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络通全身
按摩、刮痧、艾灸、点穴等理疗方法和民间绝技,穴位大全、黄帝内经等中医知识,是中医理疗爱好者提升技能的学习宝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Insight数据库  ·  制药巨头 2024 年度成绩单(附 19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络通全身

流感病毒肆虐,道家的土方子,竟成防感染高手!

经络通全身  · 公众号  ·  · 2025-01-06 21:21

正文

经络通畅 身心无恙

临近年底,病毒就会比较猖狂, 甲流、乙流、诺如、腺病毒、支原体肺炎. .....多种病毒交织叠加。

表现出来的症状多为:鼻塞,流清鼻涕,咳嗽,喉咙大量的痰,还有一些人出现发热、上吐下泻的情况。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类流行性病毒?

其实并不难,用家家厨房都有的白菜,就可以起到日常预防的作用。


中国中医药报 刊载了一篇名为《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食疗方》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防病食疗方


1.疾病分析


对于呼吸道病毒感染,从中医角度看,大规模病毒感染多是三虚之证:天地化生六气为风、寒、暑、湿、燥、火,与节气不合则为虚邪,称作六淫,此为一虚;病毒为疠气,禀受天地之气而生,六淫为虚,疠气也为虚,此为二虚;疠气新加于人,人体正气不达,此为三虚。


从西医角度看,人群面对新出现的病毒,体内没有抗体,免疫系统无法抵抗,也是“虚”的表现。


经过临床观察,目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感染症状大多表现为高热、全身酸痛、困乏,或见呕吐、腹泻、喘息等,应辨证为湿邪侵袭。


湿之为病,黏腻重滞,缠绵难愈。若体内已有沉湿,则不按三虚证候变化,易转为更严重的问题。


因此, 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应首先清理体内之湿,再辨证阳虚、阴虚之类。


2.食谱


主方: 大白菜半颗(切),香菜7棵(切),花椒1~15克(依个人口味添加)。


加减: 平素肢冷畏寒者加生姜15~45克;旧有宿痰者加马蹄(荸荠,去皮、切)8个。


煎服法: 水煎3~5分钟,服汁、吃白菜,见潮汗佳,一日分两次服。食后大便见绿色,连服数日,服至大便转为正常,停服。可过半月至一个月再服,仍以大便由绿转黄为一治疗周期。


▶ 方解


方中白菜为君,其有祛腐生新之妙用。


香菜可发散邪气,使邪气从表而解,减少虚邪内陷,有利于疾病转归。


花椒性温,直达厥阴,与香菜共同作用,可防止和治疗虚邪内陷。


生姜貌似平常,重用则可起沉疴大疾,宗旨就在温散二字,故有陈寒者宜加之。


马蹄又叫荸荠,甘甜清冽爽口,软化老痰无出其右,腹中结节时日不久者,只此一味即可化之。

白菜是上清四秘之一。上清派是道家的一个流派,上清四秘是上清派修行的秘密,其中一个就是要吃白菜。

白菜的形状,它是先往上长,然后再往里收的样子。大白菜一边长,一边往里收,长得非常结实。我们人体阳气的循行,早上是慢慢从两边升起来,就像白菜叶子慢慢往上长,然后再从中间慢慢收下来。

吃白菜有很多优点,首先是可以将阳气升发出来,经常吃白菜,会让你的气机很通透;吃肉的时候脸色容易发黑,吃白菜后脸色就没那么黑暗。要想皮肤通透,保持白皙,要多吃白菜。

白菜一方面可以将阳气升发出来,再收的时候,又可以把浊气排出去。自身便有升降。吃过白菜后,有一个很典型的现象,大便很通畅。

白菜稍微有点偏凉性,大家吃白菜可以搭配:生姜、大蒜、蒜苗、花椒、胡椒、桂皮、洋葱、八角、茴香。它们都是温性的,可以平衡白菜的寒凉,一阴一阳就平衡了。


解病食疗方


冬季,冷空气不断来扰,感冒、流感病毒等同时来报到。


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针对上述三类疾病主要还是对症治疗,以改善和缓解症状。


而从中医思路来看,上述三类疾病均由外感疾病引起,所以,均可参考感冒食疗的症状分型,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疗方。


常见的冬季感冒症状分型推荐相应的调理食疗方,方便大家居家备用。


1.姜糖苏叶饮


材料: 苏叶、生姜各3克,红糖15克。


做法: 生姜、苏叶洗净切成细丝,放入锅中用沸水冲泡,加盖温浸10分钟即成。


用法: 每日2次。趁热饮,一次喝完。


功效: 辛温解表、发散风寒。


适应人群: 风寒感冒患者,其证候表现为恶寒、低热、头痛、肢节酸疼、无汗、鼻塞、不时流清鼻涕、咽痒、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热饮,舌苔薄白而润等。


