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重构自己
无论你是陷入迷茫的大学生、还是初入职场的小白新人,「重构自己」将帮助你完成从职场小白到专家高手的进阶之路,学会自我管理、快速提升职场技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HR新逻辑  ·  DeepSeek的崛起,并不意外!梁文锋的6 ... ·  21 小时前  
HR笔记本  ·  HR如何做好招聘需求分析 ·  3 天前  
中国企业家杂志  ·  社评|“以旧换新”加力扩围,释放更强发展势能 ·  3 天前  
中国企业家杂志  ·  从10到1000平米门店,我用了十年|小城创客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重构自己

如何提高自我管理和自学能力?| 书单

重构自己  · 公众号  · 职场  · 2017-06-27 18:02

正文

大家好,我是 Taka。


在职场中怎样提升自己的能力是很重要的问题。也许你已经有了很明确的目标,但如果一直没办法为了目标的实现去采取行动,那么目标也就没有了意义。


今天我想跟你们分享的是 「女神进化论」 的寺主人 写的关于怎样提高自我管理和自学能力的文章,希望你们能从中有所收获。真正的行动起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刚刚毕业或者工作不久的你一定有过这样一些问题:


  • 总是加班加到很晚,但回想一下其实很快就能做完。

  • 进入新的领域,不知道从何做起,常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 很多工作都磕磕巴巴感觉一点都不顺畅。

  • 做的是基层的工作,如何才能培养自己的管理和领导力?


其实这些都和你的4种核心工作能力有关:




自我管理——开始、坚持、重复、突破


我们先来说说自我管理能力。看起来非常简单的四个词: 「开始、坚持、重复、突破」。 感觉说了好像和没说似的。


但是细想起来,其实就是这简单的四个词,大部分的失败就都在这四个词上。


所谓「道术器」,我们觉得最空最虚的就是「道」,觉得空和虚就是因为没有术和器的支撑,但是缺乏「道」的指引,术和器也只是零散的方法和工具,无法达到最大的效用。


开始+坚持+重复+突破,这就是自我管理之道。 它很空,但如果牢牢记住,这样之后的术和器才会发挥作用。



自我管理的4个难点

  • 无法开始: 你也许说过很多次你要学这个学那个,做这个做那个。你想换个专业,但你却连那个专业的基础课都没有旁听过,你想做某个心仪的职业,但你却连这个职业基础的技能是什么需要自己提高什么都不知道……「等我准备好」这句话说了十年也准备不好。


  • 不能坚持: 这个大家肯定有更深的体会,很多时间都是因为不能坚持,你开始学习了,但是学了一段时间就因为各种困难打了退堂鼓,再也不能继续下去。因为这样的无法坚持,你慢慢就变得平庸,终究一事无成。


  • 不愿重复: 不仅失败了不愿意重复,怕失败重蹈覆辙。成功了也不愿意重复。小时候老师逼着你重复练习各种知识技能,长大了没有人逼着,就不愿意再花时间做重复的事情,即使你可能很需要「重复」来进行巩固自己的技能。


  • 不想突破: 还有很多人在重复进入熟练工状态以后就不愿意再往前突破,接触新的知识了解新的看法,认为自己已有的知识就够了。



尤其是在过了三十岁以后这种情况尤其明显,我们自己可能不会认为自己已经变成了「老顽固」,但确实我们在做事在思考的时候已经开始依赖于我们先前的经验。


没有突破,你只能做到优秀,却很难做到优异。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的工作都做了十万小时,却仍然不是这个岗位上的「顶尖行家」。


你知道你最容易失败在哪个结点上,去分析你失败的原因。


是什么阻止着你开始一件事?是什么让你不能够坚持?然后找到解决办法,逐个击破。比如说一项困难的工作开始总是喜欢自己吓唬自己,压力很大而迟迟不愿开始等等。



自我管理的术和器




《做事的常识》是特别好的自我管理的术和器的一本工具书, 非常适合初入职场工作3年以内的同学 阅读。 很细节的介绍了如何减压,如何做任务的拆分,如何把一件事情坚持做下去。


