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猫哥的视界713
独特的宏观视角,时政、经济、产业、投资等有价值的信息提供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好利来表扬加班员工引争议,多次回应为何难平舆 ... ·  昨天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哪吒2》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河北邢台立 ... ·  2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必看”小程序:精准捕捉资讯脉搏,个性化信息 ... ·  2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铁路部门通报孕妇乘车被砸致胎儿早产去世事件详 ... ·  3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AI公务员”上岗,分析DeepSeek对政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猫哥的视界713

俄罗斯遭遇恐怖袭击,幕后谁是黑手?

猫哥的视界713  · 公众号  ·  · 2024-03-25 21:03

正文

为防止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失联,欢迎大家加我的个人微信好友。


语音技术来自讯飞有声

7628字14图,阅读约12分钟

3 22 日晚上,俄罗斯莫斯科近郊“克罗库斯城”音乐厅发生了一起惨绝人寰的恐怖袭击,目前已经造成 143 人死亡,而且死亡人数还在上升中。

说实话,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平民还没吃过这么大的亏,这是2002年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恐怖袭击事件以来,莫斯科遭遇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恐怖袭击。

随着一张张血腥照片传出,整个俄罗斯的怒火都被挑起来了,就连一些旅居在中国的俄罗斯抖音博主,都嚷嚷着要血债血偿了。

那么,在俄罗斯已经占据了俄乌战场优势的今天,为什么突然发生了如此恶劣的恐怖袭击事件?

这起事件,又是否会让俄罗斯进一步扩大俄乌冲突,像珍珠港和911事件那样给世界带来一个不可预料的变局呢?

1 袭击是谁干的?

袭击事件发生后不久,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ISKP)”即宣布对本次袭击负责。西方国家主流媒体也都采信了这一说法。

从动机来看,ISKP也的确有袭击俄罗斯的动机。

“伊斯兰国”是一个活跃于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的极端组织简称ISIS,后来有一个组织宣布加入ISIS,也就是“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ISKP)。

这个组织和常见的反美反以的极端组织不同, 他们反的是伊朗、叙利亚政府军和塔利班

比如今年1月,在伊朗纪念苏莱曼尼的纪念活动上搞爆炸炸死94人的,就是ISKP。

俄罗斯作为伊朗和叙利亚政府的后台,自然也是ISKP的眼中钉。

最近几年,ISKP发布的宣传视频多次指责克林姆林宫在阿富汗、车臣和叙利亚的军事行动“沾满了穆斯林的鲜血”,并发誓要让“异教徒”尝到复仇的滋味。

照这么来说,似乎这事真的是ISKP干的了?

不,没那么简单。

一直到现在,俄罗斯都一直没有采信这一说法,更没有在官方媒体认定是ISKP。

这就有意思了,一边是ISKP拼命说是我干的!

另一边是俄罗斯一直默不作声,一直不确认是ISKP干的。

俄罗斯之所以不着急下结论,原因也很简单,这里面的疑点太多了。

第一是这种袭击, 完全不像IS的风格。

在大家的印象中,IS的袭击是什么样的?

要么是身穿炸弹背心,闯入人员密集处引爆。

要么是拿枪乱扫射,一边扫射还一边狂热高呼“大赞辞”,并配合特定的宗教手势“讨黑德”,就算被包围,也会死战不退。

哪怕失去战斗力,也要拉个手榴弹同归于尽,绝不肯被俘。

但是这次呢?

袭击者跟IS的表现完全不同。

首先是装备,使用了俄罗斯最新的AK12制式军用步枪,而且使用了加长弹匣,备用弹匣也用胶带捆绑在一起,方便快速更换。

其次是战术动作,恐怖分子明显经受过一定水平的军事训练,射击、更换弹匣的动作相当流畅。

射击时也不像中东那帮文盲恐怖分子那样扣住扳机不放胡乱扫射,而是在近距离瞄准目标,使用单发和短点射精准射杀。

第三是袭击之后,并没有劫持人质,也没有占领建筑物提要求,更没有成为殉道者的觉悟,而是坐车跑了!

最牛的是, 枪手竟然还在遗弃的汽车上布设了诡雷!

说实话,这种诡雷的专业玩法,在ISIS、ISKP、TTP、BLA的袭击中,都没有见过。

布设诡雷的行动,更像特战或者情报单位单位才能搞出来的手段。

你看,这哪里像大家传统认知中的没文化的恐怖分子嘛!分明是训练有素的特种部队嘛!

