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迎来了一次万国来朝式的外交盛会。
29
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及联合国秘书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世界银行行长等超重量级大人物,连同
1500
多名政商界代表一起参会,共同协商中国“一带一路”的共建共赢共荣。
据中国外交部介绍,在这次中国主办的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
29
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
130
多个国家的代表,
70
多个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将在两天时间里,分别参加圆桌峰会、全体会议和六场平行的主题会议,共同研议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中国的
“一带一路”倡议,自习总
2013
年提出初步的构想后,从概念到尝试,也就短短的
4
年时间。如今中国登高一呼,究竟又是啥魅力,而让大家认同,应者云集的呢?
投资基建是经济增长的一个永动机。
中国的
“一带一路”计划,说穿了就是一个大规模的全球性投资倡议,是通过中国方案、中国便车、中国贡献,解决世界经济增长诸多难题的希望所在。“一带一路”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升级版,目的是通过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道路港口、通信光缆、经贸物流等基础建设的全球性投资,再度把东西方世界互联互通起来。沿线国家涉及世界三分之二的人口、三分之一的经济产值,本身就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如若被中国的全球性投资激活,整个世界经济都可从中分享商机,共同增长。
从
“一带一路”倡议,到亚投行投入运作,中国投资一马当先,披荆斩棘,负重前行,互联互通初见端倪,市场呈现巨大商机。
中国银行协会数据显示,
2016
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
145
亿美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达
1260
亿美元。同时,中资银行也还制定多项信贷政策和措施,通过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为“一带一路”涉及的公路、铁路、港口、通信等多个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项目工程提供融资支持。通过这些经贸通道的互联互通,原本封闭的世界彼此融合了,原本狭小的经济彼此连通了,原本孤立的命运彼此共生了。这里创造的将是一个全球化的大市场,让世界经贸命运共生,繁荣相依。这将是化解世界经济增长诸多难题的最后归依。中国的“一带一路”正是它的旗手。
中国的“一带一路”有着巨大的胸怀包容多元的世界。
“一带一路”不是自我封闭、自立山头、拉帮结派、唯我独尊的江湖圈子,而是一个开放包容、彼此平等、共建共荣、命运相依的体系。在这里,不论国家的大小、强弱、贫富,都能在这个大家庭中,彼此平等、相互尊重,围绕共同关切的问题,献言献策,共商共议世界及各自的互利合作与共同繁荣。正如《联合早报》所评论的那样,中国这两三年来在外宣上着力强调“一带一路”倡议不是“会员俱乐部”,而是广泛的“朋友圈”,是多国参与的“大合唱”“交响乐”。
在当下全球化岌岌可危的紧要关头,中国
“一带一路”的力挽狂澜与旗手角色,更是众望所归、世界救主。
全球化是“一带一路”的基本定位,在与美欧等国贸易保护主义这股逆流的斗争上,中国站在了风口浪尖上,并成为推进全球化的中流砥柱。正如法新社报道中国“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所赞叹的那样,这位全球第
2
大经济体的国家元首将抓住这次机遇,再次成为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强大捍卫者。
此外据《澳大利亚人报》网站报道称,这些日子在中国,没有什么比中国通过其
“一带一路”倡议重塑半个世界的努力更引人注目了。
中国
“一带一路”有自己雄心勃勃的地缘政治计划,很可能想以此重塑一个全球经贸的新格局、新体系。
现在的问题上,谁融入的愈早愈快,也就愈能抢占更多的先机。这种态势,也使着原本抵制、阻挠中国这一计划的美日,也不得不改变自己原先的态度,而心急火燎般派自己的政府要员搭上北京这次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末班车。极为奇葩的是朝核六方会谈的老冤家美朝韩日,也都齐刷刷地来中国这一论坛碰头相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