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做書
记录出版者的努力和探索,让出版简单、有效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文汇学人  ·  “精神的伴侣很好” ·  4 天前  
书海鱼人  ·  《张三疯了》 ·  6 天前  
书海鱼人  ·  《张三疯了》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做書

孩子,我要出趟远门,为你摘颗星星回来

做書  · 公众号  · 文学  · 2017-06-01 12:09

正文

做書:

我原来所在的出版社,是完全商业化运作的出版社,放养式自生长的宽松成长环境,绝大多数的出版环节都还是自己能说了算的。所以我从来无法想象,当你在一个处处需要上级批准,每一张图、每一句话都需要另一个人最终say yes的环境中,一本书的进展会是何等艰难。我一直认为,不愿被体制和权力束缚,选择自己一个人独立做出版的人固然勇敢,但是能够在处处受限的狭窄空间中坚守自我的出版人更值得敬佩。这本书并不完美,可我从每一页文字里,都看到了编辑和某些强大势力抗衡和博弈的痕迹。



在这本书的开头,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写了这样一段话:


“5岁的孩子,哪里知道父母出远门要去做什么?”


2016年10月10日在北京欢送战友景海鹏、陈冬前往酒泉时,我看到陈冬的双胞胎正在单位门前玩耍,完全不知道父亲要去执行一个长达33天的太空任务。当时我就在想,我也许会说:“孩子,妈妈要出趟远门,为你摘颗星星回来。”



这本书的编著者是四位真正体验过太空的航天员,2016年刚刚执行完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的景海鹏、陈东,2013年乘坐神舟十号飞入太空的王亚平,以及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


书中的“故事”是从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时开始,景海鹏、陈冬叔叔在太空飞行33天里收到小朋友们很多来信,于是他们特地为小朋友们写了9篇珍贵的太空日记。


孩子,我要出趟远门,为你摘颗星星来:


在太空里能看电视吗?

在太空里也能跑步吗?

在太空里还能骑自行车吗?

第一次进太空,有没有见到外星人?

在太空里怎么喝水,飞船带的水够喝吗?

在太空里怎么吃饭,米饭会吃到鼻子里吗?

在太空里怎么睡觉,和地面上有什么不同?


书中这些有趣的问题,全部来自爱思考小朋友。而答案则来自漂浮在太空中,最权威的航天员们。



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来自于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执行过程中,我们称之为:“天地采访”。


策划之初,编辑们只是想把此次飞行任务的经历变成科普书送给小朋友。一切都因为新华社的刘思扬副社长的一个想法发生了变化:为什么不让执行任务的宇航员成为新华社的特约记者呢?


从想法到实现,层层上报,必须经过几位部长和军委的同意才行。最后这一想法成了世界新闻史上的“第一次”尝试:第一次聘请正在执行航天任务的航天员为特约记者。


连BBC也称赞,这件事上新华社这次领先一步。但,困难也可想而知,书中每一篇由文字、图片和录像承载的太空日记都来之不易。


更难的是每一次的采访,天地通话采访需要满足多个条件。航天员在太空执行任务,工作量非常大,采访只能在他们工作完成之后。航天员的体力又是一个问题,所以必须是航天员工作强度适中,并同意进行天地通话,录制太空日记。还有一些客观因素,航天器飞行的轨迹(也称“弧段”)被卫星信号覆盖。每次采访不超过七分钟,留给大家的准备时间不超过20秒。


“今天拍不成了,确实没有弧段,航天员要休息了。”这是《太空日记》选题组听到最多的一个回答,也是最令人感到煎熬的回答。


“又一个弧段过去了,再等等看吧,接下来是今天最后一次通话机会了。”从密话间里传来的消息不好不坏,却始终揪着所有人的心。


“快进,还有七分钟的时间!”这不仅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回答,更像是一个命令。一瞬间,所有人鱼贯而入,来到与航天员通话的密话间,房门关上后,20秒钟准备妥当,开机!


