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文萌
每次重温《霍比特人1:意外之旅》,都会有新的感动。就像漫步同一片沙滩,伴随着每一次涨潮,都会带来新的贝壳,让捡到的人心生惊喜。
故事讲述了热爱生活的霍比特人比尔博,一直自得其乐地住在属于他的地下洞穴里。然而在有着先知气质的巫师甘道夫的带领下,矮人族一行的到来,打破了比尔博的安逸生活,也唤醒了他内心深处对冒险的向往,决定帮助矮人族重返他们失去的家园,由此踏上了冒险的旅途。
电影的开始,矮人们闯进了比尔博的家,在热闹的玩笑与杂耍中,有种迪士尼音乐剧般的明丽欢快。而当故事中的重要人物之一——矮人国王索林登场时,气氛才变得严肃起来。
魂牵梦萦的伊鲁柏,是他们失去的家园。虽然索林在蓝山上为他们创造了安宁、富庶的新生活,但对他来说,关于那个夺回他们失去家园的梦,一直流淌在他们族人的血液中。这是一个呼召,让他不曾忘记自己的使命。而现在,终于到了回应呼召的时候了。
这群唱着古老歌谣踏上征程的矮人们,让人不得不想起旧约圣经里,由以斯拉带领着的,一路唱着大卫的诗歌返回圣城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他们在波斯帝国同样过上了富足的小康生活,耶路撒冷的圣殿对他们来说,缥缈得好像一个神话传说,然而,他们毅然放下舒适生活的享受,甘愿冒着各样危险,跟随以斯拉走四个月的路程,去重建圣殿。那成为他们心中不朽力量与盾牌的,也许是他们的祖先大卫写下的那些赞美神的诗篇。就这样,神把一个关于他自己的梦想,亲手栽种在他们心里。
就像索林对忠心追随他的老部下巴林说的,“从祖父到父亲,这东西再传到我。他们梦想着伊鲁柏矮人重得家园的那一天。没有选择,巴林,我没有选择。”当呼召和使命同时到来,便不存在选择,只有被选择。之所以能够坚定不移地踏上这条明知有着诸多艰险的路,也正是出于对起初那个呼召的确信与坚守。
对于过着安逸生活的比尔博来说,桌巾和母亲的盘子对他而言,比加入矮人们的冒险更重要。他对前来劝说他的甘道夫说“我是袋底洞巴金斯家族的一员,我不能就这样在外面跑来跑去。”
而甘道夫对着他挥了挥烟斗:“世界不在你的书和地图里,它在外面。当你回来时,你就会和以前不一样了。”
那个晚上,矮人们决定出发。他们低沉而坚定的歌声,或许也飘到了正在沉睡的比尔博的梦里:“越过远方寒冷的迷雾山脉,直至幽深古老的地窖山洞。我们必须在破晓前出发,去找寻忘却已久的金子……”
当比尔博醒来,矮人们已经不见了。然而,他好像突然间想明白了,血液中流淌着的对冒险的渴望再一次点燃了他,让他以最快的速度,追上了刚出发不久的索林一行。从此家园在身后,世界在前方。
我一直在想,这趟旅程为什么要叫“意外之旅”。也许,对于一切的我们已经熟悉的日常,每一次呼召,都像是一场意外,我们可以选择顺服,立马踏上未知之旅;或者背过身去,装作什么都没有听见。
的确,顺服一个来自远方的召唤,对于习惯了安逸生活的人来说,是一件极为困难,也是需要极大勇气的事情。这意味着跳出舒适区,放弃已经拥有的一切,离开熟悉的家乡,只为了一个放在心里的声音。
而冒险之旅中那些令人不舒适的地方,很快就凸显出来。比尔博开始怀念他永远干干净净的手帕,还有家中热气腾腾的下午茶。而更可怕的还在后面,路上遭遇的山妖和半兽人,一个比一个恐怖狰狞。再加上索林的不信任,以及对深不可测未知的恐惧,他开始怀疑自己当初做决定的时候太过冲动,怀疑这样的冒险是否值得,害怕自己会不会再也回不去他深深思念的夏尔。挣扎之下,正当让他卷起铺盖决定离去,精灵宝剑发出幽幽蓝光,下一波危险再次靠近。万般无奈之下,他不得不回到战友们当中,和他们站在一起,继续战斗。
看到比尔博的时候,就像看到了我们自己。最初听见呼召的时候,满心激动,恨不得用尽全身力气来回应。可是当踏上征程之后,那意想不到的挑战便接踵而至。于是心中起了波澜,对自身的质疑,对看不清前路的焦虑,以及时不时出现的内忧外患,让我们陷入疲惫与低潮,甚至暗自怀疑,当初的呼召我真的听清了吗?是不是我弄错了?我还能够继续走下去吗?如果当初我没有回应,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进退两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