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旅人說
听旅人说故事,随旅人去远方。 世界终须自己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EO管理秘籍  ·  怎么理解万亿小米? ·  2 天前  
CEO管理秘籍  ·  怎么理解万亿小米? ·  2 天前  
1818黄金眼  ·  相信了“大数据”,三顾“车水马龙”? ·  2 天前  
汽车金融大全APP  ·  找新车金融产品的朋友看过来,靠谱金服能做异地 ... ·  2 天前  
有车以后  ·  畅销硬派SUV放出大优惠,最高省59000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旅人說

去马来西亚大啖榴莲,是一生必须要圆一次的梦想

旅人說  · 公众号  ·  · 2017-07-08 21:44

正文


去马来西亚大啖榴莲

是一生必须要圆一次的梦想

图文| 叶酱


对榴莲重度痴迷者来说,去马来西亚大啖榴莲,属于一生必须要圆一次的梦想。 最可怕的是,还生在一个嗜榴莲之家,早就开始心思活络着要组团去大马吃榴莲,那儿可是我们榴莲教徒的圣地。



我们对于榴莲最早的了解,大多来源于泰国的金枕头品种,个头大,成熟后果皮呈金色,果肉则是淡黄色,它的榴莲味比较平铺直叙,算是入门级选手。即使在泰国本地吃,也不过新鲜度更高,味道已经有了局限性。


泰国金枕头往往六成熟就摘下来,在颠簸的途中自我催化,等出现在超市柜台,已是一股腐烂的酒味。马来西亚的树上熟榴莲最美味,必须开壳后立即食用,现在国内大红的猫山王,一般只能冷冻后再运输,到地球某处的某家甜品店重开封印,风味已经丧失了一大半。

6-8月是榴莲季,这种一期一会的美味,只有跋山涉水来到产地才能寻到。



吃完几十种榴莲,

最好吃的竟然是“葫芦”



如果有人说,榴莲这种东西,死都不会爱吃。我倒觉得没有必要把话说死,先去槟城吃一趟真正的好榴莲,再下结论也不迟。

马来西亚槟城的浮罗山背盛产榴莲,据摊主介绍,这里总共有80多个榴莲品种,很多濒临灭绝,市面上常见的可能就二三十种。每年榴莲季,有些小摊会举办一年一度的“Durian Buffet”,即榴莲自助餐, 几十个品种,敞开吃,吃到醉生梦死。 可惜今年榴莲季推迟,6月初到槟城时还没有那么大场面,但是经典品种还是不愁吃的。



槟城乔治市的Jalan Macalister路聚集着不少榴莲摊,往往都是沿街搭个棚子,人行道上摆几张桌椅,就是一座简陋至极的榴莲宫殿了。跟傻大个金枕头相比,马来的榴莲简直是袖珍娃娃,比凤梨稍大一点,外皮呈青绿色,一粒粒悬在竹竿上,纸牌上写着各种从来没听过的名字,坤宝、红猫、葫芦、黑刺、D600、竹脚、牛奶……



一开始雄心勃勃,上来就问,“有没有猫山王?”

老板大概看多了这样外国的客人,只字不提猫山王,倒是不紧不慢地介绍起其他来,“五个人是么?先来粒红葫芦和小黑刺,吃吃看,不够再加粒坤宝,也是冠军品种来的。”




称好后,店家会在小本子上先记下价格,然后开榴莲,桌上免费提供矿泉水和手套,所有的榴莲摊还有一项共识,若开到不熟不好的死榴莲,一律免费包换,直到优秀的那粒为止。

红虾色泽金黄,属于槟城特有的品种,果肉细密,它的鲜甜,像可以瞬间笼罩全部味蕾的龙卷风;红葫芦则甜得清纯,果肉咬上去如凝脂般的嫩滑口感,从舌尖可以一直回味到喉咙甚至胃里;小黑刺相比要清淡一点,优雅的奶油味;坤宝偏甜腻,后味浓郁,舌尖深处能感知一丝苦味。





这些陌生又绕口的名字,在眼前打开了一个未知的奇幻世界,现在自己正踏在一条分界线上,此前吃过的榴莲,怎么能叫榴莲嘛!


打破猫山王No.1的迷思



我们这支吃货团成员都有个疯狂的榴莲胃,没吃到猫山王怎么满足,毕竟就是为了它千里迢迢飞到槟城的啊。于是换了一家店,指名要猫山王,一粒称出来200多马币(折合近400元)。剥开来呈姜黄色,表面光洁,内核相当小,带淡淡奶香味,但这粒大概还没达到完美状态,口感沙绵,回味不足,反而没有红葫芦来得销魂。

看来还是要听内行的话,哪怕名声再大,还是敌不过天时地利创造的美味。



猫山王对外的知名度最高,然而即使在原产地,价格也最昂贵,大多要78~95马币1KG,随货源和质素浮动,现在产量少所以更贵。倒是对新加坡芽笼的猫山王更有好感,有人说,马来西亚最好的猫山王都出口去新加坡了,也不是没有道理。



马六甲的房东介绍了住处附近一间很出名的甜品店Justberrys House Dessert,据说有全城最好吃的榴莲晶露,“那鸡场街的Joker88呢?”

“那个不好吃啦,差很多。”

甜品店有个卡哇伊的紫色招牌,大概晚上9点多进去,里面已经座无虚席,普通版的是用榴莲果肉捏成一个圆球,底下雪花冰刨得绵软细密,再浇上一层浓浓的棕榈糖浆,加上绿色斑兰条、蜜豆和新鲜榴莲果肉,一顿热辣惹火的娘惹菜后,跑过来吃一碗晶露,才叫胜似神仙。

不甘心,又尝试了更贵的猫山王晶露,结果只不过把果肉球换成了一片带核完整的新鲜榴莲,反而吃起来热乎乎的,软塌塌的,跟甜品的气场完全不合。



或许跟金枕头之类的泰国产榴莲比起来,猫山王足够出类拔萃,但在榴莲天堂马来西亚,倒也没有显得多么独树一帜, 在顶级与顶级之间,那差别可能来源于个人的口味、风味的微妙不同, 就像我们去吃高级寿司,寿司之神有着难以企及的巅峰名声,却有一部分饕客更钟爱Saito。



终极美味说到底,就在一线之间,是舌头最忠诚的选择。 只是吃过了最好的东西,再往下降就困难了。大概从今往后,每年打一次飞的去马来吃榴莲是少不了了。


个人微信公众号: 叶酱的孤独星球(yejiangdelp) ,不定期分享叶酱在世界各地的小故事。

记得 打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