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办公室经验
在这里,阅社会人生,读职场百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保人  ·  备用锅炉算进合计出力不?有明确依据? ·  3 天前  
青海生态环境  ·  一图读懂丨《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 ... ·  3 天前  
青海生态环境  ·  一图读懂丨《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办公室经验

领导这样说话,不要当成表扬,其实是在批评你!

办公室经验  · 公众号  ·  · 2024-05-10 12:18

正文






























来源 老同志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作为领导,对待下属出现的错误,一般都会及时批评指正。越是有经验的领导,越是讲究批评的方法,不仅要让下属知道错了,还要让下属从批评中受到鼓励和启发,从而及时纠正错误,积极主动地完成本职工作。

基层官场有句箴言:“领导不批评,下属不进步。”作为下属,我们有时会和领导面对面,倾听领导的点评。必须用心听,还要把领导的话语中对你工作的否定和批评记下来。如果“明明领导批评了,你还不知道”,那么不仅会影响工作,而且耽误你的成长。

比如下面这些批评,你有没有听到过?当时又是怎样理解的?

01.  “你是位优秀的同志,做事认真负责、尽心尽力,可是……”

这是“表扬式批评”。

领导这样批评你时,说明你可能因一时疏忽,或感情用事出现了差错,事后认识到了问题,并流露出内疚的情绪。这时,领导为了保护你的自尊心,以谈心的方式表扬你,并根据你的反应程度,适度地指出缺点错误,同时帮助分析失误的原因,总结教训。点此加群

接受这样的批评,你的第一感觉如果是“我很优秀”“领导赏识”,甚至为此沾沾自喜,那么一定要立即打消这个念头,把关注的焦点放在领导说的“可是”之后的问题上,针对问题深入思考,并诚心向领导表达你改正缺点错误的决心。

02.  “这不算多大事,你不要往心里去……”

这是“安慰式批评”。

当你工作中出现失误或错误,领导肯定不会放任你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同时也会尽可能避免其他同事产生消极情绪。这时候,领导往往会对你“安慰式批评”。

当领导批评之后,你万万不可认为领导这是一说了之。领导安慰你“不要往心里去”,是为了担心你因为犯了错误感到羞愧,同时通过善意的批评给你以温暖。所以,你必须“往心里去”,不但要一时“放在心上”,而且要长期“放在心上”,确保严格杜绝同样或类似的错误,不要辜负领导的苦心,在谦虚严谨中扎实成长。

03.  “这件事先放着……”

这是“冷处理式批评”。

当你做错了事,但自己一时还认识不到严重性,这时领导可能会给你一个转变认识的过程。如果领导者急于求成,上来就是一顿“暴风骤雨”,施以高压政策,你会一时很难接受,弄不好还会激化矛盾。

当领导并没有“心直口快”地当面直接批评,而是采取冷处理的方式。要记住,冷处理并不表示领导会一直“冷”下去甚至忘记,这时你要尽快提高辨别能力和认识水平,考虑周全。要认真深入冷静地思考,尽快找出补救的方法、改进的措施,待思考成熟后,梳理出来相关步骤和措施,掌握主动,选择恰当的时机向领导报告,让领导看到你的思考和进步,并诚恳地请求领导指导帮助。

04.  “这次一张纸掀过去,下次一定要……”

这是“希望式批评”。

人有了缺点错误,内心常常是非常懊悔甚至痛苦的,这时候领导付出了关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而不是简单说教,粗暴训斥,讽刺挖苦。

作为下属,你当然不希望领导采取后面的方式,因为那会使自己感到一无是处、迷茫惶恐、前途渺茫,有时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当领导多加鼓励,多提希望,你一定不要灰心,最好是当场表态,“下次一定做得更好!”

05.  “这次工作,稍微落后了一点,我知道你是不服输的人,一定会不甘落后的。”

这是“激将式批评”。

这是领导在以激将的话语作出批评,目的在于激发你克服缺点、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勇气。人人都有自尊心,特别是有了缺点、犯了错误时,自尊心更强。点此加群

面对领导的激将式批评,你要尽快改正错误,找准方向,努力奋进。

06.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这是“宽容式批评”。

领导以类似的语句和下属说话,说明领导有宽大的胸怀,能容下属之错。只有心胸狭窄的领导才会对下属今天批评这个缺点,明天指责那个错误,使下属感到无所适从,产生自卑心理,工作中就会更加被动,更易出现差错。

但是,再好的领导的宽容也是有限度的,千万不可把领导的宽容当作无原则的纵容。无论胸襟多么宽广的领导,也不会容忍自己的下属一错再错。当领导给了你改正错误的机会,你仍然不思悔改,结局一定会铸成大错。

07.  “你知道这次有哪些做得不到的地方吗?”

这是“启发式批评”。

遇到这样的批评,你一定不要认为领导故意在给自己“找茬儿”“挑刺儿”“穿小鞋”,从而产生错误的抵触情绪。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