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法治声音
上海法治声音——上海市委政法委、上海报业集团联合出品。聚焦法治热点,关注法治人群,传播法治精神。可以装进口袋的免费法律咨询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节课  ·  今天,怎么做到无痛上班? ·  23 小时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1年经验,40万年薪!我是如何转岗B端产品并 ... ·  19 小时前  
云南省商务厅  ·  水的味道都相似,却能带来花样餐饭 ·  2 天前  
云南省商务厅  ·  水的味道都相似,却能带来花样餐饭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法治声音

假冒品牌牙科包材以假乱真?看牙需谨慎!

上海法治声音  · 公众号  ·  · 2025-02-04 09:00

正文

在普通包装盒表面印上某国际知名品牌标识,后打着“正品”包材旗号出售。然而,这样的假冒名牌牙科器材的外包装,不仅质量上没有保障,更有可能存在医疗卫生安全隐患。2024年7月,金山区检察院以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对裴某提起公诉。


案情回顾


早在2019年,裴某经营着一家从事包装加工生意的公司,并开设了网店售卖产品,但销量一直不温不火。期间,裴某收到几位顾客的咨询,对方想采购一批Y品牌牙科器材的带商标包装盒,裴某很清楚,自己公司未取得该品牌授权,无法合作此项业务,便拒绝了。


“最近公司效益确实不好,线下生意不好做,网店销量也不高,这个牌子的包装盒需求量这么大,我要不要……”2020年,裴某打起了算盘,一个普通包装盒的成本只要几块钱,加工成Y品牌牙科器材的包装盒就能卖到十几元以上,看到如此高额的利润,裴某最终决定做起“山寨货”。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裴某组建了一支涵盖设计、包装、销售等全套业务的“专业团队”(均另案处理)。由设计师根据正版Y品牌的包装盒照片进行排版伪造,然后再批量印刷,产品出炉后,通过网店、社交平台等对外销售。


随着一笔笔订单的交付,裴某尝到了“以假乱真”的甜头,他逐渐“变本加厉”,在未取得品牌方授权的情况下,裴某如法炮制生产、销售假冒A、W等国际知名牙科品牌的包装盒,用途涉及义齿、牙齿贴面等多种牙科器材。为了让“外衣”更“逼真”,裴某还安排员工制作了一批假冒的“质保卡”“防伪卡”。


短短三年不到的时间里,裴某公司就输出了逾16万个假冒品牌的包材。2022年7月,公安机关在办案中发现,有假冒多种品牌牙科包材在部分省市大肆销售,经侦查后,将裴某及其制假售假团伙抓获,并查获大量纸质盒原材、品牌logo、打印工具等。


经检察机关审查认定,裴某非法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并对外销售,情节特别严重,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条,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2024年10月,经金山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依法以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判处裴某相应刑罚。


检察官提醒

注册商标承载着品牌价值,凝聚着企业的投入和质量信誉,受法律保护,产品的外包装及商标也是很多消费者辨别品牌、区分产品真假的重要依据。不法分子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使来源不明的商品披上品牌的外衣,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损害商标权利人的信誉和口碑,还可能因为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给消费者带损失,影响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检察官提醒大家,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任何人都不得在同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商家切勿贪图利益挣快钱,否则必将受到法律制裁。广大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应选择官方渠道,认准正规机构,尤其是涉及牙科等医疗卫生领域的产品,提高鉴别能力,自觉抵制“知假买假”,共同营造诚实诚信的市场环境。


来源 | 金山检察

编辑 | 李婉怡

责编 | 陆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