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狐言论史
狐眼观文,狐言论史,游戏人间,无拘无形。但求良师,一日三省;但求益友,推腹置心。向广大朋友分享古今中外的文学大观,历史纵谈,大千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  中古史荐读|冯婧:敦煌册子本的缀合与复原—— ... ·  2 天前  
湖南省广播电视局  ·  【悦读】古韵里的元宵节 ·  2 天前  
六神磊磊读金庸  ·  那晚,我梦到了“地球村”样板间的模样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狐言论史

唐朝皇帝有胡人血统?清朝皇帝身上的汉人血统竟比满人血统还多

狐言论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8-03-22 23:58

正文

热门电视剧《甄嬛传》,是以历史上乾隆皇帝的生母钮钴禄氏为女主角 甄嬛 的原型。按电视剧的剧情,是汉军旗的汉人妃子甄嬛自请出宫为尼,几年后又被雍正帝以乾隆帝生母的名义接了回去,所以给她安了一个满洲八旗大姓“钮钴禄氏”,变成了满洲女子钮钴禄氏·甄嬛,封熹贵妃,乾隆帝登基被尊为皇太后。

《甄嬛传》:熹贵妃,钮钴禄·甄嬛

关于真实历史中乾隆帝的生母,一直众说纷纭,有流传甚广的野史,包括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皆认为是海宁陈世倌的夫人,雍正帝用一个公主掉包了海宁陈家的儿子,此说固然早被证明荒诞不经,也完全不合情理。雍正帝此生并非没有其他儿子,又怎会将自己的江山传给外人?

而认为乾隆生母是热河行宫一个粗使宫女李金桂,因为雍正帝(当时为四皇子胤禛)喝了鹿血才得幸的说法,同样迄今没有任何真凭实据,仅仅只能当做另一段野史流传。

所以,乾隆帝的身世其实就如正史和清廷官方记录所记载的那样,确系雍正帝和其熹贵妃钮钴禄氏所生。后来钮钴禄氏母以子贵,在乾隆朝被尊为慈庆皇太后,四十余年享尽荣华富贵,活到八十六岁才去世,死后谥孝圣宪皇后,其实也是另一部热门电视剧《还珠格格》里的那位太后老佛爷。

《还珠格格》:慈庆皇太后钮钴禄氏

当时清朝国力鼎盛,乾隆帝对其孝顺无比,也是公认历史上最幸福的后妃之一。只不过历史上有一点往往被忽略,这位钮钴禄氏太后,从姓名上看似乎是个满人,其实论其血脉,基本就是个汉族女子,正和电视剧《甄嬛传》说她是汉人的说法暗合。

钮钴禄氏的父亲,也就是乾隆帝之外祖父,是钮祜禄·凌住;而她的母亲,是京畿宝坻县汉人彭氏;她的祖父,是钮祜禄·吴禄,祖母是乔氏;她的曾祖父,是钮祜禄·额宜腾,她的曾祖母是龙氏;

这些都有详细资料考证,因为乾隆帝在追封自己母后的亲族时,确实同样将自己这几位汉人母系长辈,一并追封了。

根据《宝坻县志》,乾隆元年九月十二日,登基后不久的乾隆帝特遣直隶布政使张鸣钧祭祀其母系先祖,祀文云「外高祖母龙氏,早佩女箴,夙咸内则……外曾祖母乔氏,赋性柔嘉……」

又根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八旗下的“龙氏”“乔氏”,皆为入旗的包衣汉人,并无满洲人;所以,乔氏、龙氏都是汉族女子无疑。而钮钴禄氏的母亲彭氏,则明确是宝坻县汉人秀才彭武公的女儿,再换句话说,这个籍籍无名的汉人秀才,就是乾隆帝的太外公。

