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
立足电影本体,探索未来影像,聚焦以导演、摄影、美术为优势的创作群体,建构作者意识与诗性美学,打造小而精的国际一流电影学院。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

讲座预告|舒国治:杨德昌与他的时代

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  · 公众号  ·  · 2024-11-24 14:05

正文


本次活动海报设计:外剧场工作室 邹奕楠


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

电影理论研究所系列学术讲座


讲座主题:


《舒国治:杨德昌与他的时代》


主题阐述:


“其实,杨德昌的电影,全讲的,是爱情。”


2023年,老友舒国治在《忆杨德昌》一书中这样写道。不到三十岁就认识杨德昌的舒国治,在70岁时写下此书,将这四十年的台湾电影,台北艺文风情,以及杨德昌的性格、创作习惯、艺术涵融等等,融汇成书。


怀揣着对自由的无限向往和对创作的深切渴望,我们试图在生命的画布上勾勒出属于自己的色彩。然而,如舒国治所言:“我们人生的探索与选择,再怎么失意自由、失意创作,会不会仍然摆脱不了近代史的轨迹?”这句话不仅触动了每一个追梦者的心弦,它让我们在回望历史的同时,也能在心灵的深处,感受到那份超越时代的共鸣与力量;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去走近那些在艺术领域里不懈探索的先驱者——如已故导演杨德昌,以及他身旁那些深受其影响的同行者与密友,如舒国治。



他写的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总能自辛苦不便的旅途中蒸馏出不凡的意境,从微不足道的杂物中道出个所以然。尤其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处,甚或是夜间荒野,在他笔下尤见精彩。

——导演李安


舒国治是散文家,亦是晃荡达人,流浪汉,是人称的“小吃教主”,也是香港作家梁文道眼里最会玩、最会讲故事的人。但此外,也是半个电影人。他不只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学的是电影,和“台湾新电影”的诸君子时有过从外,自己于电影钻研之深刻,在朋友间早也广受赞誉。他曾带给李安一本王度庐小说,触发了《卧虎藏龙》的诞生;也曾在杨德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一一》、侯孝贤《最好的时光》、《聂隐娘》、余为彦《月光少年》中客串演出。他就是“不与时人弹同调的”舒国治。


本次讲座追忆导演杨德昌,亦想用那一整代人的“当代艺文史”唤起我们对电影的热爱。


讲座时间:


11月29日(周五)

15:30-17:30


讲座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3号楼113小剧场

*本次活动为学分制活动

*学分制同学们请在学分制系统报名参加


主讲人:舒国治


作家,其作品《遥远的公路》曾获第一届长荣旅行文学奖首奖。著有《门外汉的京都》、《流浪集》、《理想的下午》、《台北小吃札记》、《水城台北》、《台湾小吃行脚》、《台北游艺》、《宜兰一瞥》等。



学术主持:王音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