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军武次位面
《军武次位面》节目官方公众号,军事文化的推动者,军迷每周的节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京日报  ·  突发!美国两架飞机相撞 ·  8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军武次位面

前脚“大轰炸”,后脚“大反攻”!这哥俩配合挺好啊?

军武次位面  · 公众号  · 军事  · 2025-02-09 18:51

正文

5支199元!Dior口红礼盒
显白、显气场,送礼稳了!


在目前的俄乌战场上,乌军唯一攻入俄本土的战区就是库尔斯克。

自乌军攻入库尔斯克以来,当地的战事已经持续了整整半年;虽然俄军发起过几轮攻势,并收复了大约三分之二的乌军占领区/活动区,但后者依然控制着库州400余平方公里的地盘,其中包括苏贾镇。

乌军之所以能够守住这些区域,当然是有原因的;最根本的因素在于,乌军将全线大部分的精锐重装单位抽调而来,并持续补充装备和兵员;尤其是宁可冒着主战场不断失利的代价,也要在库州死死顶住。

所以我们看整个俄乌战场乌军的兵员和装备充实度,库州战区是排第一名的。


而且乌军在库州不仅仅是想“坚定守住”,关键还想进一步突击,所以不断在此方向集结部队。

然而集结部队,就意味着装备和兵员的集中,一旦被发现的话,就容易遭到俄军远程火力的密集杀伤。


2月3日时,俄军侦察无人机在苏梅境内伊沃尔然西克村西侧靠近公路的林带,发现了乌军第36陆战旅的一个兵力装备集结地。


这里距离东向俄乌边境最近约20公里,距东向的俄乌接触线约31公里;距离北向的俄乌边境/接触线约13公里。

且乌军为了防止被俄军抓到,主要是在林区内隐蔽集结,因为出了林子不远就是通往库州战区的主要交通线H-07/R-200公路,所以这个位置也算合适。

但是被抓到的话,那就不合适了。


一般来说俄军打击此类集结地主要使用两种武器,其一是伊斯坎德尔导弹,其二是远程火箭炮;不过俄军的远火数量并不多,弹药产能似乎也不太高,所以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前者。


但是打击这次的目标,俄军还真用了龙卷风-S火箭炮来进行覆盖,而且确实覆盖到了目标处。

俄方宣称,此次打击杀伤了大约100名乌军,并毁伤了20辆装甲车以及15辆其他车辆。


当然,这种战果宣称只能作为参考,毕竟俄军也不能下到地面去一辆辆、一个个数去。

在这里看到乌军第36陆战旅的番号,有些网友可能会诧异:这个旅不是在马里乌波尔之战中就被俄军歼灭了吗?为何现在又出现在了库尔斯克方向?
实际上在马里乌波尔之战后,乌军就重建了第36陆战旅,并参加了2022年的赫尔松反攻。

一开始重建部队的实力、战力均不强,但乌军对海军陆战队的投入不小,所以到2023年时该部的状态就基本恢复,并被调到了顿巴斯战场参战,尤其参加了当年夏季的大反攻作战。

大反攻作战落幕后,第36陆战旅调回赫尔松参与渡河作战;该旅尽管在渡河作战中损失惨重,但却是最早撤离战区转入休整的部队。


最早休整意味着该旅的战斗状态也最早恢复,因此在2024年5月俄军突然进攻哈尔科夫北部后,乌军便将第36陆战旅远程调往哈州战场参战。

因为重建后参与了多次硬仗,再加上整补状态较好,第36陆战旅展现出了不错的战力状态。

到当年8月乌军突袭库尔斯克后,因为战事强度越来越高,所以又将第36陆战旅增调参战。

在库州战场上,第36陆战旅的战力表现总体不错,可以列入乌军一等旅之列;而且因为乌军重点补给库州方向的因素,该旅还得到了黄鼠狼步战车,此外在其他作战载具、兵员以及无人机等方面也是重点补充。

所以,像第36陆战旅这样的旅队战损虽然不小,但却始终能够保持战斗力;尤其像这些主力旅队,还要承担进一步的攻击任务,以跟俄军对攻。


上一次(1月上旬),俄军在苏梅州附近的森林内发现了乌军第82空突旅的一支营级部队,随后发射伊斯坎德尔导弹打击;而这只是乌军集结的一个单位而已,不久后乌军便发动了新一轮进攻。

这次乌军第36陆战旅集结的部队又被俄军发现,很可能乌军还想如法炮制,再在库州突击一波。


结果也确实如此,乌军在2月6日时再次组织库尔斯克方向的大反攻,当天就出动了大量载具展开突击,而俄军则照样先用无人机对乌军的机械化车队展开打击。仅俄方当天宣称的战果,就有坦克装甲车在内的近50辆车,可见乌军的出动规模。

不难发现,这一次的情况简直是一个月前双方攻防的翻版。

都是俄军提前发现了乌军的某个集结地,然后发动了远程打击,而乌军则在随后发动大反攻。

这说明俄军对战区具有一定的监控—打击能力,但这个能力也不能说特别强,至少乌军的集结地是没有全部被发现的,甚至说只被发现了个别集结地。

既然乌军还是有能力在一个方向上出动大量载具参战,这既说明乌军在库州战区的实力还相当强,也说明俄军的察打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该战区的仗自然还会打上相当长时间。

中国博物馆全书!一口气看遍中国8000年“顶流审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