一本关注幕后英雄的书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本书弥补了中国式教育的缺失。


不光是孩子,就连大人们也该反思一下,说起航天英雄,我们是不是只想到了航天员?这种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是危险的,难道必须要成为被众人所看到的才算英雄?才算成功?这种英雄主义太狭隘了,这样理解航天精神也太狭隘了。


所以本书的第四章科普了航天事业中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那些不被叫得出名字的数以万计的航天英雄。


在电视直播中,来自地球的声音说:“神舟十一号,我是北京”,这个“北京”是谁?确保神舟追上天宫的“穿针引线”人是谁?向太空发送指示的“朱大侠”和陪伴他16年的好伙伴是谁?等等,我们可能真的不知道他们都是谁。



全书最后一个故事,最让我感动。他是宇航员返回时见到的第一个地球人——李涛。


工作17年来,他只练习一件事:开舱门。



舱门不能开得太快或太慢,太快的话,会伤害到航天员的身体,太慢耽误则耽误出仓时间。17年李涛跟这个动作一直死磕到底,经常每天反复练习上千次,高温低温、晴天雨天、水中陆地各种环境中练习。比起航天员或是那些科学家,李涛的工作可能简单且普通。但他有非常强烈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一个人竟然成为祖国航天事业的一个环节,虽然薄如蝉翼,却也是必不可少的。”


致敬这本书的编辑们


这本书的出版过程也称得上惊险,编辑肖东雁最初报的选题是“天马行空33天”。最后竟然是让航天员作为特约记者,并特地写成日记,做成一本书书,这是任何一个出版社编辑不敢想的。但也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与压力,内容的涉密性和题材的敏感性,有时候要花一天的时间等一张图、一段视频能不能公开的消息。还要小心再小心地确保每个字句的表达都是准确无误的。


16人的编辑团队。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编辑程佳月博士组建,完成了组稿与查证的工作。


37次校对。长江新世纪与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的领导们参与到初审、复审的工作中。


10000多张图片。最后经过筛选与审核,使用了300多张。为了保护国家机密,需进行模糊化处理,所以不要责备书中与飞行任务相关的照片质量太差。


11张3D渲染高清大图。为了尽快完成,编辑肖东雁在家里用四台电脑,自建工作站。


需剪辑视频总量1.5T。这些海量视频全由长江新世纪的编辑熬夜剪辑,剪出60多个视频,最后经过筛选只有40多个视频在书中呈现。


长期睡眠不足3小时。其实到了后期越来越紧张,编辑们几乎没空睡觉。


3个月的时间完成组稿和编辑工作。10月份开始,随着太空任务推进,我们陆续从太空回收内容。11月中旬航天员返回后,内容素材收集完毕。12月开始正式的编辑组稿工作,4月份出版,去掉中间流程原因耽误的时间,真正花在编辑组稿上的时间只有3个月。


时间虽然紧张,但《太空日记》作为科普类图书必须严谨。不能说因为书是给孩子看的,就可以做得简单些。相反,正是因为给孩子看的,才不允许出错。就连航天专家所说的话,编辑们会重新考证,对于无法确认的内容,一律删除。例如,说到苏联(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的小麦种植实验,当时小麦发芽数量是不是50颗?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所以直接删除。


“太空”看点

《太空日记》是航天员景海鹏、陈冬、王亚平和刘洋献给青少年的第一部天地联讲科普书。


第一篇章:以图片为主分解了航天基本知识。

第二篇章:于航天员执行任务期间写给小朋友的日记,以第一时间的视角揭秘地球之外的生活。

第三篇章:详解绚丽天宫数十项有趣实验。

第四篇章:介绍了航天事业的工作人员,以及他们所做的重要工作。


书中配有近四十段珍贵的太空录像,三百余幅精心挑选的插图和若干3D渲染的科普大图,同时随书附赠航天员入门考题光学解谜卡。


书中也解密了许多有趣的事情,例如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正逢景海鹏50岁生日,太空和地球都为他准备了生日惊喜,在收到小朋友的祝福后,他写了一篇什么样的日记送给大家呢?



做書原创文章 转载请联系授权

好文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