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拇指阅读
每晚22点22分,有趣、有态度、有温度地解读流行文化。让小众成为流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T中文网  ·  英伦传统出版业能否突围经济周期? ·  9 小时前  
商业洞察  ·  裁员上万人,又一汽车巨头扛不住了! ·  昨天  
大港微生活  ·  太突然!关闭近千家门店! ·  2 天前  
大港微生活  ·  太突然!关闭近千家门店! ·  2 天前  
21世纪商业评论  ·  勇敢的行动者:2024年度商业模式创新公司 ·  2 天前  
FT中文网  ·  iPhone神话在中国破灭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拇指阅读

“女皇”巩俐最新写真曝光:53岁的人生可以有多嚣张!

拇指阅读  · 公众号  ·  · 2018-08-24 22:00

正文



作者:格姐  来源: 有格(ID: HiYouGe)



眼看巩俐就要53了。


不知不觉,这个曾被法国时尚界评为“东方脸的代表”、全球最美的东方女人,终于被岁月赶着,来到了她的知天命之年。


都说最怕美人迟暮,古往今来,多少美好的容颜都在时光的手下,最终被改得面目全非。


但巩俐却玉手一挥,


——“53岁?正是做女皇的时候”。


近日,沉寂了许久的“巩皇”重新上阵,为杂志《嘉人》拍摄了封面。


镜头前,她依旧是那个充满了原始野性的二十岁姑娘,仿佛岁月独独放过了她这张高级脸,霸气中不乏惊艳,性感中不失韵味,实在教人挪不开眼。


——“53岁?女人依旧可以风生水起”。


图片源自微博@嘉人,摄影:冯海(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如果这组照片还不够惊艳的话,那接下来几张一定会让你感叹:哇!这哪里会是一个五十来岁的女人!


这次,巩皇展现出了她不安分的一面。


她把长发隐了起来,黑色礼帽、白色背心、流苏皮衣、格子腰带...


彻底地将自己变身一名牛仔,静躺在西部燥热的阳光之下,赚了个痛快。


图片源自微博@嘉人,摄影:冯海 (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岁月是一场浩浩汤汤的洪流,带走了一切年轻的容貌,洗掉了全部青春的气息,我们身处其中,谁也在劫难逃。


但巩皇,偏偏是那行走在岸上的人。


任时光匆匆,始终未曾褪去这股专属她的气质。


反而让她的大气更加从容,让她的成熟更加厚重,也让她的高级更加亲近。


不仅如此,她的心态也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轻松自在。


就在前不久,她被拍到和70岁的法国著名音乐家、世界电子音乐之父让·米歇尔·雅儿两人在巴黎街头牵着手亲密逛街。



52岁了,本该是做奶奶的年纪,巩俐却说,这个年龄照样可以谈个不问结局的恋爱、享受一场与婚姻无关的爱情。


有人很是不解,为什么?不会孤单么?


回首半生,曾经有7年她是爱情里的幸运鸟,有13年把自己困在婚姻的围城之中,这20年,足够稀释一个女人对于爱人的渴望。


到了今天,我想对于巩俐来说,最重要的无疑是:


走出半生,归来仍是那个热热闹闹、人见人爱的少女。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讲过参禅的三层境界,这第一层叫作“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说的是涉世之初,对许多事物都是懵懵懂懂,却固执地相信看到的就是真实的。


这张艺谋,便是巩俐最初对于爱情的认知本源。


1987年,正筹备处女座《红高粱》的张艺谋,在确定女主时犯了难,最终,一枚硬币把巩俐抛进了他的电影里,也抛进了他的命运里。


这一年,张艺谋37,巩俐22。



似乎在那个梦幻的年代里,全部记忆都被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金色,就像看着这张陈旧的老照片,岁月的质感很容易让人不辨真假。


当时还是中央戏剧学院一名普通学生的巩俐,在剧中并不如这般温柔纯真,反而充满了一股热辣辣的劲儿。


像春雨之下漫山的野草。


而一旁的张艺谋,朴素的外表之下却是溢出来的才华,尤其他对女性之美敏锐的触觉,要比看上去细腻多了。


在他的镜头里,巩俐既有着轻盈的少女感,还同时散发出了成熟女人才有的那种原始的母性之美。


这部《红高粱》最终成就了一位导演,一位女演员,还成就了这两人旷日持久、命运交织的爱情。



此后,巩俐便成了张艺谋的御用女主。


先后两人合作了《菊豆》、《秋菊打官司》、《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等,而这些影片无疑不是中国电影史上不可或缺的佳作。


电影里,巩俐的角色各不相同,但张艺谋却把每一个她都拍得格外美丽,高级感十足。


就连《秋菊打官司》里的农村妇女一角,也发散着蓬勃的生命之美,令你不忍说上一句“土”。


《秋菊打官司》里的“秋菊”


《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颂莲”


《活着》里的“家珍”


