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海邮币社
专注邮票钱币收藏. 邮票钱币购买咨询. 分享邮币收藏知识 .传播邮币收藏文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字体设计  ·  Spotify 推出的他们的新字体 ·  2 天前  
优秀网页设计  ·  今天元宵节!网友用汤圆为哪吒重塑肉身! ·  昨天  
优秀网页设计  ·  哪吒2导演饺子手绘80张破亿海报!网友:后面 ... ·  3 天前  
ZaomeDesign  ·  Aedas新作 | ... ·  2 天前  
庞门正道  ·  来,用创意重构一下世界!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海邮币社

红色货币背后的故事 与红色货币赝品鉴定 (后半部分)

大海邮币社  · 公众号  ·  · 2019-08-23 14:05

正文


题记: 2019 年7月23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98周年之际,我应中国钱币博物馆邀请,前往“钱博讲堂”讲述《红色货币背后的故事与红色货币赝品鉴定》。作为一个钱币收藏爱好者,能够登上中国钱币研究最高讲台,身感荣幸。这次“钱博讲堂”有中国钱币博物馆副馆长高聪明同志主持,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马龙锋副处长,解放军出版社刘施昊副编审,中国收藏家协会副会长维佳女士,中国收藏家协会红色收藏委员会主任蒋自伟先生,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红色收藏专业委员会主任秦利生先生,中国钱币博物馆党委书记李明,及其钱币研究专家、学者、红色收藏爱好者60多人参加。

这是讲稿的后半部分。


(上接前面7月27日《红藏视界》)

现在我再来讲一讲关于红色货币赝品的鉴定问题。鉴定其实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防假、反假、打假古今中外都非常重视,尤其是在货币问题上,各种措施层出不穷。但是,由于高额利润的诱惑,又总是有人前仆后继,所以,反假工作永远在路上。

与古今中外货币发行历史一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流通货币发行以后不久,市面上就出现了假币。1933年2月江西寻乌县苏维埃政府发现该县市面上流通着从国民党统治区偷运进来的铜质镀银的假苏维埃银毫子(图31),当即命令所属各级苏维埃政府严密查处,发出了《关于严密检查假造苏维埃毫子的反革命行动》的第一号密令。1934年,在于都、瑞金、胜利、兴国、赣县等地,又先后发现了铜质镀银的假苏维埃银毫子流通市面,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又及时发出了《关于贰角的银币问题》的第十一号布告,公开告诉识别真假银毫子的方法。1934年3、4月间,福建连城县林坊区的林朋映、林积记一起用木刻印版印制苏维埃一元假纸币。永定县反动“团总”阙渭明,妄想藏匿长汀县的汀州城里伪造苏维埃币,扰乱苏区的金融市场,这一干人均被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政治保卫局及时查获,并在汀州文庙召开宣判大会,有力打击了制假之人。

图31  当年铜镀银的假银毫子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部分富裕起来的人从上个世纪九十年开始,陆陆续续走入了收藏品市场。已经完成历史使命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流通货币,作为一种收藏品,随着人们喜欢程度的高涨,市场交换价格不断攀升。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五分普通铜币为例,2000年收藏品市场交易价格是10元左右一个,2005年是80元左右,2018年底是1000元左右。18年间涨了100倍,平均每年涨幅5倍多。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人走上了制假贩假的道路,大量制造和销售假币坑害收藏者,谋求不正当利益。

上述两种造假情况虽然性质不同。前者扰乱了苏区的金融市场,破坏了苏区的经济建设,后者扰乱了收藏品市场,破坏了藏品交易的道德信用。但造假者最终目的都是一样,就是利己害人,这是极其不道德的行为,也是为法律所打击的行为,我们要擦亮眼睛揭发造假售假之人。

为使广大苏维埃钱币收藏爱好者提高鉴别水平,尽量避免上当受骗,现将目前市场上所出现的假币特征和辨伪方法作一介绍,意在抛砖引玉,以达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赝品纸币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纸币有壹元、伍角、贰角、壹角、伍分五种。从总体看,贰角和壹元的假票较多,尤其是贰角面值1932年版的。伍角面值的假票最少,目前只发现一种。这些假票的特征如下:

