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大街的共享单车,到共享充电宝,再到共享雨伞、共享汽车……共享经济成为眼下的热词。而现在,共享经济开始进入医疗领域。
听到这个概念的你是不是脑袋一怵,医院怎么共享,医院一直以来不都是“共享”、谁都可以去看病的吗?但其实里面另有文章。
近日,浙江省卫计委批复同意了全程国际Medical Mall的医疗资源共享模式,允许杭州全程健康医疗门诊部为入驻全程国际Medical Mall的其他医疗机构提供检验、病理、超声、医学影像、医技科室及药房、手术室等共享服务。
Medical Mall,翻译过来就是“医疗商场”,它起源于80年代的美国,像医院,但又没有床位;像诊所,但又比诊所开放。说得高大上一点叫健康医疗中心,说白了就是“医疗商场”,意思是一家由多个医疗机构“拼”起来的医院。
那么
这个“共享医院”到底是怎么样的?
又有什么颠覆之处?
一起来看看。
共享体现在哪里?Medical Mall看起来像是一个医院商城,让人可以像逛商场一样挑选医院。
不过在医疗机构入驻Medical Mall的过程中,几乎所有医疗机构都面临着许多共性问题,如面积不够、人员不足、医疗设备缺乏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江干区卫计局汲取国际上Medical Mall有关的管理经验,经申请获批复后,Medical Mall内设的医技科室、药房、手术室等医疗设施及服务,可供为后续入驻医疗机构共享,入驻医疗机构相应科室设置不做硬性要求。
也就是说,医疗诊所可以“拎包入驻”,检验、病理、超声、医学影像等医技科室及药房、手术室等统统可以采取共享模式,无需重金投入。
↓↓↓
如果你是医生,只要与医技、药房、手术室等签订委托协议,那么除了租一间房子之外,不需要再准备任何东西,几乎就可以去申请登记为医疗机构。除了房租,几乎是零成本开业!
对于患者来说,因为共享医院地段好、设备齐全,而且还能聚集一大批优质的医疗团队,最大的便利就是可在一个地方实现多种医疗需求,还能挑选技术好、服务好的医生进行治疗,省时又。
无独有偶,在广州,类似的“共享医院”两个月前已在建设中,最快12月就能营业!
创始人詹智勇介绍,这个“共享医院”有三层概念。
1、让患者可以共享三甲医院的医生;
2、为多点执业的医生创业创建一个共享的平台;
3、实现教授间的共享,也是影响力共享。
詹智勇预计,医疗健康服务领域将出现包括共享医生、共享诊室、共享技术、共享设备、共享手术室、共享床位、共享病源、共享医保、共享信息等九大共享医疗服务形式。
这样带来的好处是,医生可以光明正大地依靠诊疗获得收益;患者有更多的选择,可以挑选技术好、服务好的医生进行治疗。
共享医院一推出,就有人表示,一批优质医疗诊所像餐馆扎堆在一起,必然提高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形成聚集效应。
有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全国可能会出现成百上千家共享医生平台,大量传统医院的医生可能会被挖走,大量病人也会被带走,传统医院会受到强烈冲击。
不过,共享医院蛋糕虽诱人,但并不好吃。目前来看,医疗共享主要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多点执业政策落地困难;
二是医保体系尚未打通,大部分医疗分享活动尚未纳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政策法规亟待完善,现有的管理规定大多按照传统医疗机构的要求设置,在执业类型、资质审批、医疗规范和技术要求等方面的一些规定不适用于共享医疗新业态。
在行业早期的探索者、中国医生集团联盟秘书长董法廷看来,目前中国共享医疗为代表的医生集团正处于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发展阶段。从现有的平台结构来看,有体制外的医生、体制内的医生,有些原来的互联网平台也叫医生集团,还有一些药商、药厂拉几名医生也是,甚至有“黄牛”参与其中。
类似共享单车风靡之后衍生出的单车停放、坏车处理等问题,被寄予改善公立医院就医难题的共享医疗,目前各方面的难题。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各界对共享医院的认可度在逐渐提升。
来源:广州参考、新华网、央视财经、浙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