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更年期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以及常见的妇科疾病。嘉宾王亚男主任详细讲解了更年期的分段、更年期妇女的内分泌改变和心理特点,以及常见的妇科疾病,包括卵巢肿瘤、尿道炎和子宫出血等。文章还提到了更年期女性的心理健康管理和妇科疾病的防治。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更年期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更年期是女性生命中一个重要的生理阶段,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减少,导致身体出现变化,也会出现一些妇科病。同时,更年期妇女常有消极悲观意识,构成忧郁的心理,需要关注心理健康。
关键观点2: 更年期的分段
更年期分为近绝经期、绝经期和绝经后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不同,需要关注身体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
关键观点3: 常见的妇科疾病
更年期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包括异常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脱垂、漏尿、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等。这些疾病的发生与体内激素变化有关,需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并及时治疗。
关键观点4: 更年期女性的心理健康管理
更年期女性的心理健康管理需要综合考虑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干预和调理,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健康饮食、冥想和放松训练等。
正文
女性绝经的时间一般在45~55岁之间,在这个阶段,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会发生明显变化,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减少,体内自卫能力明显下降,导致女性身体出现很大的变化,也会出现一些妇科病,那最常见的妇科病有哪些?
本期节目
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妇产科王亚男主任
将带领大家了解更年期常见的妇科疾病
王亚男
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安徽理工大学兼职副教授,泰州市“311”人才。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15年,发表文章10余篇。曾于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南京鼓楼医院产科、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进修。泰州市妇幼健康协会内分泌专委会委员。
从38—40岁开始,生殖功能逐渐减退。这时月经发生改变,周期不规则,出血时多时少,可2—3个月来一次或一个月两次,持续2—3天或多天,这样的月经常不伴随排卵,因此不易妊娠。
多发生在45—55岁,一般初潮早的绝经迟,初潮晚的绝经反而早。气候、营养、种族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绝经的年龄,我国妇女的绝经年龄有推后的趋向。
由于卵巢功能进一步衰退,雌激素下降。引起生殖器官,第二性征及其他代谢方面的变化,很多妇女感到自己正在逐步进入老年。
1、卵巢功能衰退,周期改变,皮质萎缩,首先表现为黄体功能的进行性衰退。
2、脑下垂体:在绝经前期,由于卵巢雌激素分泌量的降低,垂体缺乏雌激素的反馈作用而分泌大量促性腺激素,主要是促使卵泡激素(FSH)增加。
3、肾上腺激素:更年期有暂时性的肾上皮质机能亢进,表现在血压升高、肥胖、糖尿及胆固醇的增加。
4、胰腺:更年期等老年期胰腺的内分泌机能的变化是非常显著的,表现在糖耐量的减低及糖尿病的发生率上升
更年期是妇女一生中变化较大的一个生命阶段。
当体内卵巢内分泌有了明显衰退,脏器功能渐趋下降时,智力和体力均开始不同程度地减弱,记忆力不如以往,思想亦不易集中,工作效率减低,思维和反应不如中年人敏锐。常有消极悲观意识,渐渐构成忧郁的心理。严重者成为忧郁症,甚至极少数妇女产生轻生的念头。但这种心理并非恒定不变,常因人因地而变化。
更年期妇女较普遍的心理状态是失落感、孤独感,构成“空巢综合症”。
常因子女长大成人离家自立、亲友死亡,自己离退休回家,离开群体等一时难以适应。
更年期女性的心理健康管理需要综合考虑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干预和调理。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改善情绪和心理状态。
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瑜伽等,可以缓解焦虑和抑郁,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合理的饮食结构,增加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的食物,有助于维持身体和心理健康。
通过冥想、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焦虑和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培养兴趣爱好,如阅读、音乐、绘画等,可以分散注意力,增强生活的乐趣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