如果说此前巩俐只是一块璞玉,那张艺谋便是把她雕琢成象牙少女像的皮格马利翁,他对她的爱情里,充满了一个男人之于一个女人最原始的欣赏。


而现实往往不如希腊神话中的那般美好。


皮格马利翁倾注了所有的热情于雕像,并最终打动了爱神阿芙洛狄忒,两人终成眷属。


但张艺谋把所有的深情给了巩俐,也将她打造成了首位登上《时代周刊》的“东方第一美人”。


却无法许她一场梦寐以求的婚姻。


两人合作了八年,也是珠联璧合的八年,眼看三十将至,巩俐是那么渴望和眼前这个懂他的男人有个家。


但几年苦等,最终只等来了4个字,“不想结婚”。



也许对于张艺谋来说,已经成为国际巨星的巩俐,注定无法洗净铅华,成为一名专心于相夫教子的妻子。


巩俐以为婚姻就是爱情的终点,是爱情的另一个部分;


但经历过婚姻的张艺谋清楚得很,婚姻就是婚姻,是万丈红尘,是琐碎,是爱情的另一个层次。


感性,让他意乱情迷;但理性,要求他抽身而退。


另一方面,他更是不忍巩俐就这样敛起才华,在朝朝暮暮的婚姻生活里,虚耗自己的灵气。


对于张艺谋来讲,巩俐就是他手里的一支风筝,等待风筝的是越来越高、越来越宽阔的天空,他必须把手中的线放出去。


何况那时候,巩俐已经是当仁不让的国际巨星。


据说上世纪九十年代,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就三个:长城、天安门和巩俐。 一条白衬衫就可以惹翻整个戛纳电影节,让无数老外为之倾倒。



像所有平凡的女人一样,巩俐管不上那么多,她只想要这个男人跪在她面前,为她举上一枚足够让她心安意定的戒指。


塞林格在《破碎故事之心》里说,“爱是想触碰又收回手”。


但那个时候的巩俐,正是年轻的莱斯特小姐,以为爱“是性、是婚姻、是清晨六点的吻、是一堆孩子”。


她想不通,绝望之后,于是离开。


1995年,《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最后一个镜头结束,劳燕分飞。


这一年,巩俐刚好30岁。





关于青原行思的三层参禅境界,其二叫作“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说的是 入世久了,对事情的认知不再只是靠直觉,而是用心去感受,用历史经验去解读,多了份理性和现实的思考。


我不知道嫁给商人黄和祥,是不是巩俐一次负气的选择,但这一份长达13年的婚姻,对于她来讲,却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成长。


巩俐曾亲口告诉黄和祥:“我要的是婚姻,而不是谈个恋爱,我想结婚,想拥有一个家”。


这次她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第二年,两人便在香港举办了婚礼。



这份婚姻确实让31岁的巩俐收获了她一直期待的稳定和安全感。


但很快,就像当初张艺谋所顾虑的那样,她无法让自己从自己喜欢的演艺事业种抽离出来,演戏,仍然是她生活的重中之重。


另一旁,身为香港烟草公司主管的丈夫,也忙着自己的事业。


好像她有了一个家,但关于家的内容,始终是一具透黑的空洞。她身处其中,又仿佛置身之外。


聚少离多的日子着实让巩俐认清了婚姻的本质,原来结婚并不只能靠相爱就能撑得住的,何况,他们的感情并不如此前那么日积月累。


她说——


“婚姻,我觉得只是一张纸而已,情感还是需要两个人去维持。如果说有了这张纸就可以白头到老,那只是一个童话。”



这份婚姻持续了13年,直到2009年,两人才正式离婚。


往事如烟,这13年就是一碗平静的水,没有大吵大闹,没有轰轰烈烈,甚至没有一男半女。


只有相敬如宾,和两张盖了章的纸。


这时的她,再想起十几年前那个渴望婚姻的自己,一定会感激当初张艺谋的不娶之恩,也许一直以来,她就不适合婚姻。


但这也只是一个“过来人”的事后碎谈,就算时间倒退,她依然会这么选。



千帆阅尽,看惯春风。


不惑之年的巩俐终于懂了,当初的赌气是多么幼稚,当初的爱是多么诚实。


当初1996年,分手之后的她曾与张艺谋在戛纳电影节相遇,有记者问会不会再次合作时,张艺谋三缄其口,而巩俐早已泪如雨下。



曾经她是如此的“不可一世”,不论是生活中还是荧幕上,她呈现出的都是一股子热辣的气息,骄傲、倔强、充满了控制力。


但她的柔软,全部都留给了这个男人。


2006年,当张艺谋被问到为什么要拍一部《满城尽带黄金甲》时,他说,我曾经在长城上答应过巩俐,要让她当一次女皇。


话音未落,一旁的巩俐早已泪流满面。



彼时,两人都有着各自的家庭,但在他们合作的时候,没人会担心他们会重燃爱火,因为彼此心里知道,他们的感情,早已成了某种惺惺相惜的大爱。


莫言曾说,巩俐和张艺谋的干系,恐怕不能简单以绯闻总括。


——“这两小我,互相搀扶着走过了一段艰难的人生和艺术的试探路途,并且奇特体验了顺利的欢乐和失败的沮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