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棱镜
解密财经,透视真相。为您传递第一手新鲜财经深度报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观察报  ·  一架客机在哈萨克斯坦阿克套附近坠毁 ·  昨天  
陶博士2006  ·  241225 一个好笑的陈年往事 ·  2 天前  
功夫财经  ·  老外的“心灵避难所”,被中国县城攻陷 ·  3 天前  
郎club  ·  速领!200元话费券包发放中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棱镜

匿名邮件爆“600亿退保”后 前海人寿回应:现金流稳定

棱镜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5-17 19:00

正文

腾讯财经 文\刘鹏 邬川

一封匿名邮件,不仅将前海人寿向监管层的陈情之辞公之于众,也泄露出深圳保监局的前海人寿风险报告。前海诉苦“2017年面临600亿元的集中退保”,“600亿元退保”迅速霸占舆论头条,引发市场担忧。

5月17日,前海人寿对此从现金流、偿付能力和利润等方面,做出了回复。前海人寿表示,自2016年12月以来,一直积极做好现金流监测和客户服务工作,每日监测现金流情况;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高于监管要求;2016年全年利润和2017年一季度利润均位居寿险行业前列。

匿名邮件事件

5月15日,不少保险与房地产记者收到一封发件人为”[email protected]“的邮件,邮件中有7份附件,其中5份为盖有保监系统公章的内部文件。


从落款来看,5份文件的时间跨度从2017年1月3日到5月2日,近4个月。其中,在一份深圳保监局向保监会提交的《深圳保监局建议关注前海人寿现金流风险》的文件中,保监局认为前海人寿经营情况急转直下,面临较大困难。一是公司业务大幅下降。二是退保金额大幅增长。


文件称,截至 2017 年一季度末,前海人寿总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 135.33 亿元, 同比减少 69.74%。总退保金额 188.48 亿元,同比增长 145.97%,退保率 9.13%,远高于 5.04%的全国平均水平,而且还有进一步快速增长势头。


除此之外,附件中还有一份前海人寿向保监会提交的《关于请求支持前海人寿正常经营及相关事项请示的报告》。


报告中,前海自陈其进退维谷的遭遇。首先,万能险占比在80%左右,2017年面临600亿元的集中退保;其次,万能险全面暂停后,业务现金流持续为负,公司面临的现金流风险呈上升趋势;第三,受暂停万能险新业务和检查影响,同业趁机挖角,存在员工队伍不稳定的风险;最后,受新产品暂停申报影响,目前已无新产品出售,渠道合作和现金流水平面临巨大压力。


鉴于上述情况,前海人寿向保监会申请尽快恢复新产品的申报,以及在一定销售额度范围内恢复万能险新业务的销售。此时,距离前海人寿被罚已近半年。

前海承压

腾讯财经了解到,上述文件被泄密曝光之后,前海人寿与保监会均承受到一定压力。接近监管的一位人士对腾讯财经表示,在如此节点内部文件遭泄密,或可能引发金融挤兑事件,因此不可小觑。


不过,对于文件中描述的“600亿元退保”一事,有接近前海人寿人士援引数据表示,2016年底公司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436.6亿元,现金及流动性管理工具占公司上季度末总资产的比例为22.66%,符合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流动性监管要求,600亿元退保,只是预估数据,每个保险公司在年初均会对当年的退保金额进行预估,但预估数据并不等于实际发生退保。


上述人士分析称,从前海人寿的现金储备和流动性数据来看,2016年年底拥有现金储备436.60亿元,而2017年一季度前海人寿已经实现规模保费收入135.31亿元,二者合计已经达到571.91亿元。也就是说,即使今年600亿的预估退保金额全部实际发生,只需要再实现规模保费收入28.09亿元,资金即可平衡,很可能4月份的保费收入,就已经超过这个数字,“因此,前海人寿实现全年现金净流入并无压力”。


根据前海人寿最新披露的2017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60.52%及121.04%,均高于监管要求,且较2016年第四季度的56.45%及112.90%均有所上升。前海人寿还表示,未来一年内其流动性指标(综合流动比率和流动性覆盖率)均高于 100%,保持在合理安全的范围,说明具备较强的抵御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不过,在净利润指标上,前海人寿2017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3.78亿元,虽名列寿险业第五位,但环比和同比均出现了一定的下滑。

路在何方?

对于前海人寿而言,随着姚振华卸任离去、万能险遭遇大限,这家成立短短5年的保险公司,亦将探索较此前所依赖的“资产驱动负债”不同的发展模式。这也是摆在诸如恒大人寿、生命人寿等新型险企面前的转型问题。


近年来,随着险资投资限制逐步放开,该类险企在承保端依靠高收益的万能险等中短存续期产品,借助银保渠道迅速做大规模,再将保费收入投向资本市场,以资产端驱动负债端。


但这一模式下,承保端成本相较于其他渠道高居不下,留给投资端的压力尽显。保监会前副主席周延礼对腾讯财经直陈其中风险:“不要寄希望于弯道超车,超不好就撞上前面的车了,撞在马路边,撞在树上,车毁人亡。”


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也多次强调,需要谨防可能出现的利差损风险。

利差损是指,保险资金投资运用收益率低于有效保险合同的平均预定利率,而造成的亏损。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遭遇央行连续八次降息后,诸多保险公司销售出的高收益保单,遭遇巨大的利差损,规模越大亏损越多,最后不得不整体吞下这颗“利差损毒丸”。


此外,陈文辉还提示,逐渐收窄的利差,使得一些高成本资金为了获取高收益,倒逼保险机构提升风险偏好,投向高风险资产。


这也是近来一些险资凶猛操作背后的内在逻辑。例如,前海人寿频频出击上市公司并有意介入管理权争夺;恒大人寿也在A股呈现出买而不举、短炒获利的行为。


保监会在近年来连续发文,为该类险企“资产驱动负债”模式敲响警钟,并试图引导保险公司转向高保障类产品、期交业务。


腾讯财经了解到,目前以“老七家”(即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人保寿险、新华人寿、太平洋保险、泰康人寿、太平保险)代表的大型老牌寿险公司,近年来均在优化产品业务结构,着重培养营销员队伍,发展个险以及期交业务。


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曾对腾讯财经指出,这些大型传统保险公司在过去五年时间里,走了一条价值转型的道路,概括来说,即:去银行保险规模化、去保单短期化、去保单理财化,走向长期价值经营。

而诸如前海人寿、恒大人寿等激进型险企,如何抛弃万能险依赖症,转向保障类业务,优化产品结构,从“重量”转向“重质”,将在今后几年内持续考验着决策者们的智慧。


果您对腾讯财经《棱镜感兴趣,长按下图,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










| 大事件 | 大人物 | 大趋势 |

《棱镜》产品矩阵

正片 | 金融兼管局玩转大消费| 资本论

有趣、有料、有内涵


合作or新闻线索提供,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