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T时报
做报纸,也懂互联网,这里是《IT时报》(IT Times)微信版。作为上海一份IT类周报的新媒体产品,这里汇聚了关注全球IT业的魔都资深IT记者。我们追求原创独家新锐,以及读视听多种表达方式。ps. 使用IT产品有问题?留言与编辑互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可可-爱生活  ·  【[229星]GPT-Vis:为GPT、生成 ... ·  昨天  
机器之心  ·  人刚毕业,代码一点不会,他纯靠ChatGPT ... ·  2 天前  
成都本地宝  ·  期待!成都两所“树德”学校预计今年招生! ·  3 天前  
黄建同学  ·  重磅!!!DeepSeek宣布下周连续5天, ... ·  3 天前  
清廉蓉城  ·  案说规纪法丨公“费”变私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T时报

3000元一套方案 一进门你的脸可能就“丢”了

IT时报  · 公众号  ·  · 2021-03-22 15:54

正文

图源:东方IC

30秒快读

1

央视3·15追踪,比一进门就抓“脸”更过分的是,抓“脸”后直接成为会员,精准推送骚扰信息,不法分子甚至可以通过WiFi探针识别,绑定人脸,进行精准通信诈骗。

2

265元一个摄像头,3000元一套方案,低廉的成本背后是巨大的利益驱使,靠“偷脸”的智慧零售并不光彩。

对于随处可见的摄像头,人们已习以为常。但你或许不知道,这些暗中“窥视”的“眼”,正在抓拍你的脸,并在你的名字旁边打上各种“标签”,会员、常客、喜欢A商品……

这是“智慧零售”的另一面。《IT时报》曾多次报道人脸识别被滥用的事件,也还原过看房戴头盔、取厕纸要刷脸的故事,更表达了事件背后人脸数据、个人隐私泄露的担忧。只是这些情况依旧普遍。

今年3·15晚会,央视披露科勒、宝马、Max Mara等20多家知名企业在门店内安装人脸识别摄像头,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窃取消费者人脸信息,标注顾客到店次数、性别、年龄、心情等信息。

然而,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情况并没有太多好转。 3·15 晚会之后,《IT时报》记者随机走访几家上海商业综合体、品牌门店发现,带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依旧存在,却均未告知用户,正在记录用户的人脸数据。

于是,被精准“定位”的用户,被精准“骚扰”。

01

惊悚

进门抓“脸”直接成为会员

不过十几平方米的休息区天花板上方,挂着2个印有“ulucu”(悠络客)商标的球形摄像头。3月16日,记者来到普陀区巴黎春天的喜茶门店。

悠络客正是今年3·15晚会被曝光的人脸识别服务供应商之一。3·15晚会后,悠络客致歉,表示成立专项组自查,但未提及具体防范用户隐私泄露的措施。

图源:悠络客

其官网显示,人脸识别精准对比分析99.81%、通过人脸可以自动注册会员,实现进店顾客100%成为会员。

官方信息显示,悠络客业务覆盖餐饮、鞋服、汽车、快消、饰品美妆、地产物业等多个行业,累计签约客户门店数165.6万家,顶新国际、星巴克、满记甜品、好利来、味多美、百果园、比格披萨、森马、乔丹、711便利店、快乐柠檬等均为悠络客服务客户。

令人担忧的是,悠络客官网还显示,基于人脸识别技术,顾客进入门店的一瞬间,其以往在该品牌门店消费情况立即被推送到对应导购员的手持设备上,导购员根据关键信息为该顾客进行精准导购。“人脸导购,门店转化提升35%”,甚至可以展现用户姓名、年龄、生日、到店次数、客单价、成交量、以往消费记录等数据。

