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们都会接收到大量信息,既有短平快的新闻资讯,也会发现一些值得被反复阅读的文章,而且每次阅读都能给人带来新的洞察。我们认为这些文章是值得被传播给更多人的,于是我们筛选出其中精华部分,以周刊的形式为你呈现。
「职人周刊」每周五为你精选优质文章,包括
行业深度、创业维艰、
全球视野、科技创新、职场成长、
产品设计、
技术研发、
运营增长、
商业人物
等模块,像杂志一样呈现在大家面前。
今天是第 13 期
导读:今年 3 月份 Grab 宣布获得软银 14.6 亿美元融资, 6 月又适逢它成立七周年。这家总部位于新加坡、以网约车起家的初创公司,已成长为一个估值 140 亿美元、东南亚地区最大的独角兽。去年 3 月份开始,Grab 的业务已经从最初的出行服务扩张到支付、配送、金融和内容等领域,出行业务已覆盖东南亚 8 个国家近 300 个城市,试图成为一个「万能的 Grab」。
这篇文章全面地概述了这个海外超级独角兽崛起的特质。雄厚的家族背景,想要在家族中证明自己的强烈欲望和野心,极强的本地化运营能力以及持续跟投加重注的软银资本,少了其中任何一个因素,恐怕都很难有今天的 Grab。
原文链接:
《网约车第三世界Grab:AT的野心、滴滴的路径、软银的钱》
想了解 Grab 的工作方式、工作环境,可后台回复「
Grab
」全面了解。
导读:所有的资本都在关注印度,早在 2017 年巴菲特就曾说过一句相当有证明力的决断:
“印度的潜力令我兴奋,只要你告诉我印度有一个足够大的好项目,我现在就跳上飞机过去投资。”
之所以资本对印度这么狂热,主要是因为他跟 1999 年的中国太像了:庞大的人口、未被充分开放的市场、廉价的生产要素、相对稳定的政治体制、充满幻想的市场。这些特点都在表明——现在的印度,充满潜力。
印度全民正在陷入互联网狂热中,是一片黄金遍地的新大陆,将会迎来巨大的爆发。
原文链接:
《当你还认为印度土味时,资本家正在沉默下注》
导读:什么是商业产品经理?和用户产品经理的区别是什么?商业产品经理的竞争程度如何?商业产品经理的本质是什么?商业产品经理的分类有哪些?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商业产品经理?哪些公司和土壤适合商业产品经理成长?
如果你有以上任何一个困惑,这篇文章都值得读一读。产品经理的工作,不应该狭义地被定义为产品设计,而是需要站在更高层面,负责针对市场及用户需求,创造出一款有竞争力的产品,并通过各种方法达成预期的市场占有率。
产品的本质是一门生意,如何将这门生意做成,才是产品经理关心的终极目标。
原文链接:
《解密商业产品经理:让他们去改变世界,让我们来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