壹元券假票比较早就出现过,过去,曾经有人认为是当年的老假票。这种假票比较容易辨认,一是看号码,号码很粗壮,距离比真票的宽;二是看列宁头像,图案呆板不生动,尤其是两个眼睛,圆鼓鼓怪吓人的;三是看颜色,颜色比较新鲜亮丽。这种假票比较容易辨认。应当特别提醒收藏者的是图34这种新近出来的壹元假票。这种假票若从图案和纸质上看与真币是分不出高低了,尤其是制假者还在纸币上盖了一个“信丰县财政局核销”的印章,太迷惑人了。其实假的就是假的,不管它怎么相像,不管它怎么做旧,总是会露出马脚的。我曾经在《钱币天堂》红色论坛中介绍了这种币的辨伪方法,主要就是看号码。这种币的号码与真币号码比较有两个不同的地方:一是号码排列的长度比真币的短;二是号码“5”和“7”两个字与真币的字体差别比较大,真币“5”和“7”两个字的头部一横都是弯曲的,而这种假币这两个字的头部一横基本上是一条直线。

图32

图33

图34

图35    真假比较

伍角券是最少假票的,可能与它的价值比较低有关系。目前仅发现这一种(图36),比较好辨认,号码是胖圆胖圆的;正、背面颜色非常鲜艳;图案经过电脑修改,也非常清晰。

图36

贰角券假票是出现最早的一种假票,可能因为在这套纸币中,贰角券价格最为昂贵的原因。据收藏时间比较早的人说,他们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就看过这种假票,1998年夏,我在北京报国寺一个纸币经营者的柜台里看到过,当时碍于老板的情面,我只说了句“看不懂”含糊的行话,纸币老板却信誓旦旦地说怎么怎么保真,绝对没有错等等。这种币一是文字不规整,歪歪斜斜的;二是背面没有号码,虽然也有有号码的,但号码很粗;三是正面列宁头像图案太粗糙,左边眉毛连着右边眉毛,右边鼻沟线连着右边下眼框线;四是用放大镜看,真票繁体“张”字中的长字头上有二横写成“人”字,可能也是一种防伪暗记,但制假者不了解,假票的这个字“张”字仍然是二横。其中这第三点是识别假票最简单最直观最有效的判断方法。图38是近年流行的假票,特点是号码胖圆胖圆;正、背面颜色太鲜艳;图案经过电脑修改,太清晰,比较容易识别。图39这种贰角券假票是目前最具欺骗性质的了。这种币正面图案做得逼真,只是颜色略微死色。背面号码形体基本上与真币的大小,总宽度都差不多。主要破绽有两个方面:一是纸张太软;二是号码不对,尤其是“7”字头上的一横,真币号码的“7”字头上一横是弯曲的;“4”字中间的留白太大。

图37

图38

图39

图40    真假列宁头像对照


壹角券假票出现的比较迟。图41是近年流行的假票,特点是号码胖圆胖圆;正、背面颜色太鲜艳;图案经过电脑修改,太清晰。图42这张壹角券假票,制假者犯了常识性错误,不了解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壹角券的号码是蓝色的,没有红色的。主要是因为纸币本身的颜色是红色,所以当时使用号码只能是蓝色了。另外,从号码形体特征来看,“5”字的上面一横也不是这样的。