但问题在于,根据被抓人员的审讯视频来看,他们是塔吉克斯坦无业游民,在网上被以100万卢布(8万多人民币)的价码招募来的(实际上只给了一半)!

说实话,这同样很可疑。

首先是钱太少,塔吉克斯坦虽然很穷,但人不傻。

你说给他100万美元让他去干这种掉脑袋的事情,他没准会做,但你给他8万人民币,只要脑子正常的都不会去做。

其次是如果是随意招募,那他们的军事素质是从哪得到的?

显然是经过了训练的。这和IS那种临时招募炮灰、给你穿上个炸弹背心就让你去自爆的做法完全不符。

再说了,IS是啥组织?伊斯兰组织啊!

现在以色列正拼命欺负你们同胞呢,你不去袭击以色列,反而要去袭击八竿子打不着的俄罗斯?

这说不通嘛。

当然,ISKP也未必是冒领,但绝对不是主谋,他们起到的最大作用,可能就是出事之后站出来背黑锅了。

第二是 美国事先得到了消息。

差不多两周前的3月7日,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曾经发布了警告:未来48小时内,莫斯科将会发生恐怖袭击!

美国甚至特别点名了,要求美国公民不要去参加音乐会!

结果呢?

在俄罗斯严阵以待地等待48小时之后,发现袭击并没有发生。

这不是废话么?

美国都已经预警了,那恐怖分子也不傻,何必还要往枪口上撞呢?

于是普京也就放松了警惕,在一次讲话中称,美国没有提供任何关于袭击的细节,美方的警告言论是“挑衅性”的,类似于“公然勒索”,“意图恐吓和破坏我们社会的稳定”。

但是万万没想到,仅仅几天之后,袭击就发生了,除了晚了几天之外,细节居然丝毫不差!

对此,美国表示,自己“出于警告义务”向俄罗斯提供了潜在袭击的情报,但不清楚俄方是否对此有足够重视。

你看,美国这一招,就属于一石三鸟。

第一,我提前叫破恐怖袭击,相当于给你卖了个好。

第二,我提前给你预警,反而可以洗清我的嫌疑(我如果真想袭击你,干嘛给你预警)。

第三,事后倒打一耙,我都预警你了,奈何你不听啊!你真是没把老百姓的命放心上!

这就相当于,哪怕袭击真的是美国策划的,俄罗斯还要给美国说一声“谢谢啊!”。

但问题在于,美国不仅点出了袭击可能,甚至连袭击地点都点出来了,那美国的情报能力也太强大了吧?

可是也奇怪了,美国情报部门没有预料到911,没有预料到波士顿爆炸案,没有预料到拉斯维加斯音乐会枪击案,没有预料到撤离阿富汗机场时的大爆炸,没有预料到阿克萨洪水,那为啥在预料别人遭遇袭击的时候这么准了呢?

那么到底是预料出来的,还是人家就是按照美国设定的剧本去搞的恐袭呢?

所以,美国这个预警,不仅没起到作用,反而把自己知道袭击的事给实锤了。

第三是 袭击行动很周密,撤退行动太粗糙

这场袭击,策划非常周密。

先是上面做决策,然后各级认领任务。

有人负责把武器运进俄罗斯,有人负责在网上招募人员,有人负责布置安全屋进行训练,有人负责枪手的联络,有人负责和枪手对接袭击过程,然后安排老手带新手开展袭击。

从袭击过程来看,5名枪手使用自动武器,对人群开火射击。

一边射击,一边使用了燃烧瓶放火,目的显然就是为了制造最大程度的伤亡,走的时候还不忘设置诡雷。

可以说,整个过程周密得就像一个特工电影一样。

但和袭击行动相比,撤退行动实在太粗糙了。

几个人在音乐厅门口,乘坐一辆白色雷诺小汽车离开,往乌克兰边境狂奔。

只要不傻,都知道俄乌边境一定是重兵云集,往这个方向跑是最危险的。

而且,莫斯科距离乌克兰边境有六百公里啊!

这恐怖分子的心到底有多大,能自信到自己能闯过层层堵截,大摇大摆地开600公里抵达乌克兰啊!

