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吴晓波频道
“吴晓波频道”是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微信平台上进行内容发布的自媒体,涵盖视频、专栏和测试。视频部分与爱奇艺合作,每周四推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晚点财经  ·  阿里三年投资AI3800亿元;蜜雪港股招股继 ... ·  22 小时前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懒在山城的猫 ... ·  昨天  
e公司官微  ·  万科,再获大股东42亿元借款! ·  4 天前  
e公司官微  ·  操纵市场有何特点?刚刚,证监会重磅发声 ·  4 天前  
第一财经  ·  DeepSeek,又发大消息!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吴晓波频道

这些属鸡的企业家,能否在本命年获得“转机”? | 品牌新事

吴晓波频道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1-28 07:46

正文


文/杜衡


今天正式告别了猴年,迈入了鸡年,据说 属鸡的人“精明强干,组织能力强,直率果断,追求尽善尽美。” 在企业家中也不乏属鸡的人,2017年对于他们中的一些来说,或许也值得好奇和期待。



雷军:迈向千亿


从2012年开始年年表现亮眼的小米,在2016年遭遇了滑铁卢,虽然没有公布实际销量,但雷军承认2016年小米的出货量不及2015年,市场份额也有所下降,要知道 2014年小米的销售额相较于2013年增长了200%以上。


人们开始怀疑小米手机长期的“供不应求”到底是饥饿营销还是供应链出了问题,而在国产手机品牌华为、OPPO、vivo的夹击下,小米日子越发难过。距离上一次融资(2014年12月融资11亿美元,估值450亿美元)已经过去两年了,估计小米的现金流压力同样 很大。



从2013年开 始,小米着手布局生态链,从电脑、音响、路由器,到净水器、电饭煲、插线板、床头灯, 对于这七十余家公司小米只参股不控股, 只专注于一到两个核心产品,在各自的领域里做top3。


2016年,小米正式推出了生态链独立品牌“米家”,将生态链产品和品牌整合到该品牌之下。但又被人诟病学无印良品,偏离主业做百货公司。


雷军曾说,小米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件事,在这件事进行到第六年的时候,这个本命年里他同样需要一次不一样的 “转机”。



雷军的 2017小目标同样非常简单明确——千亿营收,同时还要大张旗鼓地进军人工智能和互联网金融。他认为 “将来,所有的商业巨头都是互联网公司,也都是金融公司,未来的金融都将建立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基础上。” 小米作为第二大股东的新网银行,显然是雷军互联网金融战略的起点。但小米做互联网金融这件事靠不靠谱,还得看这新的一年。


张小龙:成败小程序


在2016年底的微信公开课Pro上,张小龙宣布微信不会参加2017春节的红包大战,他解释说 微信只希望给用户提高效率的工具,不会做太重的营销。


外界普遍认为,红包这款应用对于微信来说红利已经耗尽,与其勉强继续,不如拱手让给QQ。


跟微信红包的过气一样,微信订阅号阅读量的下滑也是不争的事实。腾讯曾公布微信公众号的平均打开率低于2%。 在微信公众号兴起的这几年,令内容创业风头一时无两,随着资本的进入,催生了一批估值相当高的创业公司。 然而订阅号这个产品本身,开始无法满足这些内容主体的 发展需求。



在质疑声中 ,沉默寡言的“微信之父”张小龙亲自亮出了“杀手锏”——小程序(最早被称为“应用号”)。


生于1969年的张小龙和雷军是同龄人,当年雷军出任金山总经理,曾向张小龙提出收购Foxmail,张小龙开价仅15万元,可惜最后阴差阳错收购没有达成。


2017年1月9日,也是乔布斯发布第一代iPhone十周年的日子,万众瞩目的小程序正式上线。但是上线近一个月,评价好坏参半, 那些期待小程序替代APP的人又默默地把删掉的APP装了回来,野心勃勃地想从小程序中挖到微信流量金矿的人败兴而归,体验没有那么好,开发也没那么容易,让小程序多少有 些令人失望。



但就 像第一代iPhone并不尽如人意一样, 刚刚起步的小程序仍有广阔的想象空间。 在小程序发布前就多次提及,亲自在公开场合谈论,甚至参与到公关之中,所有人都能感觉到张小龙内心的激动和对小程序的“不一般”,在这个本命年里,小程序能否成为张小龙和微信的新“转机”?


陈一舟:人人网败了吗?


最近,一些用户惊讶地发现原本的“人人网”APP,变成了“人人直播”,有人感慨人人网失去了“最后一片净土”。


在2011年微信上线之前,除了微博,人人网占据着中国年轻人大量的时间。 它被认为是Facebook在中国最成功的模仿者,它的前身 “校内网”陪伴了一代人的象牙塔时光。


可惜的是,人人网没有随着这一代人的长大而成长起来,陈一舟并购校内网并改名为“人人网”一事,被很多人迫不及待地认定为“互联网 大败局”。



陈一舟 跟雷军一样生于1969年,而且也是湖北人,俩人曾在武汉大学做过同班同学。斯坦福大学毕业后,陈一舟回国参与创办了红极一时的“ChinaRen校友录”,此后这位互联网老兵的创业主轴就是社交,巅峰是2007年以200万美元收购“校内网”并于第二年拿到日本软银4亿美元投资,2011年在纽交所上市,市值55.3亿美元。


好运也就此走到尽头,此后人人网遭遇微博和微信两头夹击,开始艰难的转型之路。


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 人人网已经将主业转向互联网金融,只留下一支不大的团队维持社交业务,大部分的员工已经转做互联网金融。 陈一舟自人人网上市后逐步投资布局了互联网金融业务,包括成功投资了SoFi(校园贷款公司),雪球(股票投资社区)等。后来推出自营业务,从最熟悉的用户——大学生入手,推出学生贷的产品,到后来又做二手车信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