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GOTAI工泰
“安全有序,智赢未来”,打造智能、高效、便捷的新能源充电服务体系,满足小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同时推动小区绿色出行生态的构建。针对居住区内拥有私家车位的车主和租户,提供便捷、安全的充电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马靖昊说会计  ·  火眼金睛:资产端财务造假识别的预警指标 ·  2 天前  
会计雅苑  ·  上海农商银行2025-2027年报审计会计师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GOTAI工泰

居住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报告,工泰“统建统服”战略下的实践启示与行业发展

GOTAI工泰  · 公众号  ·  · 2025-02-18 14:1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当前居住区充电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包括充电桩安装企业水平参差不齐、供配电设施管理缺失、车主安全意识不足等。同时,文章提出了居住区“统建统服”模式的政策创新与实践探索,并介绍了温州工泰电器的成功实践案例。文章还强调了充电桩退出机制的不完善以及早期建设老旧小区消防设施条件的欠缺等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是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积极构建新能源汽车能源补给体系,已基本建成满足当前需求的充电服务网络。

关键观点2: 居住区充电基础设施发展面临挑战,亟需构建新的充电服务体系。

随着新能源汽车规模的增长,当前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规模推广应用的需求。

关键观点3: 居住区充电设施发展势头猛,潜在问题突出,需要从管理体制、政策制定、监管平台等方面进行优化。

国家部委和地方相关主管部门需要优化管理体制,加快相关监管平台建设进度。

关键观点4: 居住区充电桩存在安全隐患,包括施工问题、维护管理缺失、监管不足等。

需要重视充电桩的安全监管,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减少因充电设施管理不善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关键观点5: “统建统服”模式在居住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优势。

该模式可以合理调配电力负荷资源,便于运维,降低安全隐患。同时,温州工泰电器的成功实践案例也证明了该模式的有效性。


正文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国家战略,充电基础设施是重要的基础和保障。我国对充电基础设施施行“超前建设”的政策扶持策略,积极构建新能源汽车能源补给体系,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基本建成了满足当前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的充电服务网络。随着新能源汽车规模的不断增长,尤其是私人消费领域规模的迅速扩张,当前居住区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大规模的推广应用,亟需构建居住区新的充电服务体系。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我国已经提出了“积极推广智能有序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居民区充电服务模式”,相关部委也积极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和引导居住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居住区充电设施发展势头猛,潜在问题突出,已经从最初“车桩齐飞”的无序发展阶段进阶到“高效配置、空间协同、安全至上”的理性发展阶段,需要思考发展模式的转变、管理体系的更新和支撑系统的完善。


希望以本次报告为契机,推动国家部委和地方相关主管部门优化管理体制和政策制订,加快相关监管平台建设进度,合理引导先进产品和运管模式的应用,强化系列标准规范的制订和修订,推动社区充电健康发展。

参编单位名单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

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工泰电器有限公司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挚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蔚来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联联睿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积成智通新能源有限公司

北京世纪云安新能源有限公司

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成都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宁波均胜群英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1

警钟长鸣:建管领域充电 设施

安全 隐患不容忽视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三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与火灾数量统计显示,新能源汽车的火灾发生率从2021年的1.85/10000降至2023 年的0.96/10000。尽管如此,截至 2023 年年底,新能源汽车召回 268 次,涉及 570 万辆,火灾直接相关的召回数量为81次。据应急管理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仅2023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自燃率上涨了32%,平均每天就有8辆新能源车发生火灾。相关研究显示,新能源汽车充满电后1小时的静止停放状态和充电状态是其发生火灾的高发状态,因此居住区电动汽车充电安全问题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居住区充电桩施工作业具有小、零、散的特点,充电桩安装企业水平良莠不齐,采用的工艺、使用的物料参差不齐,存在随意穿孔打洞、电缆规格型号不合规(国家标准《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GB50966的供配电章节明确规定配电线路优先选用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过流和漏电保护装置缺失、线缆敷设混乱等一系列问题。一旦供配电设施发生安全事故,责任界面难以划分,小微施工队伍的事故责任难以追究,可能带来较大安全责任风险。


二是充电桩及其附属供配电设施建成后缺少维护管理。车企随车赠送或销售的充电桩通常采用低成本“傻瓜桩”,缺少在线运行监控能力,充电桩售后问题响应体系不健全,出现设备隐患和故障难以及时发现并处理。


三是监管缺失与安全意识不足,部分居住区对电动汽车充电管理不够严格,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同时,一些车主缺乏充电安全知识,对安全主体责任存在侥幸心理、流程缺乏第三方监管,导致自建充电设施出现将充电桩直接接入家中电表、任意打穿楼板或结构墙体、防火墙体进行穿管接入等不规范操作现象,不顾及“飞线”沿途的着火隐患,导致居住区自建充电设施安全隐患不断积累。


四是消防设施条件欠缺,早期建设老旧小区室内汽车库未设置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标示等基础性消防设施。


五是充电桩退出机制不完善,部分地方还未对充电桩的报废及回收有明确的规定,居住区用户通常遇到使用故障再考虑设备的更新。

2

居住区“统建统服”模式——

政策创新与实践探索

最早我国政策文件中以“统建统营”出现,在各地方推进实践的过程中根据推进的侧重点出现了“统建统管”、“统建统服”等名称,其推进模式基本相同。本次报告统一以“统建统服”命名。


居住区“统建统服”模式是指在居住区由引入的充电运营商,按照统一选址原则、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服务标准的要求,建设运营居住区公共充电设施。该模式具备以下优势:一是合理调配居住区电力负荷资源,通过城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或自行安装的居住区变压器负荷采集系统实时监测用电负荷曲线,依靠负荷管控平台统一调度具有有序充电功能的充电设施,削峰填谷确保设施的稳定运行和电网系统的负荷波动最小化;二是便于运维,该模式下充电运营企业负责对充电设施进行整体规划,确定充电桩的数量、位置、功率等参数,通过统一管控平台可对充电设施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能够有效地提升运维效率和兼容性,降低运维成本;三是降低安全隐患,该模式可以有效地对居住区充电设施进行安全监管,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减少因充电设施管理不善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当前“统建统服”模式既可适用于居住区多台私人充电桩的建设和管理,也可适用于公共充电桩的建设和管理。

3

温州工泰电器:“统建统服”

战略下的成功实践与启示

案例背景:温州市瑞安市云霞家园小区分为A、B、C三个区域,三个区域的大型车库停车位规划时按照燃油车停车位设计,共有714个停车位,其中A区设有229个车位,B区215个,C区270个,小区配备4台1000KVA变压器。一是充电桩安装数量少,因缺乏统一规划,建设安装的充电桩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小区内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二是运维管理不到位,已建成的充电桩分布零散,充电设备的规格和类型多样,部分设备老化、损坏、维修不及时,缺乏有效管理和维护,影响正常使用。三是无序充电导致负荷过载,由于已建成的充电设备不具备有序功能,用户大多在晚上用电高峰时段同时充电,经常会出现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甚至对居住区整体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一定威胁。四是安全隐患高,部分充电桩存在线路私拉乱接现象常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风险,且缺乏有效的安全监控和保护措施。


案例解决方案:为解决居住区电动汽车充电难题、排除安全隐患,工泰电器经与居住区业委会、物业管理单位、市区供电公司等协调商议,决定采用“统建统服”智能有序充电方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