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霍金。请击点图片上方蓝色的
“
生命季刊
”
,选择
“
关注
”
,您就会每天收到生命季刊播发的文章)
霍金,如何面对他的造物主?
文/周晓勤
生命季刊微信专稿
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英国剑桥大学著名教授斯蒂芬
·
霍金
(Stephen William Hawking)
,于
2018
年
3
月
14
日病逝于英国剑桥。霍金以他关于宇宙和黑洞的研究,理论,观点及著书而闻名遐迩,以他身残志坚的励志人生而被世人拥戴为楷模,更是作为超级科普大师掀起了宇宙学热潮。他荣获了多种殊誉,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媒体里,被多国元首接见,绝对是一颗耀眼的巨星。
霍金
1942
年
1
月
8
日出生于英国牛津,
21
岁时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症,当时医生断定他只剩下两年的生命。渐冻症患者的全身肌肉渐渐萎缩,直到全身瘫痪,不能说话,不能自己吞咽或呼吸,但大脑仍敏捷。诊断之后不久,他邂逅后来的妻子,主修西班牙文学的简。简虽知道霍金的身体状况,仍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位当时还是默默无闻的剑桥研究生。两人于
1965
年
7
月结婚,并且生育了三个孩子。霍金曾说,他与简的订婚给了他
“
活下去的理由
”
。婚后,霍金虽然没死,但身体按照医生预计的,每况愈下。霍金顽强地与恶疾搏斗,继续做物理学教学及研究。妻子简一个人承担抚养
3
个孩子,料理家庭及照顾霍金的重担。
随着霍金的名声越来越大,病情越来越重,越来越自我中心,简的担子也越来越沉。特别是夫妻二人的信仰与三观迥异,霍金是无神论者,而简是基督徒。两个人身在咫尺,心却渐行渐远。
1990
年,霍金宣称爱上了照顾他的年轻护士伊莲(
Elaine Mason
),并提出跟简离婚。
1995
年,霍金与伊莲结婚。
2004
年,英国媒体爆料霍金遭伊莲虐待,霍金身上显现多处伤痕。
2006
年,霍金与第二任妻子伊莲离婚。简后来也重新结婚,但她一直帮助照顾霍金。
与耶稣擦肩而过,失之永恒
霍金的第一任妻子简是一位基督徒,而霍金一直是公开的无神论者。可以想像,在与霍金的
25
年婚姻中,简承受了多大的压力:一周七天,一天
24
小时,独自抚养
3
个孩子,管理家庭事宜及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霍金,自己还要攻读西班牙文学的博士学位。尤其是霍金后来名声鹊起,病情日重,变得性情古怪,骄横任性,越来越自我中心,旗帜鲜明地捍卫他无神论的世界观,使信仰基督教的简日子难上加难,以至于她一度得了抑郁症。
在
2004
年的一次采访中,简说正是因为她的基督信仰,给了她力量和在艰难婚姻中走下去的希望。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一个自我宣称的著名无神论者,
25
年之久享受着一个依靠上帝得力量的基督徒妻子的无私奉献,却硬着心肠,断然否定这个奉献者背后力量的源头上帝。这种冲突与矛盾,可想而知,对于简是何等大的折磨。
想像霍金面临白色大宝座上的审判者造物主上帝,会记起自己曾经跟身为基督徒的前妻生活
25
年,却拒绝接受耶稣为自己的救主;此刻耶稣不认他,何等的悲哀!这里想提醒所有与耶稣有交接,却没有与耶稣建立个人关系的人
,
死后面对造物主上帝的大审判时,你们要说:
“
主啊,给我们开门!”耶稣会说:
“
我告诉你们,我不晓得你们是哪里来的。你们这一切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
”
(路加
13
:
25
,
27
)亲爱的朋友,当你有机会跟耶稣建立个人关系时,不要错失良机,否则,将失之永恒,悔之晚也。
霍金率领世人找上帝的替代品
霍金
1988
年发表了通俗易懂的科普书籍《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from the Big Bang to Black Holes
)。该书一时轰动世界,成为最畅销的科普作品,共被翻译成
40
多种语言,销售一千余万冊。该书主要介绍了宇宙的起源和命运,以及宇宙发展的最新狀況,解释了黑洞和大爆炸等天文物理学理论。
他
2002
年发表了《宇宙简史:起源和归宿》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The Origin and Fate of the Universe)