图41

图42

伍分券假票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当时大家辨别能力都比较低,制作假票的水平也不高,但上当受骗者不少。我第一次是在江西瑞金县一个比较老道的文物商人手里看到一张假票。这张假票(图43)的正面图案、文字、签字基本上看不出什么毛病,只是绿色图案略微浅了一点,一般也不容易发现。因为受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这种伍分纸币的颜色经常深浅不一,很难以颜色一种情况来判断。纸币的背面是黑色图案,并且与正常纸币不同,图案颠倒了过来。这种纸币最大的破绽有两个:一是纸币的号码比正常的纸币号码小,6个阿拉伯数字号码的总宽度没有正常纸币号码的长;二是背面图案颠倒过来了。最近几年伍分券假票出现过三种版式。图44伍分券假票的制作者为了不使在号码上露马脚,干脆做成无冠无号,给人以错版币的感觉。但,这种币即使不上手,仅凭电脑图片就可以看出纸张不对,正面图案太模糊,背面颜色偏黑。图45伍分券假票有三个方面与真币不同的地方:一是号码胖圆胖圆的,与真币号码具有显著区别;二是正、背面颜色太鲜艳,不符合当时的历史特征;三是用放大镜看,图案经过电脑修改,文理非常清晰,这与石印印刷的纸币格格不入,制假者画蛇添足了。图46伍分券假票是目前最具欺骗性质的了。这种假币无冠字,号码形体基本上与真币的大小差不多,6个阿拉伯数字号码的总宽度也差不多,纸币图案的颜色也相近。但是制假者还是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单个号码形体与真币的不同。上手后很明显会感到纸张太软,如果用鼻子闻一下,还会有油墨的气味。

43

图44

图45

图46

图47   真假号码比较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纸币目前出现过这么多版本的假票,对于初学者可能造成了不少的损失。总体说鉴别真假纸币可以采取“摸、闻、看、想”方法。

摸,就是上手摸摸纸张的厚、薄,坚韧程度。真品苏维埃国家银行纸币有一种特殊的手感,薄而坚韧,假币摸起来软绵绵的感觉,当然,作为初学者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闻,就是用鼻子闻一下纸币的油墨味道如何。真品苏维埃国家银行纸币几十年了,要么有霉味,要么有烟熏味。为了保存苏维埃纸币,有些群众会将纸币用其他纸包好后放在农村土灶上方,以保持纸币不霉变不腐烂,时间长了纸币会产生烟熏味。假币闻起来一般都还有油墨味道。

看,就是用裸眼或者放大镜认真看看纸币的纸张、颜色是不是对头,纹理粗还是细;看看图案有什么不同;号码符不符合当时的形体,这一点特别重要。

想,就是分析,按照逻辑关系来推理,进行判断。应当指出的是,对于一张纸币真假的判断要采取“一点否决法”,只要这张纸币有一个方面不符合我们所掌握的标准,基本上就应当以假论处,不能有侥幸心理。更不要认为很便宜就买,贪便宜往往容易上当。“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赝品铜币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过五分和一分的铜币,这两种铜币目前市场上都较多假的,但铜币的造假技术比较差,许多假币肉眼就能看出来,这些假币的特征如下:

五分假铜币很早就出现过,如图48这个假币。说来真是惭愧,这是2001年本人当真币买来的。这种假币因为被造假者磨掉了一些容易识别的图案,又人工做了一些包浆,模模糊糊的很容易让人上当。其实用放大镜看看就不难看出:正面的国名和兑换说明的字的笔画没有笔锋,圆滚滚的很呆板。背面的谷粒与麦粒没有层次感,尤其是谷芒和麦芒都很粗。图49假币的特征与图48的差不多,只是图案比较清楚而已,说明十几年来制假的技术并没有什么长进。但这种假币是目前收藏市场流通较多的,制假者近期学会了做包浆,许多假币包浆非常漂亮,容易引诱人上当,特别是初学者。图50假币做的还不错,图案、马齿、币边都与真币很像。但这种币的最大破绽是:这种假币比真币小3毫米,只有23毫米多一点,而普通真币的直径是26毫米半左右。所以收藏者如果在网上购买,一定要向卖家问清楚币的直径是多少,以免上当受骗。应当特别指出的是,目前有5种电脑雕模版假币假币,具有极大的欺骗性。比如图51这个假币,仅仅从正面、背面图案看,已经无法分辨其真假了,只有记住其特征,才能分辨其真假。这个币有三个比较明显的地方,记住了就不容易上当。一是正面左下移位明显,8点处有凸起的小块;二是“国”字左边有个小凹坑;三是背面“分”字上方一个小凹坑,麦穗左上方有两个小凹坑,右边麦秆有小凹影。如果上手,还可以发现边齿有一小段没有。

