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严艺文自编自导的Netflix新剧《影后》,无疑是今年最受关注的台剧。才华横溢的严艺文曾执导《俗女养成记》《俗女养成记2》,以温暖细腻的手法呈现一个真实又可爱的俗女的成长历程,赢得观众和业界的一致好评。《影后》将镜头对准演艺圈,试图深入挖掘女演员们的内心世界,自项目启动后就备受瞩目。
演员方面,《影后》集结了台湾演艺圈的半壁江山,谢盈萱、杨谨华、陈庭妮、谢琼煖、杨贵媚、钟欣凌、曾莞婷、林廷忆等台湾地区老中青实力女演员同台飙戏,吊足观众胃口。
不过,《影后》在Netflix放出全集后,还是让不少抱着高期待的观众略感失望。一方面,剧集聚焦娱乐圈女明星的甘苦,但一些观众已先入为主将娱乐圈题材贴上“208万”的标签,无法产生共情;另一方面,一些观众诟病《影后》中的女明星们,一个个“恋爱大过天”,并且女性关系的呈现太抓马,是台版《小时代》。
坦诚地说,《影后》确实不像《俗女养成记》那样令人惊艳。不过,对《影后》的一些批评也不全然客观。当大陆观众以大陆演艺圈的视角去审视台湾演艺圈,难免陷入“以己度人”的偏狭之中。事实上,台湾演艺圈不存在所谓的“208万”。
而当严艺文放下种种预设的、先进的女性理念后,她放开手脚去呈现女性以及女性关系中的脆弱、妒忌、不堪甚至丑陋,这本身也是在拓宽我们对于女性世界的认知与了解。稍稍遗憾的是,在呈现丰富性的同时,《影后》有它的狭隘之处。文|曾于里
严艺文如此谈到《影后》之名,既因为剧中的主人公是影后,也因为“影后”还有“影子之后”之意。她首先想借此揭示台湾娱乐圈的生存实录。
这些年来,以演艺圈为背景的影视剧不少,大陆就推出了不少这类作品,除了《怪你过分美丽》还算出色外,其余的诸如《云巅之上》《幕后之王》《夜空中最闪亮的星》《影帝的公主》等等,均口碑惨淡。
大陆观众对于娱乐圈的故事有猎奇心理,也“后天”地对这一题材有排斥心理。前几年天价片酬的丑闻中,“日薪208万”成为大明星的代名词。拿着“窝囊废”工资的打工人,实在没有心情去共情明星的艰难困苦,虽然任何行业都有“二八定律”,小演员的日子也不好过,但观众更想把精力用来心疼自己。
这是娱乐圈题材的《影后》面临的“先天劣势”。豆瓣上有一个热门短评就如此批评道,“陈词滥调,什么演员赚的是辛苦钱,208万果然既要又要。”
但其实,全世界只有好莱坞、中国大陆等少数影视市场,存在“208万”的现象。因为我们人口众多,市场大,一部影视作品投资可以几亿,顶流片酬可以几百万几千万。绝大多数影视市场都是像中国台湾那样,盘子小、竞争激烈、演员片酬也低,演员本质上就是工薪阶层。
以台湾地区的一些顶流演员为例,他们的片酬与大陆明星相比是天壤之别。林依晨作为台湾地区电视剧片酬最高的女演员,每集片酬40万台币(8.88万人民币)。
在台湾地区,缺乏“星光”的影帝、影后、视帝、视后级别的明星,他们的生活状态往往与普通工薪阶层无异,甚至有时还要面临更为严峻的经济压力,因为演员交际应酬多。譬如《影后》中的女一号谢盈萱,2018年她凭借《谁先爱上她的》获得金马影后,但2019年春节,谢盈萱只能勉强包台币1200元(266元)给妈妈,因为她户头只剩1万台币,最后妈妈还不舍地回包1万台币给她,让谢盈萱感到很愧疚。
同样在《影后》中有亮眼表现的钟欣凌,两次荣获金钟视后(相当于大陆的电视剧“三大奖”),她的台剧片酬是一集8万台币(1.78万元),台剧一般一周拍一集,日薪2500元,相当“接地气”。
更不用提那些尚未达到一线水平的台湾演员,他们的片酬少之又少,有时甚至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比如《影后》中戏份不少的新人演员林廷忆,直言为了演戏她“穷得随时都可以死”,“戏中当你在风花雪月、谈恋爱时,戏外却要面临房租缴不出来的现实,是一件十分考验心智的事情”。
这么说并非“卖惨”,而是我们客观评介剧集的大背景——台湾演艺圈没有“208万”。
如果我们把《影后》看作一部以演员为主角的职场剧,那么它很好地完成了“揭秘台湾演艺圈生存实录”这一使命。
这里有新人演员的艰难挣扎。
“二八定律”在哪里都存在,也包括影视市场很小的台湾地区。林廷忆饰演的新人史艾玛怀揣着对表演的热爱,踏上演艺之路。好不容易获得一个龙套机会,扮演一具尸体,却被剧中女主角的高跟鞋反复踩到,手都肿了只能默默忍受。事后她默默落泪,钟欣凌饰演的经纪人胖姐严厉地训斥她:“等你是个咖,才有资格掉眼泪!”
