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有没有收到疾控部门发来的“防范诺如病毒”的提醒?讲真,诺如并不是烈性病毒,为什么疾控部门要专门提醒呢?
这篇文章就来帮大家梳理一下诺如病毒的常识。
临床表现
诺如很少致命,但是症状恼人。
包括哪些症状呢?通常是上吐下泻肚子疼,少数还会低烧、全身肌肉酸痛。
啊,这不是胃肠炎嘛?对,所以诺如也叫“胃肠炎病毒”(stomach bug)。
这些症状通常只持续1-3天,平时身体健康的成年人单靠自己的免疫力就能痊愈。如果症状明显,也以补充损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为主。
诺如就这点本事啊?政府也太小题大做了吧!
传染性
吼吼,不致命≠无需防范!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你的同学、同事突然大批大批病倒,你自己也不幸中招,跑去医院急诊,竟然大排长龙!
你想求求前面的兄弟让你先看,谁知道他的病状跟你一模一样!
是不是很可怕?这可不是虚构的故事,诺如的传染性就这么厉害:
诺如病毒局部爆发
扬州晚报
为什么诺如病毒的传染性这么强?
我们可以从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着手分析: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Gilbert F. Lavides
@wikipedia.org
传染源
不管有没有症状,感染者都能从消化道排出病毒,时间跨度还可以长达56天(当然,一般是2-3周)。
据估计,在排毒高峰期每克粪便含有的病毒颗粒高达900亿个。
传播途径
主要是消化道传播,俗称“病从口入”。重点环节包括:
①食物:
诺如是一种比较耐热的病毒,60℃以上的温度才能干掉它。有些烹饪方式很可能达不到这个要求,比如沙拉、刺身纯粹是生的,又比如火锅、蒸汽桑拿这样的烹饪方式加热时间不够,导致食物的中心温度达不到60℃。
注意,大部分食材的导热性能不高,光看食材表面的情况不足以准确判断食材的中心温度,日常生活中的米饭“夹生”、烤肉“外焦里嫩”就是最好的例证。
请用温度计确信食材彻底煮熟
美国农业部
②水:
国内的自来水主要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出厂的时候还有少量残留,这就是自来水漂白粉味儿的由来。
这种残留确实破坏了水的“风味”,但也不全是坏事——残余的消毒剂可以抵挡普通病原体的二次污染。
遗憾的是,诺如病毒是一种抵抗力比较强的病原体,自来水出厂后的余氯浓度不足以杀灭它。所以,市政自来水二次污染就是个潜在风险点。
另外,越来越多人改喝桶装水,生产企业处理不当导致疫情爆发也时有发生,前面截图的那个新闻就是如此。
③接触:
谈到“消化道传播”大家都能顺利联想起食物、饮用水。其实,日常生活的接触也有危险,知道的人并不多,需要特别提醒。
为什么日常接触可以感染消化道传染病?因为感染者的排泄物、呕吐物可以直接污染衣物、床单等生活用品。另外,感染者在排便或呕吐之后没有及时洗手,ta的双手也会沾满病毒。健康人触摸生活用品或者跟感染者握手,自己的手上就会沾染病毒,如果不注意洗手或者洗手不认真,一不小心就把病原体送进嘴巴。
日常接触就能感染诺如
美国疾控中心
易感人群
诺如是一种“博爱”病毒,男女老少都对它敏感,而且很难建立持久免疫,因此,岁岁年年都有诺如流行。
诺如还是一种感染能力极高的病毒,只要18个活病毒进入体内,就有可能引发感染。美国疾控中心有一幅宣传画很直观:
超强感染力
美国疾控中心
回忆一下上文说过“排毒高峰期一克粪便就含有900亿个病毒颗粒”,这画面......
视频
短文就写到这里,我请大家看一段美国疾控中心制作的科普小视频。字幕是我审校的,看完之后再来看我的注脚:
1.
影片一开始提到两个数字——每年有数千人感染诺如病毒死亡,感觉很恐怖。但是,别忘了总发病人数高达数百万,这样一对比,你就知道诺如病毒并不是致死性的病毒。
死亡病例多集中在生命的两极(儿童和老人),以及多种疾病缠身的长期住院患者。因此,托儿机构、小学、养老院、医院是重点防控单位。
对于身体健康的成年人来说,诺如的主要危害是数天病假带来的生产力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