图48

图49

图50

图51

图52  真币


一分假铜币和五分铜币一样,很早就出现过,如图53这种假铜币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就有。当时收藏者鉴别水平比较低,很多人上当受骗,现在一些年纪比较大的收藏者手里时常还可以看到。这种假铜币很像破版币,有一些非正常的弯曲线条,最大的破绽是正面大“1”字里面的斜线不规则,大小长短不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几个字不匀称,大小高低不平。背面的边廓过大并且呈现双线条状况。图54是稍后一些时期制作的假币,这种假币比正常的真币略大,有些还是用白色混合金属制造的,有人认为是白铜,猎奇者上当不少。与图53币一样,正面大“1”字里面的斜线不规则,大小长短不一,一看就很不舒服。目前收藏市场流行最多的是图55这种一分假币。这种假币正面大“1”字里面的斜线很规范,跟真币差不多。但细看就会发现,“1”字与镰刀之间没有层次感,镰刀也给人感觉没有刀刃。若用放大镜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几个字的笔画圆滚滚的很呆板。背面的谷穗和麦穗图案更呆板,尤其是左边的谷粒,根本没有谷子模样,只是几个粗线条与点的组合而已。图56是网上发现的繁体“苏”字假币,制假者不知道历史情况,想当然,竟把“苏”字写成了繁体字,为这种假币露了马脚。最具有欺骗性的是图57假币,此币仅仅从正面、背面图案看,已经无法分辨其真假了,只有上手才能分辨。这种假币的特征有两个,一是正面和背面的下方都看不到马齿;二是边有稀稀拉拉的齿影,这是制假者画蛇添足,一分铜币原本是没有齿边,加上齿边就露马脚了。

图53

图54

图55

图56

图57

图58   真币

三、赝品小银币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过贰角面值的小银币,有1932和1933两个年份,除了年份的区别以外,两种银币版式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假的贰角面值小银币从目前收藏市场发现的情况看,版本较多。如图59是一个铝质假币,拿在手上感觉轻飘飘的,细看图案、文字,线条都比较粗,制假者在雕刻模具时雕的太深了,所以制造出来的假币的图案和文字都高出底版许多,一看就很假,容易辨认。图60币图案文字太浅,给人模模糊糊的感觉,也容易辨认。目前欺骗性最大的是图61这种假币,图案文字与真币没有什么差别了,尤其是在网上购买只能看到图片而没有办法上手时,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这种币即使上手有时也不容易辨别真假,因为制假者是以真币为模,电脑扫描制版,用真银制作的。面对高科技制假手段,目前辨认真假的方法通常有三种。一是认准假币版式。制假者的普遍心理是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所以假币版式目前还不多,认准假币版式可以防止上当。二是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因为电脑扫描制版会给币的表面留下星星点点的痕迹,放大后就容易看到凹凹坑坑表面。三是上手看看齿边,这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角小银币是手工制造的,在给银币压印花纹时可以说没有一个币的压力是一样的,这就给银币的齿边留下历史的洛印,真品贰角银币的齿边绝大部分都有凹槽,即使没有凹槽,齿边很难有很整齐的,这是苏维埃贰角小银币最大的特征。而假银币制作使用的是机器冲印,齿边很整齐美观。奉劝各位收藏爱好者,凡是拿到齿边非常整齐的苏维埃贰角小银币,都要特别注意提高警惕,多作比较和分析,慎重购买。

