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奇遇电影
电影即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电影工厂  ·  《再见爱人》四季,最大的赢家竟然是她? ·  2 天前  
中央戏剧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  双选会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奇遇电影

史上最邪门最悲催的电影,用17年才拍完,折磨疯了两代导演

奇遇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6-15 22:49

正文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奇 遇 电 影 (ID:cinematik)



那是2000年秋天,特里·吉列姆,这个以《时光大盗》(1981)、《妙想天开》(1985)、《十二猴子》(1995)等一系列大开脑洞作品闻名于世的导演,坐在他位于西班牙的简易办公室里。


刚用过的电话听筒握在手中还有些发烫,但它传达的消息却是冰冷的。


“不,生病的让·雷谢夫还不能回到片场。”


“不,剧组与保险公司的法律纠纷还没解决。”


“不,很多工作人员已经放弃希望,开始另谋职位了。”


而作为导演的吉列姆自己,彼时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他只是整日在办公室里干等。等待下一个状况的出现,等待有人出手相救,等待奇迹。


一向生机勃勃的特里·吉列姆被残酷的现实打击的生无可恋


“没有动力了...我好像已经忘了这部电影。它不存在,也不能存在。而一旦它真的存在,又是极其令人痛苦的。”


这部把吉列姆搞得生无可恋的电影,叫


《杀死堂吉诃德的人》。


吉列姆从1989年就开始计划拍摄这部电影,但直到11年后的2000年9月,才终于得到资金支持得以开机。


但好事多磨的是,当年10月就已经确定无疑要流产了。


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主演不到位,机器出故障,场地发洪灾,资金没保障,剧组人员各奔东西...一系列灾难让曾炮制出经典喜剧Monty Python的吉列姆都笑不出来。


Monty Python,巨蟒剧团,发迹与BBC,是英国著名的超现实表演团体,衍生了一系列的电影和戏剧作品。最右就是吉列姆


然而,仅仅数月前,同样是在这间办公室里,吉列姆还与剧组的工作人员摩拳擦掌,展望未来。他曾说,“你们要阻止我做傻事。”


但也许拍这部片子本身就是件傻到不能再傻的事情。


任何试图完成它的人都会陷入堂吉诃德的诅咒。而这诅咒的种子则早在发作前,就深埋在吉列姆疯狂的基因中了。


实际上,吉列姆也明白,剧组的悲惨遭遇怨不得什么诅咒。他试图成为堂吉诃德本人,因此注定要为自不量力的挑战承受现实的捶打。


窗外,一阵大风呼啸而过,吹动天空的云朵向西远去。但在吉列姆眼里,这阵风也把堂吉诃德永远吹出了西班牙。风声确定无疑地告诉他,“一切都结束了。


吉列姆千里迢迢来到堂吉诃德诞生的地方,但这里却容不得他拍一部有关堂吉诃德的电影


这苍凉的一幕出现在《救命呐!堂吉诃德》的结尾处。这段不足90分钟的影像,原本是拍来记录《杀死堂吉诃德的人》的完成过程的。不想,上述一连串厄运却几乎让它成为了后者的墓志铭。


纪录片《救命呐!堂吉诃德》完整记录了《杀死堂吉诃德的人》在2000年初次开拍时遭受的一系列挫折,当时饰演主角之一托尼的,还是约翰尼·德普


谁曾想,这仅仅是这个长达17年的噩梦的开端。


但是,难道一阵风就能浇灭一个人十年的梦想吗?


也许对其他人,我还不能肯定作答。


但如果梦想者是特里·吉列姆,那我敢说,要他放弃,十阵风都不可能。



杀死堂吉诃德的人

The Man Who Killed Don Quixote


导演:特里·吉列姆

主演:迈克尔·佩林(饰堂吉诃德)

亚当·德赖弗(饰演托尼·格里森尼)


