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最真实的写照。大理州素有“文献名邦”之称,秦入版图,汉设郡县,唐宋兴盛,特别是以洱海流域为中心的地方政权唐南诏国和宋大理国相延 515 年。
风花雪月地,山光水色城。大理州十分珍惜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把城乡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作为坚定文化自信、践行“两个结合”的重要内容。
着力构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在住房城乡建设部的关心下,大理、巍山、剑川先后于 1982 年、1994 年、2023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州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 3 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州(市)。大理州是云南省传统村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非遗项目最多的州(市),现有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33 处、中国传统村落 162 个,在云南省率先建立州市级传统村落名录。目前,大理州已初步构建起以 3 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核心的空间全覆盖、 要素全囊括的全域多层次城乡历史文化资源体系。
创新开展历史文化资源区域性整体保护。大理州立足于大理、巍山、剑川 3 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演进的脉络和规律,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示范带”建设的发展战略,以茶马古道为主轴,以 3 座名城为极核,以“巍山”“大理 + 漾濞”“剑川”为文化圈层,用“一轴三核三圈”的思路,推动沿线古镇、古村、文物、“非遗”等文化资源,与风景名胜、山水田园湖等自然要素的一体化全方位保护,让遗产资源在绿水青山中得到永续传承,形成了具有生态底色的城乡历史文化统筹连片保护格局。
发挥历史文化资源效益。大理州把“历史文化名城示范带”与 129 公里的洱海生态廊道、环苍山国家步道、茶马古道、“十八廊”绿廊体系统筹推动,谋划以“一带三道十八廊”为重点的“漫步苍洱”世界级文旅品牌,打造古城风华、古镇遗珠、古道探境、古村起源、“非遗”体验等一批历史文化旅游精品主题,串联布局一批以文化体验、休闲旅居为主要功能的示范带历史文化遗产驿站,推动大理的文化优势和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案例 1 :古生科技小院
坐落在苍山洱海间的古生村,是一个充满白族人文气息的中国传统村落,2015 年 1 月 20 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古生村,穿过村中古巷,走进传统民居,称赞“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
在开展古生村活化利用工作中,大理州将位于洱海之滨的传统民居收储、修缮,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同建立了古生科技小院。自 2021 年至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领衔,全国 30 多家单位参与,以及 300 余位团队骨干、科研人员组成了全国顶尖的绿色农业科技创新攻关团队。专家们与本地干部联合建成“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扎根科技小院,长期在古生村的田间地头做实验,在农民身边作指导,在绿野间宣讲耕作技术,实现专家与群众、技术与产业“零距离”,为洱海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古生科技小院的模式,不仅让白族传统民居成为全州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招才引智的平台,更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学家精神与当地历史文化有机结合的生动实践。
喜洲“农文旅”融合发展成果——“稻田作画布,秧苗作颜料”案例 2 :“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喜洲模式
著名电影《五朵金花》的拍摄地喜洲,是大理白族文化的主要集聚地之一。自古以来,白族人民从事以水稻为主的农业生产,留下了“稻田作画布,秧苗作颜料”的田园风光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定居、安居、乐居的农耕民族思想,孕育了明、清、民国以来各个时期不同特色的数百院白族民居古建,也让喜洲获得“白族民居建筑博物馆”的美誉。
作为大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护区之一,大理州在喜洲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文物保护的规划中,将田园风光保护、农耕文化延续、民居古建修旧如旧作为重要内容,集约式发展了“水稻 + 油菜”“水稻 + 麦类”等绿色农业,推动 200 多户传统民居活化利用,让当地群众既能获得财产性收入,还能通过参与旅游服务、农业种植、“非遗”表演等获得工资性收入,从而原汁原味地呈现传承千百年的农业耕作模式,以及白族扎染、甲马、羊毛毡等“非遗”手工制作工艺。外来投资者各美其美的创造力与大理历史文化相碰撞,诞生了“喜米”“喜油”“喜酒”为代表的“喜”文化农副产品。漫步喜洲的田间地角,全域皆是网红打卡地,古朴雅致的老院落成为了精品酒店、文创“非遗”工坊,“稼穑集”农耕文化艺术馆记录了喜洲人民的农作乡愁,喜林苑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亮点。
喜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不仅是农业、文化、旅游三者之间的融合,更是白族文化根脉与现代浪漫的融合,是海纳百川、包容友善的大理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
案例 3 :沙溪历史文化保护国际化合作模式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沙溪镇,被誉为“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拥有大量的城寨、集市、古寺和民居等历史遗址,但过去曾是失修、破败的景象。2002 年,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把沙溪古镇和万里长城等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一并列入了世界濒危建筑保护名录,大理州与瑞士联邦理工大学合作实施了沙溪复兴工程,开启了大理历史文化保护国际化合作的探索,至今已进行了 20 多年的奋斗和积淀。
在实践中,大理州遍寻典籍、走访乡贤,尽可能用古法夯土、木作等建造工艺“绣花”式修复历史遗存,仅完成第一栋试点民居的修复就用了一年的时间去考证和试验,埋设地下管网会把路面上的每一块石头标注编号和具体位置,并原样恢复 ;国际化合作带来的先进理念让沙溪镇在 2003 年就已推广生态卫生厕所、2011 年开始试点乡村低碳社区建设,因此 20 年前的规划“蓝图”至今仍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如今,寺登街古朴、闲适的“慢生活”气息吸引了无数游客纷至沓来,投资者们打造的马帮菜馆、木雕、黑陶体验馆成为了热播剧《去有风的地方》拍摄地,村里古老的烤烟房改造成为先锋沙溪白族书局的“诗歌塔”,历史文化遗产在人间烟火的浸润中更有深度和温度。
沙溪的复兴,不只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修缮、活化利用,更是“开放、合作、共赢”的中外交流实践,复兴的是茶马古道上锲而不舍、踏实创业的马帮精神,复兴的是人民群众对于大理历史的文化自信。
原文见《城乡建设》2024年第2期
作 者: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王 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