图59

图60

图61

图62  真币

综上所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货币的辨伪有两句很重要的话,那就是:纸币看号码(图64),金属币看边(图67)。所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纸币号码都是一样的,包括大、小、长、短都一致。我曾看过存放在福建省长汀县博物馆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纸币号码机,从外观看,它与现代号码机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这种机型的号码与现代号码机所盖的号码有较大的区别:“1”字比较细长;“2”字的底下尾巴翘的比较高;“3”字的下部转弯比较大,也不太圆;“4”字的中间空白比较小;“5”字上部一横左边粗右边细;“6”字下部转弯比较窄;“7”字转角的头翘的比较高;“8”字里面两个空白不圆;“9”字上部转弯比较窄;“0” 比较细长。纸币号码为6位阿拉伯数字,这6个阿拉伯数字排列比较宽,总长度是22.8毫米。现代收藏市场仿制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纸币不少,但没有一张纸币的号码与当时型号是一样的。所以识别纸币真假的方法之一,也就是看号码对不对,这一点对于苏维埃纸币收藏爱好者非常重要。

图63    国家银行纸币号码机

图64

金属币的边也十分有时代特色,由于当时制作银币和铜币采用的是与印花同步的边齿套圈,印花与边齿一次成型,又由于人工使用螺旋加压方式,压力较小,固边齿成型较差,很难找到一个币全部整整齐齐的齿边。反过来说,凡是边齿很整齐的有可能就是假币,因为现代制作的假币使用的现代冲压机,压力很大,制作出来的币边很整齐。

图65

图66

图67  银币的边

四、赝品铜镀银币

2014 年5月中旬的一天,我收到一本 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 寄来的春季拍卖图录。翻开一看,有两个两个NGC国际钱币鉴定评级公司评级的高分币,一个62分一个64分,这在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角银币中是非常罕见的。

68

等到拍品预展那天,我早早地到达了预展地点,哪料想现场已经有不少看拍品的人了,远远望去位置都被占满了。我只好默默地站在旁边排队,耐心等待人家看完。排队等待的这段时间,我满脑子是图录上那两个小银币的影子。作为一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钱币收藏研究者,第一次碰上这么漂亮的钱币,着实是心动不已。还好,不久也就轮到我了。我坐到观看拍品的桌子前,填上表格,展示员很快就用盘子托出这两个币来了。我有点迫不及待,先观察的是62分这个币,感到从形制、包浆到字口、风格都没问题, 暗自下了可以参与拍卖的决心。但 看到64分这个币时,第一眼的感觉是币的表面粗糙,字口、包浆不自然,引起我的警觉。我研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角银币的版式多年,曾经在解放军出版社公开出版过我的研究专著《红色货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货币版别研究》,对贰角银币的版式及其主要特征,都已经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了。它就像一把把尺子,看到同类的东西,很自然地会闪现出来,从多角度衡量,帮助思维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作出真假判断。从多角度审视后,依据自己的辨识能力,我初步得出结论:此币不是银币,而是铜镀银假币。

回家以后,我再次翻开这本图录,惊讶地看到图录中关于这个币的简介:“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角银币一枚,银光甚好,此年份好品相罕见,耿爱德(E. Kann)旧藏,NGC MS64”。对此我感到不可理解,NGC公司与耿爱德(E. Kann)先生,一个是国际有名的钱币鉴定评级公司,一个是世界著名的钱币收藏家,他们怎么可能弄错呢,把铜镀银币说成银币?

5 月21日,两个币在北京昆仑饭店拍卖,开拍以后,台下的竞价者在自己心里价位内频频举牌,像是海潮翻涌,一币激起千层浪,一浪更比一浪高。62分币以34500元人民币成交,64分币则以36800元人民币成交。

这个币从1932年制作到现在,已经80多年了。一个币历经80多年,展转无数藏家之手,特别是经过国际有名鉴定评级公司、世界著名钱币收藏家、中国著名的大型拍卖公司之手,还不为人知其庐山真面目,真可谓是一个特别能“混”的币。