2.甘草干姜汤


材料: 甘草10克,干姜5~10克。


做法及用法: 以上材料共煎,取汁,一日分三次饮用。


功效: 疏风散寒宣肺。


适应人群: 外感风寒引起咳嗽的人群,其证候表现为咳嗽声重有力,呼气急促,咳痰稀薄白色,常伴鼻塞,流清鼻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等。


3.薄荷豆豉粥


材料: 薄荷6克,淡豆豉6克,粳米60克。


做法: 先将薄荷、淡豆豉另煎,煮开后继续煎煮10分钟即可,去渣取汁,备用。用粳米煮粥,待米烂时兑入药汁,煮成粥即可。


用法: 每日1剂,每日2次热服,3天为1个疗程。


提醒: 豆豉是一种常用调味料,淡豆豉则是一种中药药材,除了主要原料黄豆和黑豆之外,在制作过程中还添加了青蒿、桑叶等中药。两者功效不同。


功效: 辛凉解表。


适应人群: 风热感冒患者,其证候表现为身体发热比较明显,怕风,发汗不畅,头胀痛,面赤,咳嗽,痰黏或黄,咽干或咽喉肿疼,鼻塞,流黄浊涕,口干口渴,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等。


4.葛根粥


材料: 葛根30克,粳米60克。


做法及用法: 先煮葛根,去渣,以药汁下米煮粥,趁热一次服完。


功效: 辛凉解表。


适应人群: 风热感冒患者,证候表现同上。


5.桑菊杏仁饮


材料: 桑叶10克,菊花10克,杏仁10克,白砂糖适量。


做法及用法: 共煎取汁,再调入白砂糖。酌量代茶饮。


功效: 疏风清热。


适应人群: 外感风热咳嗽者,证候表现为咳嗽频繁、剧烈,气粗,或咳声嘎哑,咽喉干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黄,咳嗽时气息烘热,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恶风、身热、舌苔薄黄等。


6.煎枣汤


材料: 大枣20个,葱白茎7段(连须


做法: 大枣洗净,用水泡软;葱白洗净备用。把大枣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烧开,煮20分钟再加入葱白,用小火煮10分钟即成。


用法: 温服,每日1次,吃枣喝汤。


功效: 益气解表。


适应人群: 气虚感冒患者,其证候表现为怕冷比较严重,发热,无汗,头痛,身体酸痛,咳嗽,痰白,咯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等。


7.神仙粥方


材料: 糯米30克,生姜片10克,葱白6克,米醋20毫升。


做法: 用砂锅加水煮糯米、生姜片,米将熟时放入葱白,煮至米熟,再加米醋20毫升,入锅和匀,即可食用。


用法: 趁热喝粥,以汗出为佳。


功效: 益气解表。


适应人群: 气虚感冒患者,证候表现同上。


8.葱白七味饮


材料: 葱白9克,葛根9克,淡豆豉6克,麦冬6克,地黄9克,生姜6克,水500毫升。


做法: 以上材料加水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约半小时即可。


功效: 滋阴解表。


适应人群: 阴虚感冒。其证候表现为身体发热,怕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等。


此外,患病后记得放下工作,多休息,环境要多通风。


以下饮食原则也有助身体更快康复:


  • 发热期间,胃肠功能减弱,饮食应以营养、清淡为原则;

  • 多喝水;

  •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橙、苹果、西红柿等;

  • 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汤、粥、羹等;

  • 少食多餐,七分饱为佳;

  • 对于生冷、油腻的食物要注意忌口,不要大鱼大肉;

  • 避免进食滋补的食物如鸭肉、羊肉、甲鱼等。


病好一周内也不要急着进补。



点击查看偏方秘方
头面部
鼻炎 咽炎 口腔溃疡
口臭 口臭2 牙龈出血
牙痛 牙齿松动 咽喉炎
口疮 鼻窦炎 声音嘶哑
近视眼 老花眼 白内障
头痛 酒糟鼻 见风流泪
耳鸣 耳聋 脱发
生发 秃顶 斑秃
乌发 头皮屑
常见病
失眠 入睡困难 神经衰弱
咳嗽 感冒 扁桃体炎
便秘
结肠炎 扁桃体炎2
胃炎
肠炎
拉肚子
胃痛
胃下垂
腹胀
胆结石 肾结石
尿路结石
尿频 肝炎 厌食
哮喘 肺气肿 气管炎
肾炎 止汗 甲状腺肿大
盗汗

老年病
高血压1 高血压2 高血脂
低血压
糖尿病1
糖尿病2
冠心病 脂肪肝 脑血栓
眩晕症 面瘫 记忆力减退
眩晕 嗜睡
抑郁症
痛风 癫痫 降低转氨酶
颈椎病
关节炎 膝关节炎
骨刺 骨质疏松 坐骨神经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