演员不容易,女演员更不容易。
《影后》预告中,由谢盈萱的独白揭开序幕,替女明星们说出种种的辛酸,“不能变胖、不能变丑、不能变老”“老了不能整形,整形了还不能承认”……社会对于女性的外貌和年龄有着更为苛刻的期待和标准,外界要求女演员保持青春美丽,不能变胖、不能变丑、不能变老,这种不公的审美标准给女演员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阻碍。剧中,杨贵媚饰演的游燕芳,是得奖无数的资深演员,但因为年龄问题而错失许多机会;陈庭妮饰演的黎芯妮,因为曾经的性感形象被定型,被导演咸猪手,被金主性骚扰;谢盈萱饰演的薛亚之曾是影后,婚后只能退居幕后……
一个行业难,难的不会只是演员,而是整个链条上的人。
比如剧中的经纪人,处境形同“社畜”。胖姐是一个典型的三流经纪人,带着新人四处奔波,连葬礼都在发名片,为的是给手下的艺人争取更多的试镜机会。剧中的另一位经纪人壁虎,虽然手握两个大牌女艺人,但他的生活因此支离破碎,手机永远24小时开机,就怕艺人联系不上他;他会定期带艺人去医院检查,可是他妈妈生病的时候,他却要拜托家人带母亲去医院……
总之,想了解台湾演艺圈的生态,《影后》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入口。
《影后》的“影子背后”,还有女性的影子背后之意。严艺文说:“女演员就是一个既骄傲又脆弱,既自信又自卑的综合体。我希望透过《影后》让观众看到,女演员银幕前银幕后的双重性。”
银幕背后女演员之间的关系,是《影后》的另一表达重点。
这里有观众期待中的女性情谊。
比如薛亚之与周凡,她们曾是情同姐妹的闺蜜,一起经历风风雨雨,也一度走向决裂。再见时,虽然不能红着眼、也依然红着脸,“我很想念我们”,她们还是成为我们。
比如经纪人胖姐虽然平时对史艾玛凶巴巴,但当史艾玛在片场遭遇不公平待遇时,胖姐会第一时间站出来维护她,当史艾玛为了更大的舞台和机会背叛胖姐时,胖姐失望却没有怨恨,她临别时微笑中带着哭腔祝福史艾玛:“史艾玛,我在剧场看到你的时候,我就知道,有一天你一定会是个明星。在他们知道前,我就知道了。你要记得,是我先看到的。”非常动人的一刻。
女性情谊之外,《影后》中的女性刻画与女性关系,并没有按照很多观众所预想的,秉持着一种进步的女性理念。相反,《影后》大篇幅地去呈现女性的恋爱——仿佛每个女演员都是“恋爱脑”,呈现女性之间抓马的决裂,更呈现了女性为了往上爬的“黑化”——出卖自己的良知去换取机会……
这招致了《影后》是“台版《小时代》”的批评:女孩们生活在浮华的世界里,姐妹情深背后的明争暗斗与抓马冲突,以及在偶像剧与八点档之间频繁切换的恋爱叙事线。
但《影后》不是台版《小时代》。《影后》并非单纯聚焦于物质与奢华的堆砌,更关键的是,它对女性关系的刻画,并非出于男性刻板印象中的浮夸的“时代姐妹花”,或者狗血的“扯头花”;严艺文在采访中一再提到,《影后》的创作基于她对于台湾演艺圈大量“田野调查”,于是,相较于各种先进的女性议题,她更着力于去呈现女性的丰富性——这种丰富性不仅包含女性的光鲜亮丽,也包括她们的脆弱、狼狈与不堪。
比如剧中女明星的“恋爱脑”。当红小花黎芯妮,虽然男友是妈宝男,她仍情根深种;薛亚之明明是那么成功的女强人,却甘愿在一段女强男弱的婚姻中拖着能力不行的丈夫进步,为了怀孕一次次痛苦地打排卵针;洒脱随性的周凡,与“小奶狗”上演偶像剧恋爱,最后还为爱追回男孩的故乡,当众表白……