而且,一直到他们在边境被抓,开的仍然是这辆白色雷诺小汽车!中间都不知道换车啊!也不知道走小路,而是大摇大摆地往前开啊!

而且,在边境地区这些恐怖分子并没有做强硬抵抗,直接就投降了啊!其中一个人还吓得发抖!和现场的冷静啥时候完全判若两人啊!

所以这个撤退行动,实在是太粗糙了,粗糙到不可能成功的地步,好像故意是把人送给俄罗斯抓。

第四是关于 是否涉及乌克兰的问题。

袭击发生后,俄罗斯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愤怒不已,他强调,必将对莫斯科恐怖袭击事件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展开毫不留情的追捕。

“对恐怖分子只能以恐怖作出回应。如果不能以暴制暴、对恐怖分子处以极刑,那么任何审判和调查都无济于事。”

“他们所有人都必须被抓到,并被作为恐怖分子无情地摧毁。以命偿命。”

同时,他还把矛头指向了乌克兰,说袭击者必须血债血偿。

如果是乌克兰高层或者其他国家官员鼓动了这次袭击,那么同样也应该被消灭。

梅德韦杰夫这并不是借题发挥,因为抓到的一名袭击者塔姆·阿日耶夫,就是乌克兰人,而且在2022年参与过俄乌战争。

显然, 乌克兰方面或大或小,对袭击脱不了干系。

对于这个指责,乌克兰方面的表态很精分。

乌克兰总统顾问先是在“电报”社交平台上否认乌克兰与莫斯科袭击事件有关。

紧接着,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阿列克谢·丹尼洛夫在乌克兰电视台上兴高采烈地嘲讽:

“今天的莫斯科好玩吗?我认为非常好玩。我愿意相信,我们会经常为他们组织这样的活动。毕竟,我们是兄弟般的人,亲戚们需要更多的欢乐,需要更多的探望。所以,我们会去的。”

你看,这不是相当于自首了么?

但这时候,美国政府发言人约翰·柯比也跳出来,说这事和乌克兰没关系。

这就奇怪了,乌克兰人说有关系,美国说没关系,难道当事人说的,还没有美国这个第三者说的可信么?

2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恐怖袭击?

综合以上疑点,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猜测:

这起袭击, 是美国高层动议,CIA具体策划,IS负责人员招募+背锅,乌克兰负责武器提供、情报支持和军事训练,最终由招募的塔吉克斯坦人执行的一次恐怖袭击活动。

那么,为啥要袭击俄罗斯呢?

其实,任何一种袭击,都要达到其政治目的。

炸北溪如此,炸苏莱曼尼如此,这次袭击音乐厅也是如此。

首先这个地方肯定是精心策划过的。

如果是追求死伤多,那商场、地铁站、教堂、广场,哪里人不多?为什么要选音乐厅?

因为音乐厅在俄罗斯人眼中有一种特别的意义。

有一句诗用来形容俄罗斯人最恰当不过,“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具体表现就是,俄罗斯音乐家辈出,比如格林卡、肖斯塔科维奇、柴可夫等等,都是世界级的音乐家。

当年莫斯科保卫战的时候,部队在出征之前,红旗歌舞团都要通过电话线,向一线部队做音乐表演,激励士气。

所以你看到一个俄罗斯汉子酗酒骂街打老婆,但这并不影响他能认认真真听一场音乐会。

音乐厅在俄罗斯民间,有着一种特殊的地位。

所以要想激怒俄罗斯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袭击音乐厅,这对俄罗斯人的心理刺激,不亚于挖挖亚洲人的祖坟。

显然,袭击者选择音乐厅,本身就是奔着刺激俄罗斯人,把俄罗斯人激怒去的。

那么,这次恐怖袭击的政治目的是什么呢?

显然是想 让俄罗斯受刺激之后,让俄乌战争扩大化。

因为外界如何遮掩和转移视线,只有把矛头指向乌克兰俄罗斯的收益才会最大。

那么俄罗斯必然加大在乌克兰的作战行动,进而撬动整个战争局势。

这样一来,美国就达到了三个目的。

第一, 威慑俄罗斯不要得意忘形。

我们都知道,进入2024年,俄乌战争局势对乌克兰来说,急转直下。

2022年俄军啃马里乌波尔啃了两个月,2023年瓦格纳啃巴赫穆特啃了半年,可是2024年俄军啃阿夫杰耶夫卡呢?