为了确认这个币是铜镀银的老假币,而不是真正的银币,我在预展时,就将其细部特征进行了多角度拍摄。现在来比较看看:图69左边是这个币的原图,右边是一个我收藏多年的一眼就可以看出的掉落了镀银的铜币。很明显两个中字是一样的,并且中字右下方多出一斜撇都是一样的。“维埃”两个字都一样的,尤其是埃字的三角形头部开口。中字右下方多出一斜撇的特征最具有典型的意义,因为这一斜撇对于整个币来说是多余的,很有可能是钢模雕刻好以后,被某种东西碰撞而成的凹槽,待币印制出来后就变成短线状凸起的图案。既然这与币图毫无关系的一斜撇都一模一样,说明这两个币是同一钢模印制出来的币。只不过一个保管的比较好,镀银没有脱落;一个磨损比较厉害,完全成为铜币了。我还曾经用30倍放大镜看过,这个被评为64分币的边缘其实已经有不少铜锈。所以,这个币是当年制作的假银币无疑。

图69

图70   放大

其实这类币,我曾经多次在国内拍卖公司及其网站见过。2007年5月23日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金银币金银锭古钱”专场,拍卖了一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2年贰角银币(第5507号拍品),品相很好,按现在国际金银币评级标准可能会在62分左右,估价1000---2000元人民币,经过激烈的竞争,最终以11200元成交。我用它的放大系统认真观察了这个币原来也是铜镀银币,并不是真正的银币。2011年11月18日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又出现一个这种版式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2年贰角银币(第1106号拍品),这个币评级为64分,最终以40250元人民币成交。 2011 年6月北京华夏藏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的第8572号拍品,虽然最终以78400元人民币成交,其实也是铜镀银币,并不是真正的银币。后来我发现,不少钱币评级公司甚至是国际著名评级公司,都有一些把这种保管比较好的铜镀银币(一般都在60分以上的),错评为银币。我们来看看图片就知道了。(见文件夹图片)

我之所以说这些币,没有其他别的意思,就是想说明我们现在许多评级公司,包括国际著名的评级公司都有不少评错评的币,作为一个鉴定者,不能仅仅凭评级公司评定的币去随便认定真假。


五、臆造币

所谓“臆造币”,其实是根本没有的东西,造假者根据收藏爱好者猎奇心里,凭空胡编乱造出来的币。“臆造品”与复制品不同。复制品有真实存在的东西,根据真品而制作的。其目的有些并不是为了赚钱,如博物馆展览所用展品。为了展览,有些自己没有这种东西,到别的博物馆复制而来;有些是藏品本身非常珍贵,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不得展出而复制仿品展出;有些是考虑文物怕见光因素(如纸制品),而复制原物展出。“臆造品”是根据人们对收藏品猎奇的心理,故意瞎编出来的,目的就是两个字——“牟利”。

图71


2007 年5月23日 国内一个知名 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了一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央军区供给部发行的中央军区供给票(图71)壹圆、伍圆各一枚(第4578号)。拍卖行估价为6000---10000元人民币。图录是这样描述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央军区供给部发行中央军区供给票壹圆、伍圆各一枚,印有马克思、列宁头像,另印有“瑞京苏财字第×××号”、“赤色区域一律通用,政权机关凭票即付”、“主席项英,部长邓子恢”,此票为首次拍卖,极少见,七成新。

我拿到拍卖图录之后,一看票的设计版式、字体特征、印章形态、印刷纸张等等,都没有当时的时代风格。其一是纸币没有号码,这是最不可思议的。五元钱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已经是很大面额的了,而号码机是随便都可以找到的,即便是找不到号码机,人工手写总是可以吧,怎么可能没有号码呢?这不符合苏区印制纸币的一贯做法,苏区的纸币虽然简单粗糙,但纸币的编码一定是有的。其二是编码字头的设置。票的右边有一排“瑞京苏财字第 ”的字样,让人感到“仗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想想看,中央军区的供给票,怎么能够冠以瑞京财政的名字?就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行的票据,不可能以北京市什么字第几号来冠名发行一样,这不是牛头不对马嘴!其三是既然整个票面设计为横排式,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央军区供给部”的大印则是竖盖,不符合苏区纸币制作的风格,纸币即是要盖大印也应该横的盖。其实,苏区纸币所盖的大印,一般也只盖在背面,不盖在正面。