里面的一些小工具非常实用,比如说「工具分解清单」和「工具概念图」。还有一些小技巧和小诀窍,很适合当长效鸡汤给自己充充电。


但这本书对于工作年限很久并且已经有成熟时间管理方法的人来说可能会有些过于基础。



自学能力 —— 守破离


我从毕业以后就频繁更换工作,每一份工作在短期内都能够快速上手并且都有着不错的成绩。之前在雕爷的一篇说如何培养美工的文章里看到他在说「唯手熟尔」的事情,我深有体会。


在转行做交互设计师的时候,我几乎看遍了 behance 的作品集、各大院校毕业生的作品集还有各大设计咨询公司的案例,横向对比分析,自己模拟项目按照优秀的作品集的思路重新做一遍,放几天,然后再继续改进。



就这样反复进行,终于我的设计案例能够做到像科班出身的标准一样。


参加开智论坛的时候一个嘉宾也曾经说过师徒模式下, 徒弟在初始阶段应当全盘模仿师傅,不质疑,不讨论,直到把师傅的本领全盘接收为止 (至于为什么不质疑,我们之后会写文章单独来说。)


大家回忆一下小学的时候的学习过程,无论是写字还是绘画,都是有着「临摹」这一过程。


长大了,很多人都忘记了「临摹」的练习,初次接触一个新领域的时候很多人都在自己盲目探索或者仅仅看一些散乱的理论。



「临摹」不同于「抄袭」。


「抄袭」的目的在于结果,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别人的东西拿来当自己的成果,很多都失败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比如说中国很多从美国抄来的APP)。


模仿有三个阶段:

「临摹」在的目的在于练习。把你的标杆参照物所有的优点都复制到你的脑海里,内化成你自己的东西。


最开始的时候要做到的就是「守」, 也就是全盘复制,不要去自作聪明做任何改动。


在完全掌握了目前最优秀的做法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经验对其进行改进,就是「破」, 突破既有标准。


但如果在还没有「守」好的时候就想「破」,很容易就心浮气躁,最后画虎画成了猫。如果已经能画虎了,在此基础上再去突破,那是画更好的虎。


最后是「离」,也就是成为「自我」。 这个阶段最难,就是自成一派,变成别人的标杆。



用我去年一年写文章为例。看起来我写文章很轻松的样子,其实在知乎回答文章之前,我把超过一万赞的答案和超过五千赞的答案的收藏夹全部都看了一遍,认真研习了知乎高赞票数的答题规律,每一次答案都会反复修改,直到觉得和高赞答案差不多质量为止。


「有用、易读、有趣」,这是我给 自己内容的定位。


在美妆话题下,我把果壳、知乎还有一些高质量微信号也扒了个遍,youtube 上只要是关注量破5万的博主我把视频几乎都撸完了。 开始的写的内容也逃不出这些人的影子,这就是「守」。


但逐渐我熟悉了这样的写作方法以后,确实很多人觉得内容质量不错,但仍然是一个普通的美妆博主。所以这时候我开始「破」。


我开始关注其它博主不关注的内容来源,比如说 google scholar 和其它正统专业的化妆教材及医学美容教材等等。


进化论将学术和娱乐结合在一起,这样既有深度,读起来又不累。你很难见到类似的写作方式, 这是我们的「破」。


目前还没有做到「离」,希望这一天不会太久。



《模仿的技术》这本书通过大量案例来说如何系统地通过模仿来进行企业经营。 虽然是说企业经营,但是方法却是通用的。


你不仅仅可以看到星巴克、施乐、佳能等顶尖企业是如何通过模仿来进行快速成长,并且可以类推到自身,如何使用同样的方法论让自己快速成长。


同样适合初入职场的同学。还适合初级产品经理及运营经理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