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哥不是要黑矮大紧老师,哥是羡慕他啊!
无论是以前的《晓说》、还是现在的《晓松奇谈》,哥都是忠实观众,他的《鱼羊野史》哥也都看了,《奇葩说》也每集不落,所以对矮大紧老师有一点点了解。尤其是他的家世,说出来估计大家的表情都是酱紫↓↓
昨天,晓松老师发了条关于诺贝尔颁奖礼的微博↓↓
虽然哥已经知道他家世很牛逼,但是看到“外公是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还跟王后共舞”这个点哥还是自动highlight了一下。
知乎上有个帖子评价罗振宇、郭德纲、蔡康永、汪涵等一众名嘴的实力。有个网友的回复最逗
高晓松必须完胜,别人费劲半天找论据,高老师信手拈来,谁谁谁我们家世交,谁谁谁我们家邻居……问你服不服!?
不得不说,哥头一次知道他家背景时也是挺惊讶的。
祖上有2个清朝巡抚,外婆创办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公组建了深圳大学;爷爷奶奶不太清楚;妈妈是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学生;爸爸也清华大学教授;舅舅清华无线电系主任;全家清华毕业包括表哥表姐表弟表妹都是……
舅公(妈妈的舅舅)施今墨,是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建了北平国医馆,就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前身。五爷是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给毛泽东看过病。外婆有两个学生当过部长,外婆去世的时候,当时的国家副主席习仲勋都去了,还上了新闻联播……
具体有多牛逼?得从清末说起。
高晓松老师往上数四代,他外婆的爷爷叫陆钟琦,是宣统年间的山西巡抚。外婆的舅公李秉衡是山东巡抚,庚子之变的时候进京勤王,被八国联军击败,羞愤自杀。巡抚在当时是总管一省军政大权的官,相当于现在的部级官员,类似省委书记吧。
《庚子辛亥忠烈像赞》之陆钟琦
说来也是倒霉,陆钟琦上任巡抚才一个月,辛亥革命就爆发了。新军起事,阎锡山带兵攻打巡抚衙门,陆家遭灭门。陆钟琦夫妇、父亲和儿子陆光熙都被新军开枪打死。陆钟琦成为在辛亥革命中殉难的36位清朝高级官员之一,而且是唯一一个一品大员,当然清廷肯定是下诏褒扬的。
这里还有个小故事,陆光熙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跟阎锡山是校友。高晓松说当时陆光熙正要劝他爹陆钟琦减掉辫子闹革命,没想到新军就上门了……
(陆光熙)
万幸的是陆家女眷和孩子,在听到枪声后,侥幸逃脱。一家妇孺来到北京,投奔高晓松的舅公施今墨。
高晓松的外婆就是死去的陆光熙的女儿,叫陆士嘉(曾用名陆秀珍)。
陆士嘉出生的时候,正是爷爷陆钟琦从老家杭州萧山去山西上任的途中,因此出生在苏州知府衙门的内宅,也就是现在的“狮子林”里,就此开始了开挂的人生。
(陆士嘉)
1929年,18岁的陆士嘉考中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成为该系唯一的一名女生,且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出国留学,只身前往德国哥廷根大学,拜世界流体力学泰斗普朗特教授为师,获得了博士学位。普朗特是谁大家可能不知道,这样说吧,普郎特有个徒弟叫冯卡门,是美国火箭之父,冯卡门有个徒弟,叫钱学森……
1945年,陆士嘉回国,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后来参与创办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并担任主任。
1979年,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好几百个院士一致通过要增选她,陆老太太就念了两句诗,推辞不就,把机会让给年轻学者。
什么叫不计名利、高风亮节,这才是!毕竟是经历过国仇家难的一辈人,老太太活得潇洒啊!
(陆士嘉与张维)
再说高晓松的外公张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双院院士。开国至今只有34人,张维是其中之一。
年轻时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读研究生,然后去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校读博士,而且是庚子赔款留学生哦。庚款留学生有多牛逼?几乎每个名校每个专业全国只送一两个人。网上搜一下庚款留学生名单,胡适、童第周、钱学森、赵元任……都是超级大师。
回国后张维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1983年创办深圳大学,任深圳大学首任校长。
(张维、陆士嘉全家福,右一是张克群)
高晓松的母亲张克群出生在德国,后跟随父母回国。因为父母在清华任教。于是住在清华胜因院,跟一众大师做邻居,其中就有中国建筑学奠基人梁思成。
据矮大紧老师说,外公外婆本来打算让母亲读外语系,结果梁先生说:“外国人生下来都会说外语,有啥学的,还是来跟我学建筑吧”,于是张克群拜在梁思成门下。
高晓松老师现在流传最广的那句“人生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其实是他母亲张克群说的。
(高晓松全家福)
高晓松父亲这边比较低调,资料很少。只知道父亲高立人也是清华教授。网上有传言,说高晓松的爷爷是清华大学校长高景德。矮大紧老师还辟谣过。
传言很多,但是未经证实,哥就不传了。也许高晓松父亲这边不如母亲那边厉害,但应该也是个名门世家。
印象很深的是《晓松奇谈》里说,他小时候有什么问题,他爸妈就会告诉他“这个问题你找隔壁谁谁谁,那个问题你问隔壁谁谁谁”,往往一敲开门全是那个领域的顶尖学者。成长环境无敌了,可望不可即。
网上有些人看不惯矮大紧老师爱晒家世。其实吧,哥觉得也没啥。首先,他就是个话痨,不话痨谁开脱口秀啊,顺道说说自己家的事挺正常;再说了,你觉得是炫耀,可那就是人家的人生啊,所以,表嫉妒。人家牛逼,咱们是不是也有可以学习的地方?
哥记得矮大紧老师讲过一个事,他当初非要玩音乐,她妈就说你要是能靠你的音乐出去活上三天,就给你买琴。高晓松就抱着吉他出门了,从北京浪到天津,在火车站过夜,在天津大学门口卖唱,被学校保安给抓了,然后被家人领了回来,也没赚到钱。可是全家人没有人因为这件事嘲笑他,反而给他买了把琴支持他做音乐。不然,我们的学生时代,可能就没有《同桌的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