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这样评价宋美龄:“一位乱世里的非凡女人影响了20世纪的中国史。”
集才貌智勇于一身的宋美龄有这样一句体现胸襟的经典话语:“上帝让我活着,我不敢轻易去死。上帝让我去死,我绝不苟且地活着。”
宋美龄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风流人物,抛开她对历史的影响,除去政治的眼光,单从一个女孩,一个女人,一个妻子的角度去欣赏这位跨世纪的女性,不难发现,她活得是真正的“天生率性难自弃”。
1897年3月5日,宋美龄出生于上海,她是宋家的第四个孩子。其父宋耀如是一位传奇儒商,年轻时赴美国谋生,后回国定居上海。其母倪桂珍更是早期新式中国妇女的样板,端庄、贤淑、有知识、有主见。
相传宋耀如和倪桂珍的爱情便是因为倪桂珍的特立独行。1886年7月下旬的一天,几位中国籍牧师和教徒相约在培文女校搞一次聚餐会。走进培文女校,迎面传来悦耳的钢琴声,宋耀如忍不住径自朝琴声传来的地方寻觅而去。在琴房外面,他透过窗户看见了一个美丽而气质不凡的年轻姑娘,最引起他注意的,是姑娘那双无拘无束踩在踏板上的天足,在推崇“三寸金莲”的时代,拥有一双天足实属不易,他不由得暗暗钦佩这位姑娘的胆识和勇气,她就是倪桂珍。
如果问宋美龄身上天真率性的基因从何而来,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日后的她,骨子里像极了她的母亲。
都说一个好母亲决定着孩子的未来,倪桂珍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对子女的教育,有两个与众不同的特点:一是管教甚严,宋氏三姐妹始终盘着头发,即是遵守母训的体现。二是重视女孩的教育。古语“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接受过西学的倪桂珍不相信封建的孔孟之道,认为女子与男子一样。
《宋氏家族》的作者埃米莉·哈恩说:“宋夫人的做法与传统观念背道而驰,她简直像对待男孩那样对待女孩,他们的女儿们是首先被送出国的。”
在当时,有如此先进思想的母亲和父亲,着实是宋美龄及她的两个姐姐的造化与幸运。在这样一对英明父母的悉心调教之下,幼年时期的宋美龄便凸显出了率性而为的特点。她是宋氏三姐妹中最小的一个,也是最任性最调皮的一个。
在《宋家王朝》中对幼年时的宋美龄有这样一段描述:“美龄是一家之霸。她长得圆胖,人们都叫她‘小灯笼’。她周身浸透着虚荣,她自恃自己有能力而忘乎所以。她孤芳自傲,无人敢理。她那种我行我素的品格与外表的美丽并不相干。她生性超然脱俗,精力旺盛,即使是小姑娘时,她就高傲,威风凛凛。”
1908年,年仅10岁的美龄便吵嚷着一定要跟二姐庆龄一起赴美求学。自懂事起,宋美龄便是想要干什么,就一定要干什么,这个特点后来一直保持了下来。
在美国求学时,宋美龄由于年龄太小,不能参加大学生们的联谊活动,她很不服气,便和两个年岁同她相仿的女孩成立了自己的组织,并创办了一份报纸,宋美龄负责文字编辑。可见,宋美龄是个早熟并有创造性的女孩。
1912年,宋美龄正式成为了威斯里安学院的一年级学生。与二姐庆龄不同,美龄显得不格外用功,她不靠勤奋,而靠小聪明。在宋美龄同班同学手制的纪念册里这样写着:“宋美龄是班上最喧闹最会吹牛的一个。”
在台湾公共电视所作的片子《世纪宋美龄》中,威斯里安学院档案管理员蒂娜·罗伯兹讲了宋美龄的两件趣事:“她总是顺着校舍的楼梯扶手往下滑。那是栋四层楼建筑,楼梯间很宽,她就沿着扶手滑下来。历史课上,她没有预习,老师叫她起来,回答有关北军的问题。她不说她没预习,反而灵机一动,说,‘抱歉,我坚决支持南方,回答有关北军的问题,会让我很痛苦,我不能也不愿回答’。”宋美龄的调皮机智,天真率性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