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璀璨科学
科学的奥妙,值得探索,值得学习,值得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都市晨报  ·  重要提醒!全体苏C车主请注意! ·  昨天  
都市晨报  ·  重要提醒!全体苏C车主请注意! ·  昨天  
姑苏晚报  ·  刚刚,小S发声 ·  3 天前  
富阳日报  ·  热搜第一!微信又上新功能 ·  3 天前  
富阳日报  ·  热搜第一!微信又上新功能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璀璨科学

看到五星红旗在月背升起,阿波罗登月再遭质疑:为何美国国旗在飘扬

璀璨科学  · 公众号  · 社交 科技自媒体  · 2024-09-22 20:4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关于阿波罗载人登月的争议,以及嫦娥五号探测器和嫦娥六号探测器带回的月球样本引发的讨论。文章指出,尽管有网友对阿波罗载人登月的真实性提出质疑,但美国插在月球上的旗帜和嫦娥探测器展示的旗帜材质和展示方式不同,不能仅凭视觉效果判断。同时,嫦娥六号探测器带回的月球样本与嫦娥五号及阿波罗登月期间带回的样本存在差异,但这也是正常的,因为月球不同区域的矿物成分不同。文章还提到,美国科学家对嫦娥六号带回的样本科学研究价值表示认可,并希望分享一些样本。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阿波罗载人登月的争议和背景

介绍阿波罗载人登月过去几十年来的争议性话题,许多网友对其真实性持不同看法。

关键观点2: 嫦娥探测器展示五星红旗的细节

嫦娥五号探测器和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月球展示五星红旗,因为没有空气,旗帜不会迎风飘扬。

关键观点3: 嫦娥六号探测器带回的月球样本差异

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带回月球样本,与嫦娥五号及阿波罗期间的样本存在差异,这是因为月球不同区域的矿物成分不同。

关键观点4: 美国科学家对嫦娥六号带回样本的态度

美国科学家认可嫦娥六号带回样本的科学研究价值,并希望分享一些样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正文

阿波罗载人登月是真的吗?这是过去几十年时间内非常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很多网友坚信阿波罗载人登月是真实的,也有很多网友认为阿波罗载人登月是假的,是骗局。

特别是当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嫦娥六号探测器去月球采集样本返回地球时,质疑声又再次出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展示了五星红旗,和当年美国登月宇航员插在月球上的国旗不同,我们的旗帜不会迎风飘扬,而美国的旗帜却好像在“飘扬”。

2020 年,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进行了我国第一次月球取样返回地球的任务,当时除了在月球上采集样本带回地球外,嫦娥五号探测器还在月球上面动态展示了一面五星红旗。

在今年 6 月,嫦娥六号探测器出征月球背面,成功 月球背面的南极 - 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 登陆。在抵达月球背面的样本采集任务后,嫦娥六号探测器也在月球背面动态展示了一面五星红旗。除此之外,嫦娥六号探测器还释放了一个“移动相机”,在距离着陆器不远处对探测器进行了拍摄。

虽然这两面五星红旗展示的区域不同,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正面、嫦娥六号则是在月球背面展示,但是这两面五星红旗都有一个相同的特征,那就是没有出现“迎风飘扬”的情况。

这其实是很正常的,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不存在空气,所以旗帜就不会“迎风飘扬”。相比之下,美国宇航员插在月球上面的旗帜就像被风吹起来“飘扬”那样。所以,当网友们看到月球背面升起了五星红旗后,就再次质疑阿波罗载人登月的真实性。

虽然美国插在月球上的旗帜看起来在“迎风飘扬”,但这不能说明阿波罗载人登月就是假的。因为我们的旗帜和美国的旗帜材质不同,展示的方式也不同。像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展示的旗帜原材料采自太行山上的玄武岩,是世界上首面玄武岩红旗。而美国的旗帜材质就相对简单了。

我们的五星红旗是通过机构来展示出来的,而美国的旗帜则是由宇航员用力插在月球表面,旗帜会出现晃动的情况。由于月球没有空气,所以当旗帜插在月球表面时,会长时间保持持续晃动的状态,于是拍摄的画面中,旗帜看起来就像在“迎风飘扬”。

不同的月球样本

除了看到旗帜展示后的视觉效果不同让很多网友质疑阿波罗载人登月的真实性外,我们的探测器带回来的样本和阿波罗登月期间宇航员带回的样本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是很多网友质疑阿波罗登月真实性的原因。

嫦娥六号探测器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从月球背面带回月球样本的航天器,一共带回了 1935.3 克珍贵样品 。当探测器返回地球时,这些月壤被封装在特制的、密封的存储罐里。科学家在拿到样本后,对其进行了解封,在研究这些样本的过程中,科学家也取得了新的发现,已经 发表了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研究的第一个科学成果。

嫦娥六号探测器表取的样本已经 被分装到了 10 个玻璃器皿当中,每一个大概是 150 克。 和嫦娥五号探测器带回来的样本相比,嫦娥六号探测器带回的样本颜色要相对浅一些,因为其中的矿物成分不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