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IPO大虾
炎炎夏日,整个投行却迎来一场寒冬。
大规模撤材料、低过会率已经让一些投行开始无项目可做,另一方面证券公司又在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互联网人口红利的结束和资本寒冬的周期性袭来仿佛扼住了从业者的喉咙,可纵使是寒冬,大佬们也能走出不一样的画风。
今天,大虾要说的是正是证券业的大佬,王岩。
王岩(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毕业。招商证券前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现任人和商业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董事会下提名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成员以及公司授权代表。在上任招商证券前,王岩曾在中银国际工作6年多,担任中银国际首席执行官的5年,将中银国际打造成影响力最大的在港中资券商。)是一位有着“深厚国际业务背景、战略眼光独到的投行家”。
2018年8月21日,招商证券发布公告称王岩因“个人原因”辞职。值得注意的是,王岩是2011年12月走马上任的,今年才53岁,离退休还有7年,为何会提前辞职?这让人不胜好奇。
毕竟,招商证券是中国券商界当之无愧的一霸,且在执掌招商证券期间,王岩交出的是一份优秀的成绩单。在执掌招商证券权柄的7载中,招商证券每年都被证监会评为AA级。业绩也是稳居行业前十。2011年至2017年,公司净利润由20.08亿元增长至58.05亿元,利润增长翻番还有余。王岩任内,招商证券在韩国、新加坡、伦敦都设立了公司。2016年还登上了香港主板市场。招商证券赞扬他“勤勉尽责、锐意进取”。
至于辞职原因,外界也诸多揣测:
一说,工作压力巨大。
在招商证券内部,有这样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某年大年三十,王岩仍在上海带队拜访客户,直到当天事情谈完,客户公司员工各自下班回家,王岩这才带着团队奔赴机场,登上返程的航班。有知情人士透露,“王岩总裁做任何事情都力求尽善尽美,经手的文件也要字斟句酌。”
前段时间,同司研究总监杨晔的骤然离世震撼了王岩,对“过劳死”有了近距离的认识。
此外,同年招商证券因未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被央行前后罚款两次,数额达55万元。
8月,又出了“临汾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案”丑闻,上市公司先河环保(300137.SZ)作为运营单位深陷旋涡。招商证券曾给先河环保强烈推荐-A评级,也陷入了“黑嘴”非议。
去年,由王岩牵头引入的国外PB业务(就是券商围绕私募基金提供包括集中托管清算、策略研究、杠杆融资、证券拆借、资本推介、资金募集等服务)由于出现了系统账户违规行为,被深圳监管局责令改正,并处以暂停新开立PB系统账户3个月,使得业内一度“家家自危”。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体现了总裁工作艰难,压力山大!
一说,新公司薪酬诱人。
据人和商业控股有限公司公告称,王岩与公司订立一份服务合约,自2018年9月4日起为期三年;年薪为1600万港元,另加酌情年终奖(视公司及其个人表现而定)。粗略计算,王岩的月薪约133.33万港元。据不完全统计,他在招商证券期间所获税前报酬,共计约2562.52万元,平均月薪约34.17万元,此次薪酬差不多翻了3倍多。
(数据来源:人和商业控股有限公司公告)
近日,多家券商传出裁员降薪的消息。当然,券商裁员多与市场环境低迷、投资者交投意愿疲软有关。反观年薪为1600万港元,约合1400万人民币,在整个证券行业,甚至金融行业能够达到这一数字的也为数不多。相较于投行寒冬的局面,也许转行是个不错的选择。
那么,王岩的新东家是一家怎么样的公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