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传媒1号
中国传媒业产学研先锋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本地宝  ·  浙A和浙M号牌高速通行优惠政策一样吗? ·  2 天前  
余杭发布  ·  高铁上,余杭医生“出手”了 ·  2 天前  
杭州本地宝  ·  2025杭州这些景区将免费开放 ·  3 天前  
余杭发布  ·  -3℃!余杭人,厚衣服先别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传媒1号

纪录片出海:视野掌舵,内容扬帆|预见2025 ①

传媒1号  · 公众号  ·  · 2025-01-09 21:14

正文



作者|笛飞



在这个电影看梗概,视频开倍速的「碎片化、急加速」时代里,节奏很慢的纪录片似乎稍显异类。

纪录片所具备的鲜明特点,看似不那么符合当下市场的快节奏,但它却依然是各平台每一年的重磅板块,这不仅说明纪录片并不缺少受众,也说明纪录片所承载的意义不仅于此。

12月20日,B站发布了2025年纪录片片单;12月23日,央视发布「纪录·时间的力量」2025「大片看总台」纪录片片单;爱奇艺、腾讯视频、芒果TV等平台的2025年片单中,也都发布了多部纪录片作品,占据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




向前方展望,2025年的纪录片片单有哪些值得期待?纪录片的风向又将吹向何方?


1

以包罗万象为底色

放眼各家片单,颇有过年的热闹景象——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重磅的经典IP,在2025年纷纷迎来强势回归,在圈内圈外引发热议。

在央视片单中,重量级IP的即将到来令市场雀跃:距离上一季已经过去七年、堪称教科书级别美食人文纪录片的《舌尖上的中国4》;即将开启第101集、豆瓣评分每一季都突破9分的《如果国宝会说话5》。


在B站的片单中,同样也在延续经典IP的传奇吸引力:阔别三年,优秀文化类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3》回归,它不仅将续写前两季备受喜爱的编辑和翻译主题,还将拓展「学者的田野」、素人写作、翻译等主题。

口碑佳作之所以能够相继回归、续作不断,不仅是经典IP强大的生命力,更得益于纪录片市场所展现出的信心与能量。市场的需求,抑或是文化传播的需求,促使经典的纪录片作品生命力不断延续。

经典的IP作品,将为纪录片的出海传播带来扎实的自信,和更稳固的着力点,而IP作品拓展的海外板块,也为纪录片出海助推一臂之力。

在续作之外,纪录片领域也持续挖掘新的IP,不断大胆启动新作。

央视推出了「应季」作品蛇年必看纪录片《「蛇」我其谁》;与《里斯本丸沉没》同为历史事件揭秘题材的《家书——四万万人的抗战记忆》等。

B站将播出《你好,宇宙局》,在警察、医生、消防员等职业聚焦之外,这次镜头对准了基层市场监督执法人员的工作现场;腾讯视频将推出国内首部真实罪案纪录片《罪案实录》,以热门真实案件为素材,呈现离奇且真实的案件细节;爱奇艺则将打造古早、在地观察纪实《四天半》等。

2025年各平台的纪录片新IP作品,犹如活水涌入,或许下一个出圈的爆款,就在这些新的IP里。而新的IP也在不断放眼高远,这无疑是为纪录片突破圈层,甚至跨越国界的传播带来新的机会。

同时可以看到,2025年各个平台都依然重视着纪录片板块,争奇斗艳,热闹非凡。

央视片单发布50部纪录片作品,B站发布18部纪录片作品,腾讯视频发布11部纪录片作品,爱奇艺发布开年大戏片单,其中囊括了6部纪录片作品;优酷视频「1-2月剧综片单」包含4部纪录片作品;芒果TV的招商发布会中也公布了14部纪录片作品。

2025年的纪录片,将如同一个时间的坐标,从各个视角标记着时光的流转。

多元且丰富的2025年纪录片作品,呈现出小切口与大格局的结合,并且让各个板块遍地开花。

央视片单将海量内容划分为五大板块,其中包括「岁月长歌」、「文明长河」、「万物长新」、「烟火长情」、「国际传播」。光从板块标题便可以看出,从历史奔涌的长河,到自然生动的旷野,再到社会百态的褶皱,中华文化的脉络在其中得到不同角度的呈现。

不论切入点或大或小,都将以纪录为媒介,拼接出鲜活的时代影像。 而单拎成为一个板块的「国际传播」,也意味着出海、跨国界交流将成为2025年纪录片行业的重要关键词。

纵观2025年的纪录片市场,可以说是斑斓万象的,而多元与丰富正是纪录片突破圈层,被更广泛市场与观众看见和喜爱的关键要素。


2

以格局之大为气质

当以更加微距的焦段聚焦2025年纪录片片单的作品,从记录视角、记录方式、表达手法等诸多方面来看,纪录片行业都逐步呈现出了更大格局,视野也正在走向更高、更广。

首先,2025年的纪录片作品展现出更为全面的观察视角,真正兼顾了「向上创作,向下共情」。

向上创作是不仅拥有宏大的选题思路,也大胆革新观察的角度:

