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
Aha视频(ID:ahavideos)
事情是这样,一个女孩收到了男朋友的“妇女节礼物”,是被拉到一个“夸夸群”,群里有134个人。
群名以她的英文名命名,叫“Sally夸夸群”。
她被拉进去后什么都没说呢,就有人从头像开始夸,说真好看。
女孩有点懵,问了一句“这是什么群?”,立马有人回复:“这个发问,显示了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进步的源泉。小姐姐你真棒!”
这太让人无语了,女孩发了“。。。”,别看没说话,也能夸,夸她这个句号比圆规画得还圆。
就这么夸了三分钟后,女孩被移除了群聊。服务到此结束。
我上网搜了一下,某宝上还真有这个业务,专业夸人服务5分钟,50-80元不等。
看到之后我震惊了,我95年的同事以前话很少,忽然主动对我说:“您不知道这种事,是因为您都在为公司干大事。”
What?这个95年boy从进公司就不爱说话,也不爱对事情正面评价,对所有指令的回复只有“嗯”,他啥时候变这么可爱了?
“哦,我最近进了一个‘夸夸群’。”
事情是这样的:
口述:Sean
一周前,我的朋友找我吐槽,说自己加班到很晚,被领导骂,扣了薪水,心情已经到了崩溃临界。
我也正经历同样的事呢,于是安慰得很敷衍。
过了半小时,她激动地把我拉进了一个叫“夸夸群”的群,有几百号人。
刚进去就有人说:“进来的肯定是个好人。”
接着立即有人亮出群规:不准发广告,不准干与夸人无关的事情。
这是什么沙雕操作?
待了几天后我发现,这里各个都是人才,说话还好听。
每个新来的人,一进群,就能感受到跟残酷现实不同的春天般的温暖。比如说,有一个人,网名叫“这智商还要啥自行车呢”,刚进来就立刻有人夸他:“你这个昵称,既有改革春风吹满地之感,又有对传统不懈的坚守。”
虽然我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但听起来很积极。
又一次,有个人说,我今天吃了泡面,求夸奖。
一般说自己吃泡面了是因为觉得自己过得比较惨。这时立马有人跳出来说,我在减肥,我都只敢闻一闻,你还能吃泡面,太羡慕你了。
啊,我平时不是特别爱说话的那种,也不会夸人,但这个群打开了我的新世界,怎么每个人都这么可爱,每个人都这么会夸人呀!
拉我进去的女生跟我一样,刚开始不会夸,但即使她不会夸,也很乐于加入到夸人的大潮里,比如学着使用夸人表情包。
跟去年的“互喷群”比,这简直是网络世界里的清流。我慢慢总结出了夸人的等级,希望自己能进步,毕竟待在这里的每一天,都那么快乐。
第一等级的夸人不看内容,来啥夸啥,闭眼吹,超浮夸。比如:
这种夸奖完全不过脑,啥都好,谁进群都能用上面的话来夸。
第二等级的夸赞就让人开心了,因为带着真心,至少有一星半点的真情流露。比如:
第三等级的夸赞是炫技。有人夸出了英文,有人夸出了文言文,发文言文的话,立马又有人夸发文言文的人文采好。
有人用词极其夸张,但看在他夸得好认真的份儿上,你很难不高兴呐:
但是我最高兴的一次,是一天半夜,一个貌似在美国留学的男孩,在群里说他论文没过、网也老坏、人际关系出问题,总之各种不顺。因为是半夜所以没人理他。
我那天刚好没睡,就安慰了他两句,大意是你这么小的年龄,能选择到国外去,肯定是优秀又不甘于平凡blablabla,然后就睡觉去了。
第二天醒来发现他加了我,说了好多感谢的话,说我的话温暖了他。
他给了我最明显的感受,大家表面在求夸奖,实际是求安慰。
漂着太累了,一个人太苦了,工作太烦了,薪水太低了.......快来抱抱我吧。
慢慢地我还发现,夸人比被夸还高兴,哪怕是在吹彩虹屁。我查了查,还真有理论依据,这在心理学上叫“亲社会谎言”。
现实生活不管怎么样,在这个群里永远有光辉照耀着大家。我国人民太羞涩了,你夸他好看,他都不敢接受,更别提别人对他吹彩虹屁。但是人是喜欢被夸的,有多少人喜欢被夸,就需要多少夸人的天才。
via知乎
我同事说我变可爱了,因为我在夸夸群待了7天,对于修炼到第三等级我不抱希望,但夸人这项事业我打算继续下去。
其实群主说过,他最近在反思。群里有一个人最近有朋友丧生了,他告诉群主,在真实的悲痛面前,这些夸奖显得太儿戏。
它可能没法给你真正有力量的鼓励,毕竟,求夸的事情都是鸡毛蒜皮。
谁也不会真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普通网友开玩笑式的互夸吧?我唯一担心的,夸人这项业务太精炼,以后大家嘴里都没一句实话,唉,那挺可怕的。
其实豆瓣早在2013年就成立过互相表扬小组。每个人开个贴吐槽,留言全是夸奖。
交互性比群差一点,话术也更严谨,但本质一样。6年过去了,我们还是命里缺夸。
我没什么好说,人缺开心,就会想方设法开心。感谢95年的Sean给我打开了新世界,我已经加入了三个夸夸群,准备为愉快的网络环境做贡献了。
(图片来自网络)
互动
请肆无忌惮夸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