一位业内人士向《IT时报》反映,人脸识别摄像头供应商的数据库能显示你在不同品牌门店、不同消费场景下的消费记录,从而基于这些数据描绘出更精准的用户画像。

图源:悠络客

悠络客客服解释称,你在A品牌后台显示的标签,很可能结合了此前在其他品牌购物的消费习惯。这便是工作人员能叫出你名字,推荐接受价位产品的由来。

对此,《IT时报》记者曾向悠络客求证,但对方并没有给出答复。

02

成本

269元一个摄像头,3000元一套方案

此次3·15晚会央视曝光了悠络客、万店掌、雅量科技、瑞为等人脸识别系统供应商,但《IT时报》记者发现,还有多家上市公司有同类产品推出。

图源:央视3·15

当记者向京东海康威视旗舰店客服询问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模拟同轴摄像头相关内容时,客服表示该产品已不上架。“同轴摄像机正在被网络摄像机替代,前者接视频线,后者接网线且能抓拍、识取人脸,相较于前者,后者部署更为方便且像素更清楚。”

目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海康威视摄像头有低至269元的经济版,也有千元以上的豪华版,主要不同在于摄像头的功能、画面清晰度。

值得关注的是,海康威视官网还显示其数据库数据不仅包含人脸识别数据,还有车牌识别数据,从而实现顾客属性分析和追溯。用户的车牌车型也将被用于定义用户画像。

图源:海康威视

事实上,通过人脸识别对用户画像分析、客流分析、区域热力图等功能已有多年。2019年7月份,记者便在某线下店体验过该功能。该门店大屏幕中显示用户人脸、进店时间、停留时间等信息。提供这套方案的服务商是新三板上市公司慧眼数据。

慧眼方数据的客户经理表示,如果需要分析10平方米空间、单门店铺的客流, 需要至少一套包括人脸识别摄像头在内的设备和软件,售价3000元 ,相关数据可在电脑、手机端显示。

据客户经理透露,目前上海的李宁、三星门店均采用慧眼数据的智慧零售方案,不仅能统计进店人数,也能通过计算用户停留时间等数据,分析热门货柜上摆放哪些商品合适。官网显示,目前慧眼数据的这套方案已经运用于超过10万家门店、500多个连锁品牌。

03

隐忧

精准营销推送骚扰、诈骗信息

如果你的人脸数据和相关联的用户画像被泄露,会有什么后果?尽管不同于刷脸支付的图像数据,摄像头拍摄到的人脸画质并不清晰。但隐患依旧存在:你的手机将可能接到精准推送的骚扰信息和诈骗电话。

悠络客官网显示,通过悠络客广告平台对区域内特定人群进行广告推送,可以引导新客户上门,人流量提升79.3%。同时对于唤回老用户方面,悠络客官网案例显示,通过人脸数据筛选出长时间未到店顾客,店长将对其发送回馈短信。

图源:悠络客

海康威视除了运用大数据识别客流信息、热点商品外,其官网称还可以“通过部署WiFi分析系统,轻松了解消费者的热点动线”。

曲子龙解释,所谓WiFi分析,是指利用WiFi探针在手机打开WiFi向周围寻找信号时,识别手机的MAC地址,再将MAC地址上传到云端通过广告大数据库去匹配用户的IMEI,即可关联出用户的画像。 即使没连上WiFi也能被记录。

“这些画像包含用户的地域、上网习惯、消费习惯,更精准的年龄、性别、手机号码等都被关联。”网络尖刀创始人曲子龙告诉记者。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有些人仅仅因为出门进商场就被记录人脸信息,加上手机被WiFi探针识别,当信息泄露后,很有可能有不法分子利用画像和标签进行精准电信诈骗,成为受害者。


这样的结局谁都不愿意看到。

04

监管

采集人脸需获授权,但多家店面未告知

人脸数据是你的一张“身份证”。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明确规定,人脸信息属于生物识别信息,也属于个人敏感信息,收集个人信息,应向个人信息主体告知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等规则,并获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授权同意。

图源:Pixabay

《民法典》也规定,对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并需征得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因此,法律赋予生物信息被采集的公民具有知情同意权。

悠络客客户经理告诉《IT时报》记者,上海、杭州的李宁、三星店面均采用的是悠络客智慧零售系统,记者也在黄浦区两家店面看到了疑似悠络客方案中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球形摄像头。但问及摄像头一事时,两家店店员均讳莫如深。同样这两家门店未贴出采集人脸相关信息的告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