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古玩收藏那些事
没有积累就别说自己是藏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告文案  ·  星巴克,重回一个定位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古玩收藏那些事

国宝《兰亭序》突然“现身”,估价才5亿,是谁病得不轻?

古玩收藏那些事  · 公众号  ·  · 2019-12-10 22:00

正文

进入收藏界,首先要注意的是什么?想必大多数人感触至深的一点就是:鉴定难题!对于普通生活用品来说,这根本不是问题,因为现代工厂制作出来的商品,都有严谨的合格标准。但对于古玩收藏来说,却是个大问题!目前科学技术方面,像碳14断代、热释光断代等等都仅仅是辅助,局限性较大,所以现在主要还是靠人的眼睛来判断真假。但专家的水平良莠不齐,而且冒充专家的骗子特别多,所以收藏界目前很乱,既然乱就要找到解决的方法,但好像有那么一些人,所用的方法实在太过“超前”!

普朗克、爱因斯坦、薛定谔、霍金乃至于还在世的杨振宁教授,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一定想不到,他们几代人共同努力研究的物理学,竟在一帮中国古董收藏家那里发扬光大!2017年,北京某地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发布会。各路藏家、砖家、学者齐聚一堂,纷纷祝贺终于找到了破解鉴定难题的方法:量子科学文物鉴定仪被发明出来了!从此以后,甭管是瓷器玉器青铜器,还是书画文玩杂项,只要用这种仪器轻松一扫,分分钟确定古董的年代,更夸张的是能精确到具体哪一年甚至哪一天制造出来的。而发明出如此“逆天神器”的人,是一位名叫杨建军的神秘人物,这么伟大的科学发现,看来诺贝尔科学奖指日可待了。

量子文物鉴定出现之后,从者甚众。但有一个现象是,大部分热情追捧的藏家基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他们不惜投入大量金钱,带着自己的藏品千里迢迢的赶过去,期待着能得到“科学检测”的承认。结果也基本上令大家都开心,因为拿过去的古董大部分都被鉴定为真品。商周的青铜器、汉代的玉器、宋元的瓷器...随随便便拿一件出来都是市价几千万上亿的重器!在这等技术的加持之下,真可谓“惊世”国宝遍地都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一等一的大收藏家。当初看到此消息,就猜测很可能像传国玉玺、九鼎、十二金人之类的失踪国宝即将出现。果不其然!首先现身的,就是古今第一书法《兰亭序》!

前段时间,北京惊现 《兰亭序》真迹的消息刷爆了收藏界。待仔细一看,果然是量子鉴定的结论,说此幅真迹创 作于367年,纸张的生产年代更是精确到364年!这下可热闹了,在网上流传的文章当中,还说王羲之第55代后人、中国著名书法家王文增直指这就是自己祖先的真迹,估价5个亿!话说这种惊世国宝都弄出来了,才5个亿是不是太低了,胆子再大点,500个亿不好嘛!事实上《兰亭序》不是早在唐代就失踪了吗?有人猜测是被带进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当中,但五代时期温韬盗了陵墓之后并未发现,后来人们都猜测在武则天的乾陵里面,怎么就突然出现在现代民间藏家手里呢?而且曝光之后,网友们都很是不屑的样子......

在所谓的 《兰亭序》真 迹中,有褚遂良、柳公权、米芾等名家的题跋,但离谱的是,很明显都是出自同一个人的手笔,更搞笑的是有网友发现,其中米芾的题字完全是照着欧阳修《集古录跋》 里的题跋照抄的!而且距今一千多年的书画,竟然新如“上周”,没有一点岁月留下来的磨损痕迹,连没有收藏经验的吃瓜群众都能看出来是假的,完全地摊级别的假货!怎么就能被鉴定为真品,而且专家还能估价5个亿呢?

被祸害的还远远不止王羲之的作品,王珣、陆机、吴道子、黄庭坚等名家的“真迹”全都开始出现,甚至李世民、武则天还有华佗的“真迹”都有,个顶个的都是件件上亿的珍宝。这个注册资金只有1000万的所谓鉴定公司,一年下来所鉴定为真品的国宝,能创造出无数个亿万富翁,当然只是纸面上的!依稀记得前几年,周围老人特别喜欢购买一些“高科技”产品,花费几千元购买量子鞋垫、量子保健品、量子纯净水等等,当然这钱最后也打了水漂。没想到连古董收藏界都开始有了“高科技”骗局,量子技术目前还在发展阶段,根本没应用到生活上面,所有打着量子高科技幌子的“概念”产品基本上都是骗局无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