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互联网上一定要做没有阻碍的事情,很多自媒体运营的高手告诉你要有很多前期的准备,甚至拍视频要有脚本,告诉你账号要怎么个运作方法。你感觉非常有流程调理,它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系统教程,事实上新车小白是先干起来再说,你先拍第1条点击发布再说,这是最核心的本质,但很多人都搞错逻辑了。
2,如果我们确定持久战,在互联网上做一个垂直细分的类目,那么你一定要最大可能的降低启动成本,所谓的启动成本,就比如说你没有必要说拍视频一定要有买相机,你手机也可以拍,其实现在手机像素也很高了,这就是代表的一部分人,他们说我也想做视频,但是我没有高端的相机,我的手机像素不行,所以他认为他做不了自媒体和短视频,这些人基本上也不可能赚到钱。
3,现在我发现如果你从大学毕业,或者从18岁成年之后出入社会,在社会上无论你干什么工作,你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也好。你在20岁到30岁,这10年期间你不向别人借钱,你也不借别人钱。
那么,你人生当中很多麻烦事都会瞬间的消失和减少。因为当你在社会上10年乃至更长时间之后,你会发现大多数人所困扰的问题。在中国新地方来讲不是吃饭,能不能吃饱的问题了,而是各种微妙的复杂的人情世故,人际沟通交往。
不去问别人借钱,在某一方面来讲,代表着你有比较良好的现金流资金管理系统,也代表着你有一定获取资金的能力,并且能够合理的掌握自己手中的储蓄。
而这一个优势事实上很多人都根本做不到,这也是为什么造成大多数人超前消费,超额消费,贷款消费,装逼消费和各种互联网不良消费的集中表现。
所以如果你有一个朋友,他基本上不去麻烦你问你借钱,或者说他基本上也不去借钱,他也不问别人借钱,那么这个朋友有一点小毛病可以包容他,我们可以和他成为朋友。
4,我们在互联网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当你要购买某个商品的时候,是大众大多数价位的区间的商品,那么贵一块或者贵两块,你没有必要花半个小时乃至更长时间去研究它。这家店铺贵了一块,那家店铺好像要少一块,你的这个时间精力如果浪费在这个事情上,真的是非常愚蠢,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学习工作和提高自己能力经验的过程。
在如今我在拼多多购买某一些大众化的商品的时候,我基本上是关键词登进去,对比一下平均价格,然后看一下有图评价,差不多我就买单了。基本一个宝贝购买的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当然也代表着我在购物过程当中以前大量关于购物信息的筛选和剔除,这其实也算是一种变相的节约时间和精力。
毕竟哪怕现在是2024年了,我们以前一直讲过,最基本的购物方法就是以图识图,但还是有大量的人,他们根本不会用这个功能,甚至不知道有这个功能。而且也不知道这个功能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
5,人的逻辑行为做事,其实就是大脑的清醒,只要你的大脑足够的清爽清楚清醒,那么你的做事效率就会成倍的提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中产阶级或者是在北上广深,拥有高学历的知识分子的,有车有房的那群人,他们反而到了40多岁的时候,反而迷恋上了马拉松这类运动。
也就是每天锻炼一个小时,那么每周能够给你节约大概10个小时乃至更长时间的投入。在所有的养生宝典,养生食谱和医疗科普类型当中,这种是最划算的买卖。
6,我一直和大家强调过了,我们不要怕我们抖音才1000多粉丝,就没有人和我们买商品,就没有人成交和买单。事实上,你在互联网上哪怕你小红书只有1100个粉丝,也有某一个莫名的吃瓜群众来加你微信私聊你问题甚至付费给你,那么你坚持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释放价值,打造自己的独特性和差异化。生根一口井就行了。你发现你快手哪怕只有2000粉丝还是会有人买单的,他不需要20万粉丝,更不需要200万粉丝。