预计上映日期:2018年



影片虽以堂吉诃德为主角,但吉列姆的主要参考的改编蓝本却是马可·吐温的小说《康州美国佬大闹亚瑟王朝》,据说这是历史上最早的穿越小说


“邪门的”堂吉诃德



实际上,吉列姆并不是第一个试图在荧幕上再现堂吉诃德的人。


他的前辈,奥逊·威尔斯也曾为这部巨著奉献出自己人生的最后20年。其经历之坎坷,让我不得不承认,堂吉诃德是真的有点邪门。


奥逊·威尔斯为拍摄堂吉诃德所吃的苦丝毫不亚于特里·吉列姆,而且他到死都没有完成电影


1955年,威尔斯准备为CBS拍摄名为《堂吉诃德路过》的30分钟短片。


和吉列姆一样,他的改编并没有忠实于塞万提斯的原著。他也让堂吉诃德和桑丘穿越到了现代化的城市景观中。


“那些过时的价值观非常吸引我,而且我时常感到它们仍在与我对话。这就是我沉迷于堂吉诃德的原因...他不可能在当下存活,但在某种意义上,他确实活着,甚至可能正在西班牙的某处骑马漫游。”


“我将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他与时代的格格不入,我的电影将表明,堂吉诃德和桑丘·潘萨是不朽的。”


威尔斯为自己的雄心壮志拍摄了一个彩色小样片,但CBS看后并不喜欢他的理念,并取消了计划。这部彩色样片也就此消失在影史中。


到了1957年,威尔斯被环球公司踢出了《历劫佳人》的后期制作。


盛怒之下,他重回墨西哥城,拾起了堂吉诃德的改编梦想,而且这一次,他决定拍一部黑白长片。


拍摄过程中的威尔斯仿佛被堂吉诃德灵魂附体。他没有准备剧本,只在西班牙各地游走,想到哪儿就拍到哪儿,活像书中的游侠。


他当时告诉巴赞,自己的堂吉诃德应当是一部纯即兴的喜剧默片。


奥逊·威尔斯最初选择由西班牙演员弗朗西斯科·雷古埃拉饰演堂吉诃德(右),饰演桑丘的则是俄罗斯演员阿吉姆·坦米罗夫(左)


但这只是他众多想法中的一个罢了。事实上,他每到西班牙一次,就会在不同的景观刺激中产生新的灵感。


最初,他打算让当时还是童星的帕蒂·麦柯马克饰演一个在现代社会中奇遇堂吉诃德和桑丘的小女孩。但是在威尔斯三番五次改变拍摄思路的数年中,帕蒂逐渐长大,已经不能胜任原先的角色。


威尔斯与帕蒂交流剧情,后来帕蒂长大了,威尔斯还考虑过让自己的女儿代替她出演,但他后来似乎又改变了想法


威尔斯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另行考虑,要将影片变成一部探讨西班牙变化的论文式电影。


但,这个想法也没有真正得到落实。


任何没有丧失理智的制片方都不会放任威尔斯如此胡来的。他们相继撤资,最后整个项目的负担都只能由威尔斯自己消化。


他从《夏日春情》、《朱门孽种》、《港澳轮渡》等电影中拿到的片酬,全部用在了堂吉诃德的项目上。所幸他的好友弗兰克·辛纳屈还给了他25,000美元的赞助。


到1969年,威尔斯的堂吉诃德——弗朗西斯科·雷古埃拉与世长辞。但即使主角死了,他还是没有放弃完成电影的计划。


到了1980年代,威尔斯手上的剧本已经写了一千多页。可能的结局他想了无数种,但就是决定不了最后要如何向观众呈现这部电影。


雷古埃拉饰演的堂吉诃德坐在现代社会的电影院里,他正在演绎老骑士对时代的惊诧和不适应,可惜他没有机会看到自己的演出出现在荧幕上


1985年,威尔斯本人也去世了。


此前,他曾半是认真,半是讽刺的说过,要将这部未完成的电影命名为——《你到底什么时候能拍完堂吉诃德?》(When Are You Going to Finish Don Quixote)。


1992年,几个西班牙影人用威尔斯积攒的影像剪出了一部堂吉诃德,但这只能代表他们对这部电影的猜测,绝对代表不了威尔斯的真实愿景。


但就连威尔斯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对堂吉诃德抱有怎样的愿景。


贝尔托梅说这部影片是“注定无法完成的,因为它本身就有不可完成性,是威尔斯对电影所有奇思妙想的典型代表。”


