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YouCore
个人核心力(思维力、学习力、人脉力)赋能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广角  ·  去年全国结婚登记610.6万对 下降约20.5% ·  22 小时前  
园长说广州楼市  ·  过年去巴厘岛一趟,踩了一堆坑…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YouCore

如何判断一个领导会不会带人?看岳飞和戚继光就知道了

YouCore  · 公众号  ·  · 2024-05-08 20:40

正文




北宋末年,军队孱弱,无论是跟辽国、大理还是金国打仗,似乎都是输。


但到了南宋初期,局势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支军队异军突起,以雷霆之势将当时最强的金兵打得节节败退,这便是岳飞带领的传奇之师——“岳家军”。


金兵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无独有偶,在明朝中后期,朝政腐败,军队战斗力极低。


倭寇肆虐海岸线,甚至能轻易打进城内。


然而,在这种困境中,却 诞生了一支由戚继光带领的英勇之师——“戚家军”。


这支军队横扫倭寇,仅用十年时间基本就荡平了困扰明朝上百年的倭患。


那么, 岳飞和戚继光究竟有何秘诀,能将原本软弱的士兵,打造成战斗力超群的精锐之师?


今天,我们就从募兵、练兵、用兵、奖惩四个维度,来跟岳飞和戚继光学下如何成为一名会带人的领导。




01


募兵



岳飞招募士兵时,秉持 “重搜选” 的原则,即严格筛选,质量为先,绝不滥竽充数。


例如,宋廷曾将韩京、吴锡二人的部众调拨给岳家军,但是岳飞并没有将这数千人全部收纳。


而是仅挑选了可上阵的一千人招入军中,其他的人则给予盘缠遣散。


当时只要多一人就意味着可以多领一份军饷。即便是与岳飞同时期的名将韩世忠,其军中也存在虚报兵额的现象。


可岳飞却没有这样做,因为他深知, 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并非取决于人数,而是士兵的素质。



同样,戚继光在选择士兵时,也有一套自己的标准。


他在杰作《纪效新书》的首卷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募兵原则和方法:


第一切忌不可用“城市游滑之人”;


第二不可用“奸巧之人”;


他倾向于选拔“乡野老实之人”。


他还进一步对“乡野老实之人”做了具体定义:“黑大粗壮辛苦,手面皮肉坚实,有土作之色”。


这种对兵源精挑细选的方式,与组织行为学中的“选拔与招聘”理论高度契合。


该理论强调,只有有效的选拔才能帮组织找到匹配的人才,提高团队的整体效能。


选对人,后面的练兵与用兵则“事半功倍”;选错人,不仅难以训出精兵,甚至会导致军纪混乱、军心涣散。


所以, 要想带好人,就一定要学习岳飞和戚继光这种对选人非常重视、严格遴选的做法。


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应学习他们根据团队需求来挑选合适人才的方法。


这样不仅能提升团队的整体实力,还能充分贯彻自己的管理思想。




02


练兵



岳飞在练兵时,非常重视对士兵的道德教育。


他为岳家军设立了严明的军纪,有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的要求。


军中规定:凡擅取民一文钱者,定斩不饶。


有一次,一名士兵拿人一缕麻绑草鞋,岳飞知道后,立即下令斩首,以儆效尤!


又有一次,有个士兵在湖口县买柴,卖柴的农户因见岳家军纪律严明、与民无犯,主动为他减免了二钱。


然而,这个士兵赶忙推辞道:"我想用这两文钱换回我的脑袋。"