严艺文试图以恋爱呈现女演员的脆弱与依赖。这个浮华至极、竞争惨烈、名声与落魄可能仅在一念之间的特殊环境中,女演员如同置身于波涛汹涌的大海,时刻感受着溺水的恐慌,急切地需要寻找到一块可以依靠的浮木。在总是被选择的事业中,她们渴望通过爱情来确认自我价值,寻求一种情感上的庇护。所以,“恋爱脑”的另一面,是演艺圈中普遍存在的情感焦虑与自我价值认同的困境。
美中不足的是,女明星需要“浮木”,但一定都得是爱情吗?不可以是事业、友谊、金钱,或纯粹的肉体欢愉吗?既然是女性群像,那么就应该有多样选择,而非一窝蜂都去拍她们“恋爱大过天”。在呈现丰富性的同时,《影后》在这一点上,也陷入另一种狭隘。
女明星当中有友谊吗?有。但如果她们之间一直是竞争关系,她们的友谊会那么纯粹吗?薛亚之与周凡的关系中,哪怕她们感情好到可以在渣男面前装情侣接吻,但她们之间始终也有着暗暗的妒忌与较劲。
在薛亚之的婚礼上,周凡大闹,在她看来,薛亚之的选择——放弃事业,回归家庭,是对演员梦想的一种背叛。她无法接受曾经与自己并肩作战的好友,背叛梦想,“背叛自己”。
薛亚之也在发飙中第一次袒露,好姐妹一直带给她的“痛苦”。她之所以不想演戏,因为在周凡面前,她永远都是第二名。亚之控诉道:周凡第一部戏就是女主角,所有导演和制片人都上赶着求她演戏,不管她有多任性,都有人挡在她面前,周凡不会明白,凡事都要靠自己才能杀出一条血路的感受,不知道她付出了多少努力才能拿到一个角色,她好不容易拿到一个最佳女主角,新闻版面上全都是同情周凡的声音,指责薛亚之抢了周凡的奖杯……薛亚之知道自己没有周凡有天赋、没有周凡漂亮,可就在她成为人生主角的婚礼上,周凡又一次抢了她的风头。
这让我看到女性情谊更丰富的层次,有相爱、有互助,但也有比较,有妒忌,有许多偷偷消化掉的不悦。演艺圈竞争残酷、资源有限,女明星们在追求成功与认可的过程中,既要面对外界的评判与压力,还要在同行之间寻找立足之地。在这样一个高度曝光、高度比较的环境下,妒忌与不悦往往源自于对机会、地位或赞誉的争夺,以及对自我价值的不确定感,即便是最真挚的情谊也难以完全摆脱这些人性中的暗影。
《影后》甚至也大篇幅去呈现女性的“黑化”。史艾玛从一个怀揣梦想、初出茅庐的新人演员,逐渐蜕变成一个心机深沉、不择手段的女人。遇到机会时,她选择背叛自己的伯乐胖姐;为了获得角色,她主动出击,与导演李子齐发生不正当的关系;为了抢风头,她不惜伤害其他女演员。
史艾玛的“黑化”过程或令人不快,但这也绝非抹黑女性。这一角色塑造的意义在于,它不畏惧展现女性在极端竞争环境下的复杂心理变化,反映了社会现实中存在的权力游戏与道德困境,引发观众对于人性多面性、道德界限及成功代价的深思。
所以,《影后》不仅是了解台湾演艺圈的入口,也是我们了解竞争激烈的娱乐圈,女明星生存状态与心理状态的入口。严艺文勇于摒弃预设的、理想化的女性议题框架,转而以更为真实、细腻的笔触,大大方方、坦坦荡荡去展现“影后”不那么女权、不那么光鲜的一面,其实也是在拓宽我们的视野与认知边界,从而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女性群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增进社会对女性不同生活选择、情感需求及内心世界的共情与尊重。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