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分子科技
高分子科技®做为全球高分子产业门户及创新平台“中国聚合物网www.polymer.cn”的新锐媒体,实时报道高分子科学前沿动态,关注和分享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一线科技创新设计、解决方案,促进产学研及市场一体化合作的共同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学前沿  ·  东华王刚、孙恒达/川大冯良文《AM》:直接微 ... ·  昨天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宾汉姆顿大学饶思圆/汪前彬《自然·通讯》:可 ... ·  2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中科大胡进明/陈殿峰Angew:硫羰基内酯结 ... ·  4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高分子专业如何致富?DeepSeek指出这些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分子科技

港中深唐本忠院士、赵征教授团队、港中深附属第二医院王绍娟院长团队 Nat. Commun.:酶促催化精准调控分子聚集

高分子科技  · 公众号  · 化学  · 2024-11-22 11:44

正文

点击上方 蓝字 一键订阅


分子科学强调宏观物质的性质和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构成分子的分子结构。然而,现有研究发现,分子的聚集可以产生超出单个分子性质的新功能。例如,在聚集诱导发射( AIE )现象中,分子在聚集状态下由于分子运动的抑制而发光增强,而在单分子状态下则表现较弱的发光。考虑到众多材料在日常应用多以宏观的聚集态形式,因此,了解聚集体的形成过程,实现聚集过程的精确调控是材料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生物体拥有其独特的生物分子聚集调控机制,如蛋白的聚集体形成、染色质的可及性调控。但尚无可用于外源性分子于生物体内的聚集调控方法。在生物体内实现精确和可控的分子聚集,利用分子聚集体的特有性质则可进一步实现疾病诊断和治疗。酶作为生物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能够催化多种生化反应,其异常活性或表达与癌症等疾病的发生与进展密切相关。建立具有肿瘤过表达酶靶向性的分子,并利用酶的催化反应特性可调节分子的聚集,从而实现精确的分子聚集。而分子聚集后的新性质(如荧光和光动力活性)则可进一步实现对癌症诊断和治疗目的。尽管酶促催化在 - 型荧光探针方面已有广泛应用,但利用酶促反应调节分子聚集状态以实现更复杂和多功能的生物医学应用的研究仍然较少。

近期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唐本忠教授 ,赵征教授 团队 与香港中文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绍娟院长团队 提出了一种利用肿瘤相关的 γ- 谷氨酰胺转移酶( GGT )催化活性实现聚集诱导发光光敏剂( AIE-PS )细胞内聚集态调控的策略(图 1 )。该策略利用 GGT 实现 AIE-PS 于肿瘤部位靶向性聚集。并通过 PS 聚集增强的光动力活性实现了中了的靶向光动力治疗。该工作以 “Enzymatically Catalyzed Molecular Aggregation” 为题发表在《 Nat. Common. 》上( Nat. Common. , 2024,15,9999. )。文章第一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博士后 汪文锦博士

1. GGT 介导的 TB m A-Glu 聚集增强光动力治疗机制。


研究发现, GGT 可催化激活 AIE-PS 聚集(图 2 a 2 b )并激活其光动力活性(图 2 c 2 d ),不仅可以导致肿瘤相关的 GGT 的氧化性损伤(图 2 c 2 e ),降低细胞内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图 2 f ),增加肿瘤细胞对光动力治疗的敏感性。同时,光敏剂分子也可通过一型光动力诱导肿瘤细胞脂质过氧化物蓄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4 含量下调,从而激活肿瘤的铁死亡。研究发现,该策略不仅在细胞水平可实现肿瘤的选择性杀伤,在活体水平也可以实现肿瘤的靶向性抑制(图 2 g 2 h )。该策略设计的 GGT 激活性 AIE-PS 表现出卓越的肿瘤靶向能力和治疗效率,同时该策略也证明酶活性可作为生物体内小分子聚集过程调控的有效目标,从而推进各种疾病的创新治疗策略。

2. GGT 激活型 AIE -PS 实现肿瘤的靶向治疗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4291-1


相关进展

华南理工唐本忠院士团队冯光雪教授/南开丁丹教授 ACS Nano:双模态ROS刺激的一氧化碳释放用于光动力和气体肿瘤的协同治疗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唐本忠院士团队 ACS Nano:基于AIEgen的可见光穿透器用于深层组织感染的光动力治疗

唐本忠院士团队 Nat. Commun.:基于光裂解反应构建多重荧光调节体系并用于动态4D信息加密

港中深唐本忠、赵征/深大熊玉 ACS Nano:细胞膜伪装的多重刺激响应型AIE纳米凝胶用于肿瘤的精准化学-光热协同治疗

港中大(深圳)唐本忠院士、赵征教授Small Methods:原位电纺AIE纳米纤维用于创伤急救

南林蔡旭敏副教授和唐本忠院士、赵征教授合作NC:松香基BioAIEgen:固态下分子运动如何影响光物理过程?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 AFM:含AIE分子的本体高分子材料发光颜色、强度和形状的可逆变化

唐本忠院士/杨晶磊教授/林荣业教授 Angew:可控Hetero-Pauson-Khand聚合制备功能性刺激响应聚(γ-内酰胺)

西工大颜红侠教授团队、港中深唐本忠院士 Angew:溶剂诱导非传统荧光聚合物静电势分布平衡 - 实现全色可调发射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课题组 Angew:温和条件下水和碳氮三键单体的聚合制备可加工改性的功能聚酰胺

唐本忠院士/宁峙彭教授等 ACS Nano:刺激响应性水凝胶靶向CSC增强PTT抑制乳腺癌复发和转移

港中深唐本忠院士/丘子杰教授 Adv. Sci.:利用生物发酵法制备室温磷光纳米纤维膜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