这个误区我发现很多人都有,他们觉得自己快手只有300个粉丝没有用啊,没有价值,于是再也不更新了。但是他们忽略了最核心的点,就是我们每个人是有个体差异性的,很多人买单是看中你这个人,并不是一定要你的粉丝量达到多少基数,他才会买单。
7,在5年前互联网有个大佬,他讲过一句话,我认为非常有道理,他说这个互联网就是一个草台帽子,乱搞乱发财,乱发乱发财,乱写乱发财,乱讲也乱发财。只要讲了就有人听,你只要发了就有人看,你只要写了就有人会评论。
这个社会没有人在乎真相,甚至大多数人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真相,我们只要发出去了,有人看到了就行了,我们这核心的点根本不是为大伙科普知识,并不是真正提供我们所知的价值,只不过我们要提供一种媒介让别人看到,然后用各种媒介途径平台来转化我们的产品,把我们的东西卖出去,兑换成数字货币而已。
8,人到底是怎么样成长和进步的,比如说你买了相机,那么你要买内存卡,你要去研究内存卡有什么区别?到底买哪种内存卡比较好?京东的内存卡的牌子又有什么区别?然后你要买麦克风设备,你要买云台稳定器,你又要去买相关的套件,又要去补充镜头。
慢慢的又去研究镜头有什么区别?原厂和副厂的价格为什么差异这么大?这一切的问题核心的来源是因为你不断在学习进步当中所发现的,你不需要看教程,事实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教程,是因为你不断发现问题要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你去搜关键词去看教程,然后来达到自己的一个目的,这就是我学习的方法论。
也就是我很多不懂的,我不会去问人的,基本上我都是百度上去搜,小红书上去搜,知乎上去找,基本上一个问题,一个关键词,我可能会找5个小时,甚至翻上50页80页。甚至会用一两年时间去解决它,然后我解决它了,但很多人觉得很难。
也就是很多项目的开始,其实就是自我设限,一开始觉得自己干不了,做不成这个东西,很难,那么它就会成倍的变大,会几何的放大,那么你基本上也是赚不到钱,也做不了的。
所以我们以前讲过一个例子,有些人是看完教程,他说我看不懂,学不会,一部分人是没有看教程,别人说学不会,他认为我也学不会。还有一部分人是看不懂,学不会,我再看一两遍可能能看懂了,可能能学会了。这就是人的认知和学习的差别。
比如说,我去b站学ps教程的时候,我发现原来不是只有我一个人看这个视频看二遍的,有些人把这个视频看10遍了,我发现甚至有人把这个视频看成20遍了,我操,原来比我笨的人这么多,一个视频教程要看20遍!
9,也就是互联网的三个循环,无论是发视频。讲音频和写文章,我认为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你慢慢先干,然后再逐步进行优化,你不需要去做太多的一些细节上的修正。你有手机就直接拍视频就行了,你没有麦克风无所谓的,手机也自带录音机的功能,甚至你没有学习运镜也无所谓了,最少把画面拍清楚就行了。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点,都是最原始的本质。
包括有一些人做一些项目也好,他在做的过程当中很痛苦,当他把这个项目做到一定时候的时候,他其实不是在刻意的赚钱,他的财富是自然而然来的,是因为他不但在做。这个事情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和他一起分享一起共同成长,然后顺便赚了一点财富。
所以有一部分的人他们每天在工作,事实上他们不在工作,他们沉迷在这个状态当中,他们工作相当于是不累的啊。当然,我们从人的新陈代谢来讲,每天确实会出汗,要吃饭,会很累,但他的内心愉悦程度来讲他是不会累的,但是中国很多人就是互联网一些博主所讲到的,当牛马状态,没有办法寻找到自己真正一辈子热爱的事业和行业。
10,最近一两年我在不断接触跑步,甚至一些长距离的跑步,后面我才发现其实那些马拉松业余高手,大部分都没有什么天赋的,甚至于说先天基础都很差,但是基本上都是每天在练习,甚至每天不断刻苦的在练习,所以我发现啊,他们其实也不是天才,也没有什么天赋怪,大多数人都是普通的人,然后他们能够取得成绩的最核心点就是,夜以继日的投入,强大的执行力以及贯穿到底的持久战,还有就是日复一日的循环,就是这样的磨练,然后使自己的成绩达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