所以,我们只能放任堂吉诃德迷失于奥逊·威尔斯千变万化的构想里。而想要呈现这个浪漫游侠故事的影人,必须另起炉灶。


吉列姆就是这么做的。


悲剧的开始



如果说威尔斯对堂吉诃德的迷恋,来自于心灵的对话,那么比他疯上好几倍的欢脱的吉列姆,则更可能是因为在堂吉诃德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如果不是为了这份强大的共鸣,他可能也不敢在1998年的时候,以严重低于预算的3210万美元,启动《杀死堂吉诃德的人》。


吉列姆对影片设想完全超出预算,在《杀死堂吉诃德的人》被迫中断拍摄之后,他画了这幅漫画自我解嘲


这个数字单看之下似乎不少了,但这笔钱完全来自于欧洲的投资方,而吉列姆想要拍的电影却潜藏着好莱坞巨制的体量。这种供需的不平衡可能早早就为《杀死堂吉诃德人》的第一次流产埋下了祸根。


除此之外,吉列姆也像威尔斯一样,在拍摄堂吉诃德的过程中不可救药地染上了无限放纵创作灵感的毛病。


在《救命呐!堂吉诃德》中,我们能看到沉浸于影片前期准备工作的吉列姆,像个踏入游乐场的孩子一样,双眼放光地穿梭在工作人员制作的道具和布景中。


图为项目刚刚启动时的吉列姆,玩的相当开心的他还不知道后面等待着的是怎样的困难


影片还未开拍,他就已经产生了很多不同于原始剧本的新点子。摄影指导尼可拉·佩科里尼说,“特里有把所有事情复杂化的倾向。没有什么东西在他手上能是简单直白的。”


吉列姆的助理菲尔·帕特森则直呼其为“混乱大队长”(Captain Chaos)。剧组的工作人员时常感觉,他们必须要剪断吉列姆无限发散的思绪。


围绕吉列姆展开的这股不确定性飓风是充满创作激情的,也是非常迷人的,但这对完成一部电影来说却是相当危险的。以堂吉诃德的故事为蓝本的影片尤其需要执行者的小心谨慎。


可惜,吉列姆的剧组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好。


他们选择在马德里北部的一片荒原拍摄外景,那里的确有非常好的视野,但却在一个军事基地附近。


这就导致饰演堂吉诃德的雷谢夫刚刚闪亮登场,他酝酿许久的第一句台词就淹没在了军用飞机飞过的轰鸣声里。


面对天上的军机,吉列姆的脸上写满无奈,可是这分明是一个可以提前避免的错误


后来,飞机消停了,剧组再次准备开拍,却发现天色骤变,一大片积雨云不知什么时候飘到了演员上方。这不仅破坏了采光,更意味着一场暴雨的到来。


人们紧急收拾起器材和道具,但来势汹汹的雨水造成了一场小规模的洪灾,冲坏了相当一部分器材。当天的拍摄计划显然完不成了,剧组还要花费精力找保险公司清算损失赔款。


显然,对天气状况未作提前准备,是堂吉诃德剧组的又一个失误。


工作人员尽力抢救被洪水卷走的设备


除此之外,老天也的确没有为这个激情满满却准备不足的团队送上一点点庇护。


等天气转好,德普就位,飞机也没有来打扰的时候,主演雷谢夫却突然病痛缠身,无法继续拍戏。他后来被确诊为患有双侧疝气,就此彻底退出了剧组。


要知道,雷谢夫作为主角,是吉列姆与资方合同中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


他的退出直接导致了协议的破灭。欧洲的投资人因此撤出项目,《杀死堂吉诃德的人》变成了保险公司的资产。


回想起来,我发现吉列姆的运气真的不太好。在雷谢夫之后,他还考虑过其他演员,但都因为档期不合适等原因而作罢。其中,约翰·赫特也曾应邀出演堂吉诃德,却在走进片场前就罹患癌症去世。


