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方空间
呈现中国建筑现场,提供最佳建筑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方空间  ·  MAD在美国:丹佛“垂直峡谷”住宅落成 ·  3 天前  
有方空间  ·  承迹景观新作:沈阳华润中寰悦府城市展厅 ·  1 周前  
有方空间  ·  小写建筑新作:南山五福堂高级中学 ·  6 天前  
有方空间  ·  华黎TAO新作:怒江大峡谷先锋书店 ·  1 周前  
archrace  ·  Cobe / 塔林“Krulli”炼钢厂改造项目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有方空间

Snøhetta公布新方案,巴鲁德庇护所将原址重建

有方空间  · 公众号  · 建筑设计  · 2024-10-17 10:31

正文

△ 建筑外观渲染图  ©Snøhetta


2024年5月,Snøhetta提出的巴鲁德庇护所(Refuge de Barroude)重建方案赢得竞赛,将为法国比利牛斯山登山路线(Haute Route des Pyrénées)的徒步旅行者打造全新的驿站休憩之地。重建之后的巴鲁德庇护所,也将成为法国比利牛斯山国家公园(Pyrenees National Park)的服务接待中心。


△ 建筑总平面图  ©Snøhetta


1997年,法国比利牛斯山国家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十年前,一场意外火灾将公园中的巴鲁德庇护所烧毁。Snøhetta的重建方案致力于保护比利牛斯山国家公园内的动植物。朴实而现代的设计,在服务与欢迎徒步旅行者的同时,也积极限制建筑在巴鲁德圆形谷(Cirque de Barroude)自然遗址中的生态足迹。设计围绕两个主要功能区展开:对外开放的公共空间,如:接待区、餐厅、洗手间和宿舍,以及庇护所和国家公园工作人员的办公区域。


△ 建筑外观渲染图  ©Snøhetta


在宏伟壮丽的大自然面前,人类须持谦逊之态,常怀敬畏之心。巴鲁德庇护所的重建方案,旨在尊重和保留周边自然环境的完整性,成为旅途上可以安全停留的庇护场所。Snøhetta希望重新建后的庇护所可以巧妙地平衡建筑的存在感、与自然的融入度。设计方案的概念源于“terrier”(意为“土地”)和“cairn”(意为“堆石”)。前者唤起融合、温暖与安全之感,后者勾勒出由自然元素所构筑的地标建筑。“terrier”和“cairn”在建筑语境中的相得益彰,共同构筑了比利牛斯山脉的新避风港。庇护所从比利牛斯的自然景观之中蜿蜒而生,石、木和铝的材料并置,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建筑剖透视图  ©Snøhetta


巴鲁德庇护所的重建将在原址上进行,位于当地特有动植物保护区之外。建筑的位置与设计充分利用现有地形的优势,无需过度进行土木工程,即可建造两层楼高的栖居空间。Snøhetta在设计上应用生物气候学原理,塑造出结构紧凑的建筑空间,减少外立面的暴露面积,巧妙地融入巴鲁德圆形谷的自然景观之中。建筑的双向设计也有利于自然通风。大面积的绿化屋顶随着山形地貌的轮廓而自然舒展。外立面采用回收铝材,以减少盛行风所带来影响。


△ 建筑室内渲染图  ©Snøhetta


庇护所的空间布局分为两部分:面朝圆形谷和巴鲁德湖的起居空间,以及面向山脊的朝北房间。这种布局有效合理化了内部空间的隐私程度,由开放的餐厅、厨房等公共空间,逐步过渡到私密的住宿空间。


△ 建筑室内渲染图  ©Snøhetta


巴鲁德庇护所提供不同类型的住宿房型。可供登山者使用的有八人间和六人间宿舍。冬季宿舍为八人间,房型小巧而温馨,位于低层,方便出入。除此以外,庇护所还设有其他房间,供管理人员及国家公园维护人员使用。室内的空间明亮而温暖,以室外辽阔的自然风光为画布背景,围绕共同栖居和集体记忆而展开。


△ 建筑室内渲染图  ©Snøhetta


庇护所的立面和结构分别采用回收铝材和回收木材。这不仅推广了低碳建材的使用,也最大程度地推动了结构预制,从而减少材料的重量及空运次数,简化在地施工及安装。远远望去,巴鲁德庇护所的建筑结构仿佛轻轻“掠过”地面,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这也意味着现场的土木工程和混凝土基础也将保持在最低限度,施工周期可以缩短至两个季度。


△ 建筑实体模型图  ©Snøhetta


地基的建设采用当地石材,融入山貌的同时,也保留了景观的天然性。在地材料的使用不但加强了建筑与当地的联系,也有助于减少由运输而产生的碳足迹。庇护所的整体造型与周围的地形轮廓相互呼应、相互融合。绿化屋顶延伸了动植物的栖息地,也描绘出山形地貌与建筑结构之间的自然过渡,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


△ 建筑外观渲染图  ©Snøhetta


建筑的紧凑性也是减少碳足迹的关键因素。通过限制建筑的物理足迹,庇护所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供暖与制冷的能源消耗,保护了周围的自然环境。Snøhetta将高效的能源管理也融入了设计方案之中。太阳能及生物质供暖、热水系统的运用,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尽可能地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此外,通过光伏板而产生的可再生电力,也有助于减少碳足迹。饮用水来自附近的天然泉水,储存于水箱之内。废水处理则通过渗透原理,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完整项目信息

地点:法国比利牛斯山国家公园

年份:2024-2027

业主:比利牛斯山国家公园

类型:旅行目的地,酒店,可持续

设计内容:景观、建筑、室内

状态:进行中



视觉 / 饶安林   校对 李翊娴

本文由Snøhetta授权有方发布,版权归来源机构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以“在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