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教育逐渐逼近普及化之时,高等教育由卖方转入买方时代,部分高校面临招生难的问题,专科学校最为突出
“在高考招生总量保持平稳的背景下,全国各地高考录取比例继续提高,全国更多地区录取比例迈入90%俱乐部。”2017年高考大战正式打响之际,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7年高招调查报告》如是说。
图片来自东方IC
报告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跨过40%,快速逼近50%普及化的指标线。在高等教育逐渐逼近普及化之时,高等教育由卖方转入买方时代,部分高校面临招生难的问题,各地普遍出现招生计划没有完成的情况,专科学校最为突出。同时,山东部分专科学校录取分数线超越二本线,逆势增长,给众多高校一个启示:在高校的竞争中,质量第一,特色第一。
报告指出,伴随生源的总体下降,近年高考报名人数将进入一个稳中略降的态势。2016年高考报名人数为940万人,仅比2015下降2万人,基本趋稳。从人口统计看,在二胎政策的刺激下,2016年新生人口1865万人,长达10余年的适龄人口低峰基本结束,开始恢复增长。考虑到最近10余年小学入学新生持续徘徊在1700左右的状况,如果没有大的政策变动,高考报名人数还将继续长期保持这一态势,稳中略降,变化不大。在高考招生总量保持平稳的背景下,全国各地高考录取比例则继续提高,全国更多地区录取比例迈入90%俱乐部,地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升学矛盾进一步缓解,为高考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都提供了积极的外部环境。
在恢复高考40周年之际,新高考改革正式启动。报告认为,新高考不仅为考生与学校提供了更多选择权,考试模式上的改变也带动了录取方式上的变化。报告重点关注了上海、浙江的新高考改革情况。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浙江、上海率先启动高考改革试点,2017年进入正式的新高考考试录取阶段。截至目前,除新疆外,全国其余30个省份已先后出台了高考改革实施时间表。
报告介绍,上海新高考方案规定考试科目实行“3+3”模式,即3门必考科目+3门选考科目,考生总成绩满分660分。其中,语文、数学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2年有效。浙江新高考方案规定考试科目实行“3+3”模式,即3门必考科目+3门选考科目,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其中,语文、数学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2年有效。
同时,今年浙江高考录取将选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报告认为,以专业为主的录取方式,从另外一个维度推动高校必须重视优势学科专业的建设,进行战略性调整,甚至收缩,不能什么专业都办,否则将被考生与家长抛弃。这与双一流中突出学科特点的引导效应完全一致,形成了夹击之势,为高校转向质量与特色的发展模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报告指出,按大类、宽口径招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认可,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在内的不少985、211高校都在尝试推进。2017年3月31日,清华大学召开大类培养领导小组会并对外宣布,从2017年起全面推行大类招生,纳入本科招生的所有专业将整合为16大类,包括数理类、化生类、能源类、计算机类等,学生填报志愿的时候也将会按照专业类来填报。
报告认为,新高考下录取模式的改变,导致每个高校必然形成多个录取分数线,部分985、211高校将不得不面临部分专业学科分数线低于地方普通高校的情况,这时就不得不采取措施,放弃部分自己不占优势的学科专业。5月7日,中山大学对外宣布,决定调整或暂停18个本科专业的2017年招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