绍兴二年,岳家军平曹成后屯驻江州(今江西九江),一时军费不继,士兵宁可杀马充饥,剪发卖钱买米,但没有人敢抢掠百姓。


除了道德教育,岳飞对士兵的武技训练也倾注了大量心血。


虽然宋朝也有诸如《武经总要》这般高要求的训练标准,但真正落实到位的将领却寥寥无几。


岳飞则不同,对于岳家军的训练,他要求以实战或临战前的标准进行。


闲暇时刻,他还会抽空亲自向部下教授技能。


训练中,若有士兵出现失误,特别是在武技方面,岳飞总会命令负责的将领为其提供指导。



同样,戚继光练兵,也追求士卒全面素质的提升。


他重德,将儒家思想融入在军队建设中,要求将士心术要正。


因为心术正,才能做到忠君、卫国、爱民、敬人。


戚继光还特别重视“练胆”“练气”,他明确指出“练胆气乃练之本也”,以此培养士卒的勇气和斗志,从气势上压倒敌人。


在武技训练方面,戚继光与岳飞不谋而合,都强调训练必须紧密贴近实战需求。


戚家军练习武艺,都是模仿实战真练,不摆花架子。


戚继光坚持的原则是: 战时用到什么,平时就训练什么;战时怎么打,平时就怎么练。


岳飞和戚继光这种注重士兵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练兵策略,不仅提升了士兵的个体能力,更塑造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共同的价值观。


所以, 要想带好人,不仅在员工技能提升上要注重实操性,还要特别重视组织文化和员工价值观的塑造。




03


用兵



岳飞在用兵方面,可谓是仁、智、勇三者兼备。


“仁”:体现在他对部下的体恤上。


岳飞经常以身作则,与大家同甘共苦,甚至与最低级的士兵一起吃饭;


平均分配食物,若是酒少不能分给全军,就掺上水,让每人都能喝上一口;


士兵露宿野外,岳飞自己也决不睡营帐。


“智”:体现在他军事指挥的才能上。


面对当时金国强大的骑兵,他创新性地提出了“以步制骑”、“步骑协同”的战术策略,显示了他领先的军事思想。


而且战术高超,他常常能够根据战场形势灵活调整战术,以弱胜强。


“勇”:体现在他的将艺和胆量上。


他精通骑射,勇冠三军,打仗经常身先士卒。


在他的熏陶下,儿子岳云也英勇善战,负责统领岳家军最精锐的骑兵——背巍军。在战况最危险之人时,岳云总是挺身而出,充当先锋角色。



同样地,戚继光也是一位“仁”“智”“勇”兼具的杰出将领。


他深受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非常珍视士兵的生命。


他在自己的著作中明确提出了“首先要保存自己,再图消灭敌人”的理念,并在实战中始终贯彻这一思想。


从战绩中便可见一斑:


“南湾之战,歼敌281人,伤4人;


花街之战,歼敌310人,伤3人;


牛田之战,歼敌698人,无一人伤亡。”


在冷兵器时代,戚继光能做到歼敌近700,己方无伤亡的成绩,堪称奇迹。


戚继光的“智”则体现在他精妙的战略战术上。


为了有效对抗倭寇,他创造了“鸳鸯阵”,将不同兵种和武器巧妙结合,极大地提升了团队的协同作战能力。


当他被派往北方守边时,又建立了车、步、骑多兵种协同作战的体系,并改造武器、修筑长城。


这些举措极大地改善了蓟州的防御状况,使得敌兵望而却步,真正实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目标。


戚继光的“勇”就更不用说了。


他在练兵时最强调的就是“练胆”和“练气”。


所以, 要想带好人,就要像岳飞和戚继光一样,做到以身作则、能力与勇气兼具。


这与领导与追随理论不谋而合。


该理论认为,领导如果起到了榜样作用、展现出了强大的专业能力,就会赢得团队的敬仰和追随,大大激发团队的热情。




04


奖惩



岳飞实行公正的赏罚制度,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对于立功的将士,岳飞向来大度。


部将张宪的亲兵郭进在莫邪关立下头功,岳飞就立即赏赐了金腰带和银器,并将他从普通小兵提拔为从八品的武官。


朝廷每次犒赏,他都尽可能的分发给每名将士,自己却分文不取。


但岳飞的惩罚也很严厉,强调有过必罚。


有一次,岳飞命令一名属下散发犒赏,按照带甲人、轻骑人、不带甲人三等给钱,这名部将从中贪污,被发现以后,立即杖杀。


这种公正严明的态度,不仅激励了士兵们的士气,还增强了军队的凝聚力和忠诚度。



同样,戚继光也非常重视奖惩制度的运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