿姨睡一晚,她也提出了这个建议,但犹豫了很久,我还是忍不住放弃了这个念头。真实的原因也很简单,居住环境恶劣,我怕自己很难熬过长夜。

后来三天,我经常跑来小区,偶尔帮助新入住的业主搬家具。据大家统计,搬进烂尾楼里的住户已经有五十多户。

小孩和老人家也变多了。有时会陪小孩玩游戏,也会扶老奶奶上楼拿东西。我问小孩,住在这里快不快乐,他们说快乐,因为能玩沙子。我问老人家,为什么不随便在一楼找个房间住下就好了,老人家表示:“不行,那不是我买的。”

业主们比我想象中乐观。在来的飞机上,我曾很担心会看到很糟糕的情况,我不太会安慰人。欣慰的是,大家抱团取暖,白天互相分享求职信息,晚上也会在公共区域弄烧烤做宵夜,情绪都还不错。“最主要的是,我们终于住进了自己的家里。”周阿姨说。

出差回来后,周阿姨还会不时给我发微信。也有其他媒体陆续找过我,想对业主们做进一步采访。也许得益于媒体和大众的持续关注,2020年8月27日,当地街道办发布通告,4号地块启动复工续建,预计2021年10月底竣工交房。大家也搬离了烂尾楼,住进了附近的安置房里。

我想起2018年11月,我进南周写的第一篇文章《房地产现售:失败过多次,如今再试水》。所谓现售,是与预售相对应的,指住宅等建筑物要在竣工并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后再进行销售。如果房子都要“现房销售”,就不会存在房企因资金断链而楼盘停工烂尾的问题。

但是这个制度,正如文章写的,失败过多次。如今两年过去,也没能在哪座城市实现。毕竟卖房这件事,对于房企而言,预售制是实现高周转的重要工具,没人想放弃。对于老百姓而言,买房,也早就不再是为了“有瓦遮头”,而是创造财富的重要工具。

我还在昆明出差的7月,深圳发布了“史上最严调控政策”。一边,是云南因烂尾楼而生的懊恼,另一边,是深圳掏钱也抢不到购房资格的焦虑。

2020年,我认识了一位专注广深的“炒房客”。作为一个资深会计师,他早期还会实地考察不同楼盘的收益潜力;到了2020年下半年,“压根就不会到现场,只要有新盘,就是现在工地只有一个大坑,大家都抢着买。”

深圳新房供给长期短缺,加上限价,导致房价长期一二手倒挂,“买到即赚到”的说法刻在每个深圳人的心里。甚至90后“深圳女孩”也深谙此道。

“深圳女孩”是近来的网络热词,指在眼下的深圳,女孩们聚会聊天的主题都是如何“搞钱”。我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过去是瞄准“新包上柜”,如今是蹲着“新盘上线”。

她们特意建了微信群,每天讨论不同区的政策、各个新盘的认筹率、最低存款保证金,在“996”的工作节奏下依然乐此不疲地学习各类投资本领。哪怕短期内都轮不到她们“上车”。

为了更好地让刚需“上车”,深圳众多新盘已经开始按社保缴纳年限给买家排序,其中一个盘入围可摇号客户的最低社保门槛为278个月,就是至少要在深圳工作23年。而深圳女孩们也才二十多岁。

她们也不气馁。在她们看来,买房过程虽难,但是越难,拥有一个房子后的幸福感也就越大。正如这年头炒房的成本越来越高,但那位“炒房客”也没有放弃,“没抢到房不会怪政策,只会怪自己还不够努力。”

2020年初热播剧《安家》里有一句经典台词,孙俪扮演的房产中介劝一位想要买房的女教授:“也许现在日子会过得苦一点,但你一定要相信,你们将来的收入,一定会大大超过现在的预期的。您和您先生都这么优秀,如果在这个城市,连你们都买不起房,那太不公平了。”

2020年年中咨询过的房产中介至今每天还在给我发信息:“春节不放假,看楼请联系。祝大家都能拥有一个舒服的新家。” 



南方周末今年准备了特别的新春礼物——推出一份南周员工的2020年记录,他们当中有新闻记者,也有品牌运营人员,也有每天接热线电话到深夜的同事。我们决定让南周人跟你见见面,讲述他们2020年见过的人、听过的故事、内心的变化。


点击下图👇,即可阅读专题 我在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