清朝虽禁止“旗民通婚”,但并不真的禁止满汉通婚, 以为“满清不准满汉通婚”,仅是对“禁止旗民通婚”的误传。那些入了内务府包衣或汉军旗的汉人,均可与满洲旗人正常通婚;而且康熙帝、乾隆帝宫中皆有多名汉妃,旗人权贵纳不在旗籍的汉女为妾也极普遍。甚至满人娶不在旗籍的汉人(即所谓“民人”)女子为正室,同样是民不举则官不究,持默许态度。他们真正严厉禁止的,仅仅是旗人女子(不论满汉)外嫁给不在八旗的汉人或者说“民人”,直到清末慈禧太后才下令全面开禁。

北京城外的各地驻防八旗,因为本身人数较少,和汉人通婚,娶当地汉人女子为妻者,并不少见。即使是满洲大姓钮钴禄氏的额宜腾家族,祖孙三代都娶汉女也不是什么奇怪之事。

因此仔细计算 乾隆帝生母钮钴禄氏的血统 ,她的祖父吴禄有1/2汉人血统+1/2满人血统;父亲凌住有3/4汉人血统+1/4满人血统;到她自己,则 是7/8汉人血统+1/8满人血统,已经是汉人血统占了绝对优势的汉人女子了。

这还不算,如果再算一下乾隆帝的父系祖先,也就是之前清朝的列代皇帝的血统,则会得出一个更惊人的事实,乾隆身上的汉人血统甚至比满人血统更多!

清高宗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

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都是彻底的满洲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科尔沁部的蒙古人,因此生下乾隆帝的曾祖父 顺治帝,是1/2蒙古血统+1/2满洲血统

乾隆帝的曾祖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出自汉军旗,其本人是1/2汉人血统+1/2满洲血统;

(佟氏最早是金、元时女真人,从其祖先佟达礼起,在明朝当了二百年汉人,出了很多高官大员,如辽东总兵佟登等。如康熙帝的外高祖父佟让、外曾祖父佟养真皆为明军军官。努尔哈赤起兵建国后,也一直将佟氏编入汉军旗。

康熙帝即位多年后,其舅舅佟国纲上书称自己家族“原系满洲”,要求归入满洲八旗,却被户部以「其家人汉人众多,不便俱为满洲,且汉军旗下佐领缺少应将」为由,仍留在汉军旗了。)

因此乾隆帝祖父 康熙帝是1/2满洲血统+1/4汉人血统+1/4蒙古血统 ,;乾隆帝祖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是满人;所以他父亲 雍正帝是3/4满洲血统+1/8汉人血统+1/8蒙古血统。

由此推断出, 乾隆帝的血统为:满洲血7/16,汉血8/16,蒙古血1/16 ;汉人血统竟占了一半,以血统而论,算是个汉人血统超过满洲血统的准“汉人”。

这还不算,再看看乾隆帝之子嘉庆帝的生母,令皇贵妃、后追封孝仪纯皇后魏氏的家族:

嘉庆帝生母,孝仪纯皇后(令妃)魏氏

其远祖绶恩,汉名魏国贤,本系明朝千户,登州之乱时随耿仲明渡海投清;初为汉军旗统领,后因犯了逃人法(一说因三藩之变牵连),编入内务府包衣家族;

其曾祖父:护军校魏嗣兴,其曾祖母:陈氏;

其祖父:总管内务府大臣武士宜(汉名魏九龄),其祖母:年氏、晃氏;

其父亲:内管领清泰(汉名魏明禄),其母亲:杨佳氏;

除杨佳氏是满人还是汉人杨氏后来抬旗,略存疑问外,近乎清一色汉人;

所以 嘉庆帝的血统大致为:3/4汉血;满洲血7/32;蒙古血1/32;满洲血统只剩下不到1/4, 更是血统上的“汉人”无疑了。

至于其后的道光帝生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其曾祖母和生母都是王佳氏,祖母是李佳氏,不知是满人还是汉人抬旗,几种可能,太麻烦就不算了。

当然,严格地说,这种论证其实并没有很大意义。「北朝胡汉之分,在文化而不在种族」。 判定一个历史人物的民族,首要看他的文化认同而非血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