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周刊
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首次在中国闭店,茑屋这几年在忙什么?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全球最大比特币洗钱案:卷走430亿的“女财神 ... ·  2 天前  
新周刊  ·  孙悟空爱上白骨精,这门亲事我不同意 ·  4 天前  
新周刊  ·  穷汉堡,富汉堡,都卖不动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周刊

松弛感本身,就是一种刚需啊

新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4-10-25 12:28

正文



这两年,松弛感实在是太火了。


各种社交媒体上,它被翻译成无数种语言——一种低饱和的颜色,一种氛围感穿搭风格,一种生活的方式,一种弹性处事习惯,一种性格,一种情绪价值。松弛感似乎可以化用到任何地方。


作为一个理性的、擅长计划的J人,我也想过:松弛感教程有用吗?当工作被划分成无数个时间节点嵌入日程表时,人就很难松弛起来。


(图/《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但每个办公室里,总有一个拒绝精神内耗的P人——他/她会在临近DDL的前两天、同事加班加点的时候,跑去公园散步、去小馆子吃顿好的,PPT突然就诞生了。如果你问,P人会说:心情不好,效率会下降。


这也许就是松弛感吧。


我想,松弛,真的不等于什么也不做。反而,真正的松弛感,是一种捉住闲暇的能力,一种能让自己舒适、自洽的技能,一种应对绩效社会压力的心灵保健。


它不是口号,而是方法。“松弛感”之所以走红,变成一种情绪,正因它击中了我们这些被“内耗”“内卷”“倦怠”包围的人的内心渴求。


是的,松弛感是一种刚需。


松弛感,本身就是刚需


有时候,内耗就像是小时候参加数学考试——只剩下15分钟了,你看着试卷背面倒数最后两道大题,越想着“我怎么不会做呢”“我明明看过这题”,越做不出来。


原本,你只是做不出那道题;后来,你开始自我质疑,甚至焦虑,觉得自己永远做不出最后的难题,陷入对自己健忘和愚钝的自责与内耗之中。


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难免会有一些内耗时刻。(图/《不求上进的玉子》)


长大以后,不需要再做题了,但是人们总是要赶火车。这些火车,有许许多多不同的名字:上一所好学校、找一份好工作、结婚、生孩子、买房、帮孩子上一所好学校、替孩子找一份好工作……有时你犹豫着要不要上,害怕错过了这一趟列车,得再等好久才能挤上。


时间和日程,似乎被无限地细化。松弛的反面,是紧绷的焦虑:哪怕你不看社会时钟,也总有人提醒你看。所谓的社会时钟,正是在倍速社会、绩效社会当中,才越加被疯狂强调的。


松弛感就似是一个有机生成的保护机制:当焦虑感被讨论得越多,松弛感亦被讨论得更多。有了内耗,人们便提出外耗。有了不允许失败的内卷,便有了与之对抗的外卷。


人们不时想要关掉这个焦虑的游戏,向外延伸生活的可能。这时,请允许自己暂停一会、失联一会,躺一会。


(图/《花束般的恋爱》)


上不了这辆火车,又怎样呢?


从“嘴硬”到“真香”,松弛感不只是简单的流行,它就是一种情绪的刚需,一种可能性的想象。当citywalk、户外、旷野被疯狂讨论,人们不就是为了松弛感吗?实践松弛本身,就是令人愉悦的。


松弛力,是一种感知力


“松弛感”不仅是一种vibe,更应该是一种“感知力”。


松弛力大概体现在:反思高压生活、保有弹性和自我的能力。照存在主义哲学家约瑟夫·皮珀所说,“我们对许多伟大真知灼见的获得,往往正是处在闲暇之时”。


松弛感的获得,未必有被夸张的高门槛:它就在我们的日常里。它发生在不经意的时刻:周末下午三点钟,你躺在沙发上重温最爱的《老友记》,阳光就那么恰好地踱步到你的脚踝处,屋子暖和了起来,你被沙发裹着、被阳光裹着。这是一些计划外的松弛,是自然的礼物。你告诉同事:周末我不看手机,明天见!


