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半月谈
“中华第一刊”《半月谈》的官微,每天帮你分析时政大事,品读社会人生。您的时事政策顾问,学习生活益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政府网  ·  冷冷冷!大风、寒潮预警,局地降温超10℃ ·  22 小时前  
半月谈  ·  这一费用,今日起上调! ·  2 天前  
半月谈  ·  95.10亿元!创造新纪录!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半月谈

【公考】揣摩“言外之意”,秒杀意图推断题

半月谈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3-28 17:36

正文


导读
意图推断题是近年来国考、联考的言语理解部分必考题型,重点考察考生“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的能力。大家在这类题型上丢分的主要原因是混淆了“意图题”与“主旨题”。主旨题的解答在于忠于材料,提炼核心观点;意图题是主旨题的延伸,关键在于准确揣摩作者“言外之意”。

一、意图推断题的识别

区分主旨题与意图题是正确作答的前提。 主旨归纳题的设问方式包含“主旨、主要、中心、核心、概括”等关键词。意图判断题的设问方式包括“这段文字意在说明、阐明、强调、想表达的是...”,”这段话告诉我们“等。遇到主旨归纳题,必须牢牢的记住不要脱离原文,答案一定是原文的当中的核心观点或者是忠于原文的中心论点。对于意图推断题,则需把握重点的基础上稍作引申,揣摩作者的言外之意。

题型

关键词

解题方法

细节判断题

意在 说明 想要 说明 推出

揣摩“言外之意”

主旨归纳题

主旨、主要、中心、核心、概括

不脱离原文,提炼核心观点

二、找到主题句,揣摩“言外之意”

意图推断题的设问方式意味着给定材料中没有直截了当的给出作者目的、意图,大家需要先根据论述的重点找到主题,然后再推断作者的“言外之意”。此类题型作答时要注意两点:一、命题人往往会将材料中的部分字面表达作为干扰项,考生需避免陷阱;二、推断作者意图、目的时要结合原文,避免引申过度。


虽然世界因发明而辉煌,但发明家个体仍常常寂寞地在逆境中奋斗。市场只认同其有直接消费价值的产品,很少有人会为发明家的理想“买单”。世界上有职业的教师和科学家,因为人们认识到教育和科学对人类的重要性,教师和科学家可以衣食无忧地培育学生,探究宇宙;然而,世界上没有“发明家”这种职业,也没有人付给发明家薪水。


这段文字主要想表达的是:(     )


A: 世界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发明

B: 发明家比科学家等处境艰难

C: 发明通常不具有直接消费价值

D: 社会应对发明家提供更多保障


解析 | 正确答案选项D


根据设问方式,判断此题为意图推断题。


文段首句由转折词“但”引出话题,强调“发明家处境困难”。尾句用“然而”进行转折,再次强调发明家的困境。可知材料主题是“发明家的处境非常艰难”,其言外之意即“应该给发明家提供一定的保障”。A、B、C项未把握重点,均只是支撑论点的论述,并非文段主旨,故正确答案为D。

三、多个“言外之意”如何选?

我们已明确:遇到意图推理题,要找作者“言外之意”,但是当一道题里出现了多个言外之意时,应如何辨别出一个最优答案呢?应采取的方法是——比较哪个选项与原文表述意思最有关联性,最紧密,这时需依托与片段的字面意思进行适度的引申,不能主观联想。


法国著名寓言作家拉封丹有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一个行路人的大衣吹掉,北风呼呼猛刮,行路人紧紧裹住大衣,北风无奈于他。南风徐徐吹动,温暖和煦,行路人解开衣扣,脱衣而行,南风获胜。


这个寓言意在告诉人们:(    )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方法得当柔可克刚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解析 | 正确答案选项B


观察设问方式,判断此题为“意图推断”类题目。


文段采用对比手法,针对相同的一件事,南风与北风采取的不同的方法,虽然南风用力小,但最后却战胜了北风,也就是说,如果采取的方法用得当,仍然可以取得满意的结果。故答案为B。A、C、D三项均属“言外之意”,但在文中无从体现。


综上所述,碰到意图推理题,要找作者“言外之意”。但是当一道题里出现了多个言外之意时,则比较哪个选项与原文表述意思最有关联性,最紧密,这时需依托与片段的字面意思进行适度的引申,不能主观联想。


权威平台——半月谈时政教育  一个会洞察考生小烦恼的公考界“心机”平台。推出189元“多省份”联考课程包,囊括所有申论、行测考点,“只加量,不加价”!联考这场战争,一定要从装备上先发制人,绝不能输阵!


2017多省市联考产品介绍资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