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只有学会克制自己,守住规矩,才能最终成就自己。这篇文章2600字,预计7分钟读完,相信你会有启发。
在东方甄选把玉米带火之后,东北农嫂打着东方甄选供货商的名号售卖3.6元的低价玉米。
“供货商”越界充当“零售商”,瞬间让东方甄选下不来台。
事情发酵之后,东方甄选择下架玉米,东北农嫂也进入合作黑名单。
赵树理在《十里店》里讲过一句话:不要隔着桌子抓菜。
供货商的利润来自对产品的深加工,零售商的利润来自自身的渠道和影响力。
东北农嫂的越界吃菜,不仅让董宇辉难堪,也让自己付出了代价。
想要成方圆,必须得立规矩,有了规矩,才有了秩序,有了秩序才有了和谐与安稳。
正好公司外面有个修鞋匠,于是他跑修鞋的摊子上买钉子。
修鞋匠说:你要用三根钉子,送给你!这玩意不值钱,谁家都有应急的事,拿去用吧。
这小老板就不乐意了:今天我开业大吉,为了图个吉利,这钉子我一定得买!
你能上浴池去买拖鞋吗?谁家浴池都有拖鞋,但他不是卖拖鞋的。
你能跑到饭店去买炒勺吗?哪家饭店都有炒勺的,但他也不是卖炒勺的。
我不是商人,我吃饭靠的是手艺。要想守住这个摊,我得守住这个道!
按照传统话讲那叫行规,按照今天的话讲就是职业操守。
现在很多人倡导跨界,但是在金海峰老师看来,很多跨界其实是错误的。
真正厉害的人,不是跨界玩得好,而是在一个领域里足够专注。
用心不专,很容易被人超越,也就失去了在这个行当里立身的资本。
一个人只有学会克制自己,守住规矩,才能最终成就自己。
鲁班年轻的时候学做木匠,木材质地偏软,有人曾劝他锻铁,但是鲁班却始终未曾动摇。
最终鲁班成为木匠行业中的圣手,在木工的创造与制作上,很难有人比得上他。
守住自己的规矩和界限,不被外物诱惑,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才是一个人最大的依仗。
北京某大学门口一个收破烂的,看到有学生把一大袋子的塑料瓶放他对面的垃圾堆,他看了一眼无动于衷,继续躺在自己的躺椅上,听戏喝茶。
随后几个老太太来把这袋子塑料瓶送到废品收购站卖了钱。
保安就感觉很奇怪,他就问收破烂的:你怎么这么懒,你随手拉过来,不就可以卖很多钱。
如果收破烂的都兼职捡破烂了,那么捡破烂的会越来越少,直至消失。
收破烂的人会承担更大的时间成本,这样反而会得不偿失。
古人说:“欲成方面圆而随其规矩,则万事之功形矣。”
守住规矩,事情才能正常做下去,守不住规矩,事情往往会被推翻重来。
在考试的时候,有两个书生为了争夺一个名额吵来吵去。
“我不希望有人争夺,也不希望有人推让。学规里写得清清楚楚,一切以成绩来定录取的名额,我也没权利改变。大家都按规矩办事就好了。”
作家莱蒙特说:“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
按照规矩办事,不要随意加戏,随意越轨,行业才能正常运转,社会才能正常运行。
一个人才能真正行稳致远,立足于世。
主持人和专家聊得好好的,突然主持人问了一句:你在故宫修文物,家里边的文玩是不是挺多?
一句话把专家给惹火了,专家的脸瞬间拉了下去,严肃说道:
修文物的人,天天接触文物,如果家里搞收藏,一方面是有瓜田李下的嫌疑;另一方面,一个人一旦搞了收藏,面对这么多文物,很难不生出贪念。
他的女婿来找他谋个一官半职,他说:“国家的官位又不是书房的字画,怎么能随便给你呢?”
当时的很多谏官觉得陈执中水平不高,多次劝仁宗换掉它。
仁宗说:“别人固然聪明,但是陈执中本分规矩,让他当宰相,我放心。”
古语有言:“心如规矩,志如尺衡,平静如水,正直如绳。”
《吕氏春秋》里讲:为圆必以规,为方必以矩,为平直必以准绳。
画圆一定要使用圆规,画方一定要使用曲尺,画直线一定要使用墨线。
做人也好,做事也罢,守规矩,事情才能办得干净漂亮。
一个人只有学会克制自己,守住规矩,才能最终成就自己。
-THE END-
● 作者:洞见yimo。
来
源:洞见(DJ00123987)旗下专栏作家。洞见,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