在喜欢的沙发上做自己喜欢的事,随时体验松弛感。


家,是与“松弛感”相关的高频词。家,是能让人打开自我、感受松弛、精神充电的场所。一个懂人的房子,必然撰写了人的情绪,蕴含人对生活的理解。


人们不再隆重地强调一个家的面子:不是最昂贵的吊顶、最智能的家电才能让人拥有美好生活。如今,人们更关注自己是否舒服,最想拥有的是软绵绵、可平躺的大沙发——那才是真正的自我关注。


社交媒体上,松弛感单品成为热门爆款,就如可纳的肆野沙发。它不只提供让身体舒适的实用性,更能满足情绪体验——将沙发想象与设计成柔软的云,当人被裹在云朵里面,负面情绪就被吸收和消化了。


可纳的肆野沙发,极具被包裹的舒适感与柔软体验。


可纳读懂了人的需求:家是应该拥有松弛感的。可纳从自然里,挖掘生活的答案,以天然原材的肌理、褶皱、线纹,呈现自然,引自然入室,用自然的恒常,让居者寻回内心的秩序感。


这是可纳从成立之初一直坚持的信条——好的家具要从最好的原材开始。为此,可纳每年都会和供应商团队一起奔赴全球各地,从北美阔叶林产区寻找原木,到欧洲高海拔低温地区挑选头层牛皮,再到欧洲西部发现自然生长的雨露亚麻。他们一直在路上寻找、奔波,为了挖掘与人更具亲密感的天然原材。


木头的美在于,时光会为纹理着色,它的颜色、质感、纹路,都在讲述它所经历的四季。可纳团队配合当地全球顶尖烘干技术,将含水率精准控制在8%—12%,令木材内部的全部细菌、虫及虫卵得以被杀死,极大提高木材的强度,使其可以经历更长岁月的磨砺。


可纳的实木家具,手感细腻,人在触摸与摩挲间,可感知木头历经岁月养成的温润。再加上半透工艺的使用,可保留木头的色泽,通透自然,“见木不见油”。


可纳的原木家具,手感细腻。


一直以来,国内鲜少家具品牌涉猎纯亚麻,因为亚麻是一种珍贵而骄傲的材质,创新开发颇有难度。可纳团队去到遥远的欧洲寻找原材,自主研发亚麻面料——经历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制作出来的雨露亚麻面料,柔软轻盈却富含筋骨,可纳的亚麻沙发也因此有着无须刻意为之的“自然褶皱”,有一种纯粹、真实、松弛而笃定的观感。


欧洲雨露亚麻。


可纳沙发所用到的真皮,精挑源自欧洲低温高海拔地区的上乘头层牛皮,牛皮质感细腻而柔软,因此人坐在沙发上时,能感觉被轻柔地包裹着,还可以看得见真皮的每一丝纹理和每一寸光泽。


真皮质感。


可纳对家具有匠人般的专注与思考。为获得更原始流畅的线条轮廓,每一根椅子扶手木条均经过十余道工序,以及无数次细致打磨。每一处的转折、流线、拐角,都蕴含着匠人对家具日常使用的深度理解。


可纳认为,有一些手工是机器不能取代的,工艺应该以器物的方式被传续:从业多年的熟练匠人手工编织的藤编椅子,一天仅编织三把。在日复一日的打磨和匠造中,可纳以诚朴的手工精神,善待每一件家具,还原自然的注解。


好的家具,细节一定是具体的、可见的、可感的。从原材到出品,从设计到落地,可纳仔细把控每一个环节,向内构建,通过匠人的双手,体知家具的温度与质地,打磨细节与纹理,最终才诚恳地、有底气地将其交给用户。


每一件原木家具,都经过匠人日复一日的打磨和匠造。


也许因为这些难得的坚持,从2017年品牌初建至今,可纳的成长速度很快,产品复购率达到了45.27%——这足以说明人们在接触和体验过产品后对可纳的认可与信任。可纳所提供的,不只是好的家居用品,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想象和体验:疗愈身心,自然松弛。


可纳希望创造一种能够摸得着、呼吸得到的美,能抓住自然本质的美,让人在其中感知自然。松弛,是自然而然。自然,是不必讨好的自在感。借着自然的力量摸索生活的本质,你遇见过的所有清风、河流、树林与高山,都会延展生活的宽度。