例如《世界记忆:中国回响》以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的中国档案为拍摄对象,从世界的视角打开了对中国的瞭望。


之前的纪录片作品大多是立足于华夏大地记录脚下,而《世界记忆:中国回响》则是一次更为客观的第三视角眺望。它更为客观和整体的角度,使得作品本身更具有影响力和权威性,对于纪录片所承载的跨文化传播意义具有更大的价值,对于出海也更有助力。

向下共情则是真的沉下去,让脚步走近市井,让心情融入百态。

《你听见了吗(婚姻篇)》让视角沉下来,探索现代社会里最为常见的家庭亲密关系;《大城小厨》则走近城市街边最接地气的烟火气,以小摊为媒,解码平凡百姓的人生百态。

显然,2025年的纪录片作品不仅以更为客观与先进的全球化表达方式,呈现华夏魅力,承担出海交流的功能;同时也更为细腻地向内观察,解构社会百态,记录真实国情。



其次,是纪录片的记录方式拥有了更大的格局,这意味着它们将发出更有代表性的声音,为文化的出海传播建构起更有说服力的资源库。

即便是看似细小的切入点,背后也拥有着宏大的视野——:《水之味》以水为视角切入创作,在揭秘其塑造美味的奥秘的同时,呈现出中餐文化的千变万化、无穷滋味;《寻色中国》则是用色彩重拾东方审美,探寻中华文化基因,阐释色彩背后的中国故事,以及中国人的生命哲学。


纪录片开始尝试「主人的姿态」进行文化传播与推介,对于纪录片作品的出海有了更夯实的基础与自信:

从纪录片《我们中国人》的标题来看,就颇有一种「自我介绍」的既视感,这部作品从中华文明绵绵不绝的文脉中,破译祖先留下的文化密码,不仅是面向国人的文化解构,更是向世界介绍华夏文明的精神力量来源;而关于国之重器的作品也将如雨后春笋,《平陆运河》《轨道上的大湾区——梅龙新跨越》《丝路新空港》等内容不仅是讲述与民生国计息息相关的大国工程,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国「超级工程」的技术与智慧。























这是一种越发自信的语态,并且也是更为成熟,更具有全球化格局的表达方式。 这种变化是有意识的改变,民族自信在纪录片的表达中得到明确建立,对于纪录片内容的出海传播打通信服力。

最后,是在纪录片的形式上,越发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在2025年的纪录片片单中,可以看到资深的创作团队依然活跃在纪录片行业的第一线。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创作团队隶属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以总导演徐欢为核心,一直是中央电视台历史人文类纪录片重要的创作力量。他们从《东方时空》创办起开始从事纪录片创作,近二十余年坚持创作大量历史文化纪录片。2025年即将推出的《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五季》,凝结了央顶尖创制力量的智慧,也期待延续经典传奇。

也可以看到新鲜的血液——萌新创作团队加入。例如B站近年推出的纪录片领域的「探照灯计划」一直致力于对行业新力量的扶持,在2025年的片单中可以看到记录「00后」实习医生成长的《天使也有实习期》、直面当今社会养老议题的《当我们老去的时候》,都是从「探照灯计划」中脱颖而出,获得B站签约扶持的纪录片新鲜项目。

B站的这条「萌新」扶持产业链,率先做到了全生命周期化。为孕育和孵化出新的、优质的纪录片创作团队带来机会。

更为欣喜的是,多样化的创作形式在纪录片领域也得到了实践——UGC民间创作的团队逐步成熟,有机会加入共创。

这一贡献当属B站最为突出,B站以其特殊的气质孕育了各类型纪实UP主不在少数,在充电模式的加持下,百万UP「食贫道」已经基本实现了与B站合作,从UGC成功转化为PGC的民间共创形式。2024年,「食贫道」制作多国纪实类纪录片作品12部,平均时长达到两个小时,累计播放量近9000万。「食贫道」在纪录片内容上的胜利,不仅为国内市场带来国际视野,也为纪录片共创形式开辟出新的蹊径。

或许下一阶段,国产纪录片也将以包容的胸怀和心态,迎来跨国团队的加入。这对于国产纪录片而言不仅是内容题材得到丰富的机会,而且也是出海传播加速的桥梁。

资深团队,萌新团队,民间共创团队,都可能成为2025年纪录片内容表达上的一次飞升,纪录片行业不闭门造车的创作形式,让它得以如活水般汩汩而生动。


3

以全面合作为契机

任何一个领域的创作,要想走得远,都不能是单枪匹马的埋头赶路。 合作不仅让作品的呈现事半功倍,更让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借助合作得跨越与飞升。

在2025年的纪录片片单上,不少跨越国界的选题合作,这是国产纪录片向外出走,也向内引进的表现。

在央视片单的「国际传播」板块中可以看到全方位解读北疆博物院的魅力,展示中法友谊的《探秘北疆博物院》;以外国友人易立亚的寻访之旅为视角,探索南岛语族迁徙轨迹《跨越7000年的相聚》;回溯历史,寻访法国人日意格对中国福建船政的贡献的《寻找日意格》等作品。

这一板块诸多中外合作的选题,都向着一个目标,那就是共建文明百花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