最终饰演堂吉诃德的是迈克尔·佩林,他在Monty Python系列里和吉列姆合作过多次,也许也只有他能克服让·雷谢夫、约翰·赫特(堂吉诃德的前两任扮演者)和希斯·莱杰(还未拍完《魔法奇幻秀》就猝然离世)三人形成的厄运诅咒


但运气的好坏和过去的失败从来都不能决定未来。


2000年被严重打击的吉列姆也知道,只要自己选择坚持,那么即使情况再糟,总还是有办法推进拍摄的。


投资方可以再找,保险公司的剧本也可以赎回。但问题是,吉列姆当时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要继续了。这对一个梦想家来说是最为致命的。


在塞万提斯的原著中,堂吉诃德在病中清醒了。他不再高声宣称自己是“拉曼查的堂吉诃德”,也放弃了臆想中“托博索的杜尔西内娅”。


堂吉诃德在死前“恢复了理智”,但这却耗尽了他的最后一口气


躺在病榻上的他,成为了普通的乡绅凯哈纳。他唾弃过去读过的所有浪漫骑士小说,还向自己的外甥女强调,绝不可以嫁给读过这种书的人。


讽刺的是,此前不理解他种种行为的亲朋好友,反而开始向他编排一些有关魔法解除、公子王孙和杜尔西内娅小姐的谎话。因为他们知道,堂吉诃德一旦清醒,就会死去。


如果不是维持着那个游遍全国,打抱不平的骑士梦想,如此年迈的老者不可能承受的了多年来路途上的艰辛。


同样的,如果不是自欺欺人的相信自己能够拍完这部电影,吉列姆也许早在暴雨冲走了剧组设备的当天就会宣告放弃。


如今,距离西班牙的挫败已经过去了17年


这期间,堂吉诃德和托尼的扮演者几易其手,影片的投资人也换了一批又一批。


但皇天不负有心人啊,来自美国的土豪亚马逊在2015年6月终于接过了吉列姆的梦想,老爷子也为这来之不易的重启写出了全新的剧本。


今年6月,吉列姆的脸书出现了一条动态。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他宣布了《杀死堂吉诃德的人》拍摄完成的消息,并感谢了所有剧组人员和支持他的人。他的语气是一贯的活力四射,仿佛当年瘫在沙发上说着要放弃的人并不是他自己。


吉列姆的动态给了我们看到这部电影的希望


《杀死堂吉诃德的人》大事记


1989年               计划筹备

1998年               计划启动

2000年9月          首次获得资金

2000年10月        流产、暂停

2015年6月          重新撰写剧本,计划重启

2017年6月          电影杀青


毫无疑问,我们需要吉列姆。


他的异想天开不同于我们在世上经历的任何一件已有事物。如瓦蒂莫所说,我们可以选择将这样的作品看作“某种和谐存在的真实寓言和乌托邦构想。”


选择做出这种呈现的创作者,也不可避免地会在自己的乌托邦中维持某种判断标准及理想尺度。


这大概就是堂吉诃德经久不衰的原因——塞万提斯描绘出的浪漫、美好又严重脱离实际的理想,唤醒了包括奥逊·威尔斯和特里·吉列姆在内的众多理想主义者的共鸣。


但是,算了吧,我才不相信这种严肃的现代主义价值论是支持吉列姆拍完堂吉诃德的理由。


他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完成梦想,是因为他比我们还需要堂吉诃德。


他可能根本就没有多想,只是去做,去不管不顾,死缠烂打地做。这是他的天性和本能,是他在此前一部部奇幻作品中反复加强的灵魂力量。


凭借着这股被他称为“猪头”(pig-headed)的力道,他完成了《杀死堂吉诃德的人》,并让我们明白,堂吉诃德是杀不死的。


如今我重读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故事时,已经不会暗自发笑了。


吉列姆的经历让我相信,当那个浪漫的老骑士头戴洗脸盆做的头盔,骑着羸弱的若昔难得奔向风车,并用尽全力将破旧的长矛刺进风蓬中时,他眼中所见到的,真的是三十个无法无天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