拥抱四季,看见松弛之美


可纳不只是家居品牌,还是一个美学家居品牌。可纳在尝试一种生活方式:将自然植入家中,借由自然的疗愈,让人与生活、家居产生新的连接,让每一位热爱生活的人,能感知松弛的日常。


今年,可纳发起“里所自然”共创计划,邀请艺术家们一起探索“自然栖居”的可能性。它亦是对生活的呼唤:从感官上,汲取自然的能量;从内心出发,寻求自然生活的可能。


可纳不只是家居品牌,还是一个美学家居品牌。


所谓的“里”与“所”,在古时都是对于“居住空间”的雅称。在可纳看来,自然无形,但家却有形。关于自然的种种意象,需要附着于“家”这一载体,才能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


在“里所自然”的第一季,可纳邀请竹编艺术家郭航、插画艺术家Yulong Lli共同加入,分别以竹编和插画形式创作“自然生活”。


竹编艺术家郭航的作品中有丰富、有趣的日常意象。日常,他居住在乡村,自然与生活是融为一体的。郭航创造了一组造型独特的竹编沙发“拥抱”,灵感来源于寻常食材——蒜头。某日他在厨房烹饪之时,阳光正巧洒在砧板的蒜瓣上,轻盈透光的蒜衣、宛如细胞一样的蒜片,在阳光中展示着动人的纹理。那便是他所感知的日常之美。


竹编艺术家郭航。


插画师Yulong Lli则以可纳的品牌故事为灵感,带来一组系列插画《四季》。他描画代表着时间流淌的“春夏秋冬”——佛山的岭南水乡、法国的亚麻田、德国的牧场和北美的森林。Yulong Lli还亲赴景德镇,将作品烧制成陶瓷碟,它将是可纳为用户提供的限定礼物。


插画师Yulong Lli。


两位艺术家的作品,以不同的视角洞悉日常之美。借着“拥抱”与“四季”,艺术家与可纳一起重塑“自然生活”的定义,发现其中的美与感动。


“里所自然”共创计划的第一季合作系列作品将于10月29日正式发布。届时,可纳官方平台将于线上直播“自然轻生活TALK”艺术家分享沙龙。人们还可以到佛山的可纳自然生活馆,观赏“里所自然”共创计划的线下展览。



可纳自然生活馆于今年正式开放,足足2000平方米的家居展厅,可供用户亲身体验可纳所创造的家居用品,更亲近地感知可纳所倡导的自然生活。木头、亚麻、牛皮从远方来,到达此处。人们可从源头开始感知一件家具的诞生,无拘束地打量每一个部件、原材的纹路,感知温度和质感,完成对于家具的拼图式的想象。


可纳自然生活馆。


可纳有做好国创品牌的初心和坚守。从坚持对原材与工艺的选择,自建供应链和面料开发这些行动里,人们可以看见,可纳是计划要走得很远的品牌。这一波迅速崛起的国创品牌之中,有许多颇具理想的生活构想家,可纳便在其中。可纳以设计与产品提出对生活美学的构想,亦常与国内的新锐设计师碰撞灵感、联动创作,与之共同成长,为国内生活美学品牌补上一块亮眼的拼图。


当我们聊自然生活、松弛感,必然内含一些感性的东西。除了工作场所以外,家大概是都市人待得最久的地方。家具,像是另一种形态的家庭成员,是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陪伴着你的生活,亦阐释着你的生活。可纳所创造的家居用品有着自己的语言:松弛和自然。希望人在家中时,保有自然的天地。



家是可以读懂人的情绪的。有时候坏情绪突如其来,会被洒落的阳光治愈,被柔软的、包裹着你的沙发治愈。可纳所想要讲的自然的故事,想要捉住的生活中的不经意的日常之美,是真正与人连接的。它在涓涓岁月中,窥见自然给你的感动,希望自然的力量,能洗掉你的烦躁与不安,承托起松弛的天地。


作者:Feli
校对:遇见
排版:小野
本文配图除特殊标注外,均由可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