只啃了两个星期。

为啥?

一方面是俄军换了战术,不去逐个建筑挨个争夺,而是靠火力拆楼。

另一方面是俄军总算找到了一种又便宜、又准确、威力还大的武器—滑翔炸弹。

这种炸弹拿苏联时期的铁炸弹加个滑翔套件就行,很简单但威力很大。

一枚炸弹就能拆一座楼,让乌军精心布置的防御体系崩溃。

这种滑翔炸弹让俄军高层很满意,前几天绍伊古查看军工厂的时候,还专门看了新的3吨级滑翔炸弹。

这就意味着,乌克兰赖以自保的防御堡垒体系,可能不再有效,可能面临短时间丢失大批领土的窘境。

乌克兰那边呢?

财政没钱了,兵员也不够了,战力濒临枯竭,怎么看也不想能打赢战争的样子了。

所以, 乌克兰面临彻底输掉战争的危险。

可是问题来了,如果俄军赢了,那西方国家这两年来的数千亿美元投资,不就血本无归了么?

既然战场上无法扭转颓势,西方就开始搞盘外招了。

最近欧洲出了两个有意思的事情。

第一件是2月26日,马克龙表示西方国家不应该排除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的可能性。

然后北约方面也公开声称已经做好了参战的准备。

第二件是德国空军总司令英戈·格哈兹和负责作战的副参谋长弗兰克·格拉夫开网络视频会议,商讨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用来攻击克里米亚大桥,并防止俄罗斯报复。

但是呢,这个视频会议的录音“不小心”泄露了!

然后就是莫斯科恐怖袭击。

显然,这些动作的目的就是威慑俄罗斯。

如果扩大战果,不仅可能在战场上面临北约军队的介入,而且后方也“很难保证不会出事”。

让俄罗斯有所顾忌,不敢将战线扩展到乌东以外地区,让俄罗斯与乌克兰锁死在乌东地区长期拼消耗,直到乌克兰拼光最后一个人。

第二, 断了俄欧能源合作的前景。

我们都知道,自从北溪管道被炸之后,俄欧之间的能源合作面临了极大障碍。

但是,也仅仅是障碍而已。

为啥?

因为俄罗斯和欧洲近在咫尺,一个有巨大的能源供应能力,一个有巨大的能源需求,你单靠炸一下管道,就能彻底断绝么?

管道气没了我可以用LNG天然气啊!从俄罗斯运过来总比千里迢迢从美国运过来便宜吧?

2024年2月21日《费加罗报》报道,虽然欧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少对俄罗斯化石能源的依赖,但结果“不尽如人意”。

欧盟自俄罗斯进口的液化天然气(LNG)大幅增长。

在欧盟自俄罗斯进口的LNG中,西班牙、法国和比利时3国进口量合计占 80%。

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西班牙在2023年前9个月以18亿欧元的价格购买了俄罗斯液化天然气。

法国在欧盟排名第二,购买了15亿欧元俄罗斯液化天然气。

紧随其后的比利时花费了13.6亿欧元。

这也就意味着,俄罗斯和欧洲的能源出口,并没有断绝。

正是因为有欧洲这个后路,所以中俄在天然气合作的时候,俄罗斯是有底气的,并没有像中国想象的那样放下身段。

比如去年,中俄就谈判拟建设一条新的天然气管道线——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线,设计输送能力达到每年500亿立方,但是双方分歧巨大。

第一个分歧是路线。

中国要求不经过第三国,但俄罗斯希望通过蒙古。

大家都知道蒙古意识形态比较反华,如果掌握这条重要的输气管道,未来蒙古搞不好就会利用这条管道线搞事,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俄罗斯希望看到的。

第二个分歧是钱。

如果不经过第三国,那么只有中亚线路和远东线路,中亚线路要面临中亚国家天然气竞争,俄罗斯不会选,那么只能选择远东线路。

但这条路太长,俄罗斯没钱造管线,所以希望中国能分担部分管道建设费用。

这个诉求也被中方拒绝,你境内的管道,凭啥要我出钱?俄罗斯缺钱中国可以考虑借款,但让我出钱不行。

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在管道线建设投资越大,那么未来对这个管道线的经济依赖就越大。

这就带有一点用经济利益锁定地缘政治格局的作用。

所以在当前的形势下, 俄罗斯对西方还有幻想,还希望继续给欧洲供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