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研之成理
夯实基础,让基础成就辉煌;传递思想,让思想改变世界。“研之成理科研平台”立足于科研基础知识与科研思想的传递与交流,旨在创建属于大家的科研乐园!主要内容包括文献赏析,资料分享,科研总结,论文写作,软件使用等。科研路漫漫,我们会一路陪伴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社会学研究杂志  ·  JCS Focus ... ·  昨天  
科研大匠  ·  6项重点实验室课题基金申请指南汇总 ·  昨天  
募格学术  ·  1451亩!北京高校,拟建新校区!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研之成理

林文斌JACS:基于纳米金属有机单层的Lewis酸/光敏剂协同催化

研之成理  · 公众号  · 科研  · 2020-02-16 07:00

正文


▲第一作者: 全杨健、蓝光旭;通讯作者:林文斌
通讯单位: 芝加哥大学
论文DOI: https://doi.org/10.1021/jacs.9b12593

全文速览
芝加哥大学 化学系 林文斌 教授课题组设计并报道了一类新型多功能金属有机单层材料(MOL),Hf 12 -Ir-OTf。该 MOL 由含有 Ir 光敏剂的连接配体和强 Lewis 酸性的 Hf 12 -次级结构单元构筑,能够高效催化氮杂环与醚、胺和烷烃的交叉脱氢偶联,以及复杂生物活性分子的后期官能团化,其优异的催化性能可归功于光敏中心与强 Lewis 酸位点间极近的距离(1.2 nm)。

背景介绍
MOF 材料的 Lewis 酸性及其应用很早即被研究。但是,利用 MOF 作为固体 Lewis 酸催化剂仍有两大限制。其一是 MOF 只拥有中等强度的Lewis酸性。其二,复杂有机分子难以接近 MOF 内部的 Lewis 酸位点。 林文斌 教授课题组近年来发展了两种方法来提高 MOF 的 Lewis 酸性,即利用极为缺电子的桥联配体以及修饰MOF次级结构单元( J. Am. Chem. Soc. 2018 , 140 , 10553; J. Am. Chem. Soc . 2019 , 141 , 14878)。如何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中构筑强 Lewis 酸性且易接近的 Lewis 酸位点仍极具挑战。

研究出发点
林文斌 教授团队率先研究并发展了二维金属有机超薄层材料(MOL)( Angew. Chem. Int. Ed . 2016 , 55, 4962; Angew. Chem. Int. Ed . 2017 , 56 , 12102)。此类材料拥有完全可接近的次级结构单元。利用此特质, 林文斌 教授团队开发了首个基于 MOL 的 Lewis 酸催化剂,通过引入光敏中心,首次利用金属有机材料实现了 Lewis 酸/光敏剂协同催化。

图文解析
▲图一、催化剂设计

▲图二、Hf 12 -Ir-OTf 的合成及表征

▲图三、Hf 12 -Ir-OTf 催化脱氢交叉偶联

总结与展望
作为纳米金属有机框架(nMOF)的单层版本,纳米金属有机单层(nMOL)代表了一类新兴的二维材料。作者报道了首例基于nMOL的多功能 Lewis 酸/光敏剂协同催化剂,用于氮杂环(包括复杂生物活性分子)的官能团化。光敏中心与强 Lewis 酸位点间极近的距离(1.2 nm)促进了由光氧化还原生成的活性自由基和 Lewis 酸活化的氮杂环之间的反应,进而导致了极为优秀的协同催化性能(千分之一催化剂,高达 950 转化数)。这一工作显示了 nMOL 材料在有机协同催化领域的优势及巨大潜力。

课题组介绍
林文斌,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和辐射与细胞肿瘤系的 James Franck讲座教授。林文斌教授在化学与生物化学及纳米医学方面有重要贡献,在包括 Nat. Biomed. Eng.,Nat. Chem.,Nat. Catal.,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 等世界顶级杂志上发表文章近 350 篇,文章被广泛引用(h-index >106)。1999-2009 年度文章引用世界前十位化学家。汤森路透集团 2000-2010 年全球顶尖一百化学家名人堂榜单第 54 名。林文斌团队研发的三个抗癌药物已在临床试验中且进展良好。
课题组网站: http://linlab.uchicago.edu/

相关链接:
1. 仪器表征基础知识汇总
2. SCI论文 写作专题汇总
3. Origin/3D绘图等科学可视化汇总
4. 理论 化学 基础知识汇总
5. 催化板块汇总
6. 电化 - 电池相关内容汇总贴
7. 研之成理名师志汇总

更多科研作图、软件使用、表征分析、SCI 写作、名师介绍、综述解读等干货知识请进入研之成理后台自主查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