,
2010
年又发表了《大设计》
(The Grand Design)
。
在这两本书里,他宣称自己科学地论证了万物起源不需要靠上帝的设计,而是从物理定律中自发出现的。他暗示:物理定律就是上帝,上帝就是物理定律。
谈到
“
起源
”
,不需要科学巨人的头脑,只要有点常识和逻辑的人,想一下就会同意:
“
起源
”
是历史事件,只能发生一次,不能被重复,不能用科学实验的方法证明,因为科学实验只能证明在控制条件下可以重复发生的事。历史事件的研究方法有两种
:
一是依赖记录
(
口头记录和文字记录
)
,另一是这个过去发生的事件对后来的影响,比方说,现在的儒家思想证明孔子存在过。造物主上帝在圣经中,明明白白地告诉世人宇宙和时间的起源是怎么回事,这就是历史事件的记录,因为只有上帝是宇宙和时间的起源的见证人。
霍金用了一些数学式子计算及理论推理宇宙起源,那顶多是一个旁证,建立在大量的假设上面,而那些假设建立在他无神论的世界观上。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前提假设。不同的前提假设,会导致不同的结论。无神论者与有神论者的前提假设不同,结论自然也不同。
难怪前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教授约翰
·
波金霍尔
(John Polkinghorne)
说,霍金的多宇宙理论不是物理学,而是形而上学。也就是说,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不是被证明的科学事实。英国卫报科学版主编蒂姆
·
雷德福
(Tim Radford)
认为,相信霍金的多宇宙理论所需要的信心并不亚于相信《圣经》中的神迹。所以,霍金的观点和理论,只能称为玄学,不能算纯科学。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人对霍金的宇宙玄学着迷?因为上帝在人心里安置了一个无限大的真空洞(参传道书
3
:
11
),迫使人渴慕永恒与无限,探究可见世界的起源边界与归宿。目的是让人寻求上帝,因为只有上帝才能把那个真空洞填满,才能止住人心里的饥渴。但人悖逆的罪性,使人拒绝上帝以及祂实实在在的话语,却追求虚无缥缈似是而非的替代品。因为在那些虚无的替代品面前,人可以自己当
“
上帝
”
。而在真正的上帝面前,我们必须俯首称臣,按照祂的标准称善为善,称恶为恶。在真正的上帝面前,我们必须承认自己是罪人,并且要弃罪归正,不能跟着感觉搞婚外情,不能背离婚姻的誓约(参罗马书
1
:
18-32
)。
霍金的宇宙玄学,既暂时满足了人追求永恒与无限的渴望,又不需要面对真正的上帝,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难怪霍金在全世界有这么多的粉丝拥趸,虽然他们中绝大多数并不懂霍金的物理理论。
跟着霍金探究宇宙的起源和归宿,使我想起一个故事:一群猴子跟着一只高智商猴子捞水中的月亮,似乎看见了,却够不着,因为方向搞反了,水中的只是影子。直到精疲力尽,掉进水里淹死了,月亮仍挂在天上,静静地看着猴子们瞎捣腾。在宇宙本身,是找不着确凿的宇宙起源的。
霍金被世人讴歌的一个美德就是,他用有限残障的生命,拼命地探求那无限的未知世界。他的精神的确可嘉。但若干个再长的有限生命,串联在一起,也够不着永恒。霍金可算是人类聪明才智的最高境界,但一万个霍金串联一起,也够不着永恒。
霍金被推崇的名言
“
请仰望星空,而不要俯视脚下。试图理解你眼所见之物,去猜想到底这宇宙存在的意义在何处。保持一颗好奇的心。
”
大卫仰望星空,他属灵的眼睛看见了众星背后的造物主上帝。因为在上帝面前,大卫有一颗谦卑的心。大卫赞叹道:
“
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祂的手段
”
(诗篇
19
)。可惜霍金在上帝面前没有一颗谦卑的心,他属灵的眼睛没有睁开。他只看见了一些物质的存在,及一些他的世界观想要他
“
看见
”
的东西。
大卫在圣灵感动下留下的诗章,三千年后,仍然被亿万人吟唱着,仍然激励着亿万人,其中包括许多物理学巨人,如牛顿法拉第,一点儿也不过时。霍金用肉眼所见,加无神论世界观的推理,得出的观点理论想法,能够在世人面前站立
50
年,就不错了。
50
年后,可能又被其它的上帝替代品的宇宙起源论所取代。
(作者感谢傅芬华姊妹帮忙收集参考资料。)
周晓勤 90年从中国大陆来美国,随即认罪悔改接受耶稣作生命的主。明尼苏达大学化学博士,圣经辅导硕士。与先生养育了三个成年子女,过去二十多年,与先生一起在美国的华人教会及校园团契服事。现全时间事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