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已经落下帷幕(
查看决赛成绩
),但大赛的余音仍然绕梁不散,让人久久回味。
“参加“恩智浦”杯智能车大赛,究竟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在赛场之外热心观众心中,这一直是一个令人好奇的问题。尽管有参赛选手将其评价为“最纯粹”的比赛,但对围观群众来讲还是有些抽象。
好在,今年在大赛的总决赛现场,我们对一些参赛队伍进行了零距离的采访,就让参赛选手亲口来给大家讲讲发生在赛场上的故事吧!从受访者的“金句”中,你还会收获不少比赛攻略和开发秘笈,快来看看吧!
(排名不分先后,点击图片观看访谈视频)
赛队:
北华大学
标签:
大赛黑马,室内对弈组冠军
金句:
来年,希望比赛可以由车辆自行完成。
↓↓↓
赛队:
哈尔滨工业大学
标签:
大赛传统强队
金句:
做车的女孩子都是很坚强的!
↓↓↓
赛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标签:
双车组冠军
金句:
打败强队的感觉很爽!
↓↓↓
赛队:
太原工业学院
标签:
收获两个冠军一个亚军
金句:
跑到冠军,最重要的还是团队合作。
↓↓↓
赛队:
太原理工大学
标签:
华北赛区强队
金句:
把车调得更稳更好,对比赛才有把握。
↓↓↓
赛队:
武汉大学
标签:
四轮组冠军
金句:
调车没什么技巧,多调就知道了……
↓↓↓
赛队:
香港科技大学
标签:
第一次杀入总决赛
金句:
9年的参赛经验,让我们很快上手。
↓↓↓
赛队:浙江工业大学
标签:四轮组预赛第二名
金句:今天已经跑到我们的极限速度了……对车模速度提升最大的是轮胎!
↓↓↓
赛队:
中南大学
标签:
节能组预赛第一名
金句:
智能车的结构可以做得很简单,不需要的结构都可以去掉。
↓↓↓
看完了参赛选手们的感悟,我们也请来了恩智浦的重量级嘉宾对本次大赛做了点睛式的点评。如果要用一句话归纳嘉宾们的观点,那就是——
大赛很精彩,而未来的大赛会更精彩
!
↓↓↓
希望在大赛中引入更多“智能”的元素,让车跑得更快、更远、更稳定……我们会帮助大家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方面建立初步的模型,让大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开拓,让明年的比赛更有看点。
——恩智浦大中国区微控制器事业部系统工程总监王朋朋
↓↓↓
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恩智浦的大团队中来,共同推进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走向世界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