还好收藏投资者非常聪明,没有成交,流拍了。

图72

2000 年的时候,我刚刚入道收藏苏区文物。最早开始收藏的就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钱币。由于初入行,什么都感到新鲜。一次在广州的钱币网站上看到图72这枚纸币,极度兴奋,没有在网站留言,直接给卖家打了个电话。卖家不错,好说话,记得网上挂牌售价1600元,他一口价给我1200元,当时心里很高兴。拿回来后我用放大镜一看,糟了,电脑复制留下的颗粒很粗,心里凉了半截。我当即给卖家打电话说明情况,卖家听后同意退货,由此避免了损失。这就是猎奇心里在作怪,明明知道苏维埃国家银行没有这种图案的纸币,却心存侥幸,误以为珍品。国家银行哪有这种中间列宁头像的一角纸币,纯属臆造。再看看这纸币的编号形状与背面“1934”纪年字体,与国家银行发行的纸币相差太远了。

图73

此后,我在网上发现不少臆造的“苏区纸币”。如图73,臆造者把伍分纸币的主图,更换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借谷票100斤券的主图,用这种方法欺骗喜欢猎奇的收藏爱好者。

图74

图74,臆造者搞出的“瑞金中华苏维埃工农银行”一元券。票面的图案使用了列宁头像,看似很正规,可谁都知道哪有什么“瑞金中华苏维埃工农银行”?仅仅是“瑞金”两字就错了,那时候已经改成“瑞京”了。

图75

再看看图75,臆造者把列宁头像设计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经济建设公债贰元券的主图,还振振有词:“盗图必究”“高清正版学习”。

图76

图76这张纸币,臆造者设计煞费苦心,图案真的是非常漂亮,也具有浓厚的时代特征,可纸币的币值着实吓人。要知道当时苏区的20元有多大吗?那是20块光洋啊!假如带着纸币上街买东西,就像现在拿着一张一万元的纸币去买菜,怎么使用?

苏区流通货币,不管是纸币、铜币还是银币,最高面值只有一元的,连五元的都没有,何来当时属于天文数字的20元纸币?

图77

臆造者除了臆造纸币,还有臆造苏区的银币。看看图77,是一个非常精致的“银样币”。银币正面中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五年制”和“禁止流通”字样。背面外圈是英文字母,里面一圈有“全世界无产阶级反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字样,中心有镰刀斧头交叉图案。连文字都写错,什么叫“反被压迫民族”?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图78

图78是新近冒出来的臆造币,有银和铜两种材质。其正面上方使用的是“舒同体”字,其兑换说明“每五枚当五元”,不知道什么意思,让人看了哭笑不得。

制假与辨假是一对孪生兄弟,谁战胜谁都是暂时的。不少人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收藏行当里,很难说清楚什么时候是魔高还是道高。收藏者在不断总结经验,制假者也在不断翻新花样。只有多学习相关知识,经常掌握假币出现的新动向,才能少上当受骗。(全文完)

作者简介:

洪荣昌,笔名:红歌,中国收藏家协会红色收藏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中国红色收藏》杂志主编,《中国钱币》杂志特聘审稿专家,龙岩学院中央苏区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红色收藏鉴定师,评估师。

从事收藏几十年,涉及邮票、钱币、苏区文物、毛泽东像章等。出版过《红色票证》《红色货币》《红色收藏》《红色粮票》等专著。曾在北京、福州、遵义、厦门等地举办苏区红色文物展览。其个人事迹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中红网等多家新闻媒体介绍过,享誉全国。已出版的著作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全国各大图书馆以及美国哈佛大学等海外知名图书馆收藏。几十篇学术论文被英国剑桥大学等国内外著名杂志、网站刊登转载。


关注 大海邮币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