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时逾十余年,何冀平名作《德龄与慈禧》重新回到大众眼前。这部诞生于1998年的作品,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献演后,便十年沉寂无消息。一朝于内地制作重演,一时间便引为盛事,从北京到上海,一票难求。
重演之戏,常有新意。
香港著名导演司徒慧焯先生应邀来到内地,执导这部经典大戏。正是这位被香港媒体戏称为“寸爆(拽到爆)”的导演,以他对作品独到的理解、丰富的戏剧创意、纯熟的导演技法,为内地版的《德龄与慈禧》注入了全新的灵魂,让这部剧首演即稳坐
“当年话剧第一IP”
,被媒体誉为
“商业戏剧最好的样子”
。司徒慧焯也携这部作品连续获得
首届国际戏剧“学院奖”最佳导演奖、第四届华语戏剧盛典最佳导演奖、2021壹戏剧大赏年度最佳导演提名
等多个行业奖项。
15岁进入学校话剧团,与杜国威、马伟豪率领的学校话剧团竞赛,不落下风;
1985年12月凭《老师,早晨》赢取青少年剧本创作比赛的中学组冠军;
1990年毕业后,24岁的他为坚持自己的戏剧选择,凭借其香港电台剧作经验,以编剧的身份进入徐克工作室,他正式编剧的第一部作品就是梁朝伟、王祖贤、张学友主演的《倩女幽魂Ⅲ:道道道》,经历了香港电影最后一个黄金时代;
随后转职电视台,在毫无经验的前提下自荐为亚洲电视编审,干得风生水起,日进斗金;
2001年,34岁人生再次转向,加入Star East集团,管理旗下舞台制作公司,活跃于舞台剧界的多媒体制作,并创立Chibi动画制作公司;
2006年,39岁正式成为香港话剧团驻团导演,成功创作出包含《亲爱的,胡雪岩》、《都是龙袍惹的祸》在内的多部舞台作品,6年后回归香港演艺学院,并于2017年开始担任导演系副教授。
这是司徒慧焯在社交平台上给自己设定的简介。
而纵观司徒慧焯的经历,可以发现,其人生存在数次的转向,从校园舞台剧出发的他,历经演艺学院、电影圈、电视圈,最终还是回到了舞台,回归了校园。谈及人生中这一仿若命中注定的“圆圈”,司徒慧焯只用一句话就将所有的宿命感、必然性与神秘感通通打破——“没办法,生存所迫,这完全是生存的问题!”
他曾说,戏剧才是他从始至终坚持想做的事,他用电影谋生活,用戏剧讲生命。
2019年司徒慧焯出任内地版《德龄与慈禧》的导演,这已经是其
第一百零六部舞台剧
。他说,这部剧承载了他几十年来舞台艺术的新想法和新思路——回归中国戏曲,他用最传统、最可以发挥国人长处的中国戏曲的方式来训练演员。
“其实还真挺感谢导演司徒慧焯对我们做的形体训练的,那时候,我们每天早上往大腿中间夹一块儿毛巾,就那么夹着排练,不许掉下去,你知道毛巾一夹,背一躬,屁股一撅,加上迈不开的小碎步,李莲英这个太监的人物形象自然就出来了。”
——《德龄与慈禧》李莲英扮演者
王雅迪述
而剧中人物是司徒慧焯喜欢且适合执导这部作品的根本原因。
“何冀平老师的剧本很有意思的,她里面的人物,无论台词多少,都有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容易让你记得每个人物都做过什么。当你排的时候,哪怕是一个小太监,他都会有一条很隐晦的行动线,他曾经被人骂,没有人理他,到最后他都会因为这些而变成另外一个人出来。我觉得
这样的剧本是演员的宝物
。”司徒慧焯说。
“司徒慧焯导演在排练期间,非常强调和鼓励演员对人物内心的挖掘。“如果你架一台高清摄像机去看,你会发现在不同情境下,每一个人,包括宫女太监的表情都是有着细微变化的。”
——《德龄与慈禧》隆裕皇后扮演者
王皓述
司徒慧焯曾坦言,
接连执导三部晚清题材戏剧,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缘分。
但无论如何,从2014年的《都是龙袍惹的祸》,到2017年第一版、2018年第二版《亲爱的,胡雪岩》,再到2019年的《德龄与慈禧》,司徒慧焯在实践了无数的喜/闹剧之后,就已经一头扎进了悲/正剧的世界。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三部作品皆指向一个当代中国人最熟悉、也最陌生的一个时代——
晚清
。那是一个传统与现代交锋激烈的时代,是一个令当代国人着迷却又深感“耻辱”的时代,也是当今中国诸多思想困惑的发源时代。
与《都是龙袍惹的祸》、《亲爱的,胡雪岩》一样,《德龄与慈禧》同样深藏着司徒慧焯对于一个有生命自觉的人的羡慕与赞美。司徒慧焯将
胡雪岩与德龄称之为“有机会的人”
,剧中的德龄,正是在历史的缝隙之中,偶然得了一个或许可以改变一国之君思想的机会,哪怕最终仍是无法阻止王朝倾覆,但以少女独有的天真去思考这个世界,她便呈现出一种难得的、清新的、蓬勃的生命力。而这生命力,来自于一种天然的真诚,她所思所想,或许极为简单,那就是“这个世界不应该是这样的”,于是她尽心尽力地讨慈禧欢心;她为慈禧带来外界的信息;她关心光绪的苦恼;她为束手无策的大臣冒死献上奏折。她以一种纯粹的热情浸润着一个枯朽的王朝,她敷演出了一段正史未曾著录的传奇!
从安德海到胡雪岩,从胡雪岩到德龄,这三人身上所具备的那种生命自觉与力量,恰恰是司徒慧焯所羡慕的。他曾说:“中国太需要胡雪岩这样的人,以及他那样的激情和梦想。”而在执导了《德龄与慈禧》之后,他又说:
“我觉得这个世界,很需要有一个德龄。”
在司徒慧焯看来,“整个世界好像进入一个最后的衰退期”,假若我们将这句话与当今年轻人的状态进行一个对位,那么或许可以表述为,我们好像丧失了一些朝气,这是一个动辄言丧、言宅、言佛的年代。而在这种时候,恰恰是胡雪岩与德龄这样的人,哪怕是安德海,总能带来一些令人振奋的力量。司徒慧焯正是用这三个人物,作为其观察时代的三个面向。
自执导《德龄与慈禧》内地版后,司徒慧焯先后又执导了包括《西游》、《天下第一楼》、《skylight天色》等风格独特、意蕴深刻的话剧作品,并于2023年凭借《天下第一楼》再次勇夺第七届华语戏剧盛典最佳导演的桂冠。
如今,时隔三年再度回归“德龄”司徒慧焯或许会将这几年再次积攒的新意与思路投入这部经久不衰的清宫传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