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格上私募圈
格上理财旗下专注私募行业的微信公众号。每天精选私募行业动态、私募大佬观点、私募研究报告与您分享,同时涵盖宏观经济、个股、投资理念方面的精华文章。了解私募行业,关注格上私募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格上财富  ·  一家公司最可怕的事:没有战略,全是战术 ·  2 天前  
格上财富  ·  活在埃及30年,眼看大厦崩塌 ·  5 天前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  【中金固收】通胀继续走低,仍需引导实际利率下 ... ·  6 天前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  【中金固收·信用】财政化债落地,信用债延续回暖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格上私募圈

激辩新周期:新常态快结束了吗?

格上私募圈  · 公众号  · 理财  · 2017-08-24 20:55

正文


作者:释老毛

来源:知新派V(ID:knowhowv)


新常态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就是三期叠加,L型,中国经济在那道常常的横上折腾……不知不觉,从2008年次贷危机,2009年触底反弹,到2011年证明是回光返照,宏观经济所有指标都在往下走,“新常态”已经六年。


任泽平喊出“新周期”,被炮轰。这阵子几乎所有券商的首席们都在激辩新周期。


1、新周期派


什么是新周期?任泽平判断中国经济正在走完L型,中国经济已告别过去长达6年的去产能、通缩和资产负债表调整,我们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其理由主要在于是供给出清与需求复苏,外加开完会后新一轮政治周期开启。


任泽平取代了任志强,成为新的一门大炮,这是任的原话:


今年我们提出了一个叫“新周期”的观点。为什么我们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判断比市场更乐观一点?我大致讲三个逻辑——需求的复苏,供给的出清,新政治周期的开始。需求复苏首先是出口,因为外需复苏,加上人民币贬值,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出口在回升。其次,在出口复苏的带领下从去年下半年制造业投资也在变好。第三个是房地产投资,因为库存去化充分,所以我们看到房地产投资比市场预期好。经济差了6年了,我们看到很多传统行业出清了,中小企业退出了;传统行业的优势企业也在压缩产能,可以看到产能利用率企稳或者回升。所以我看到很多行业的竞争格局在发生变化,企业盈利开始恢复。基于以上逻辑,我们提出“新周期”,对经济的看法是乐观的。


2、新周期质疑派


更多的是反对的声音,姜超、刘煜辉、李迅雷、刘元春、白重恩等经济学家不赞同新周期的概念,认为上半年的成绩单只是一次反弹,一个复苏的假象,远远算不上新周期的启动。


姜超:经济周期见顶,现金为王


繁荣的顶点,经济指标已经开始往下,经济高点已经出现。需求端汽车和房地产都开始萎缩,增速明显下滑,房地产凛冬将至。同业存单、银子银行将受到严厉管制,融资额开始萎缩,去杠杆的痛苦加剧。2017年,商品也不行,债券不行,股票也不行,只有现金是最好的资产。


刘煜辉:没有新周期,只有老故事


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周期完全来源于“房地产+基建”。这二者最根本的决定力量是债务,即房企、居民与政府的负债。供给端看,本轮“房地产+基建”叠加了“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政府主导或者纵容上游企业垄断,同时通过限产、环保、停水停电等手段强行停止部分企业的经营。国企的资产负债表是修复了,但中下游民企的成本却大幅抬升。实际上还是老故事,去杠杆没有开始,充裕的货币就会在大的市场当中寻求轮转的机会,2015年是股票,2016年是房子,今年轮的商品。有人说商品价格涨起来了,好像就是脱虚入实,这是扯淡的。


李迅雷:不要用显微镜来寻找经济周期拐点


每年都有人说“拐点”,是误把浪花看成浪潮。从长期看,人口老龄化与人口流动性的减弱具有长期不可逆性,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速长期下行的压力之中,经济探底过程远未结束。需求端扩张是因为政府拉动,2016年中国非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约为32%,美国政府投资占GDP比重约为4%;供给侧的盈利改善是因为政府行政管控去产能。生产环节的PPI上升不能传导到消费环节的CPI,因为没有消费的有力支持,产能过剩依然成为今后经济增速下行的长期因素。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新周期没发生,正处于新周期的门槛


判断中国新周期是不是出现,应该依据以下核心逻辑:一是市场主体愿不愿意为下一轮的繁荣进行全面投资;二是新一轮技术革命是否带动专利技术增长。目前民间投资从去年3%出现反弹,徘徊在6.5%左右,依然处于低位,而这20年专利的增长是不够的。综合判断,2018年是新周期全面开启的关键年,新周期没有开启,中国经济依然处于新旧动能大转换的新常态阶段。但新周期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基础,特别是政治基础、外部基础和大市场、大需求的结构基础。


3、梳理与点评


大家是不是越看越糊涂?到底新周期是个什么鬼啊?其实老毛君与任泽平判断大体一致:


关于供给侧改革,去年发表了《供给侧改革下的吃饭行情》;

关于房地产,去年发表了《房地产的白银时代:分化与变局》;

关于强周期崛起,今年发表了《创业板陨落,强周期崛起》。


从某种意义上,老毛我也是新周期的鼓吹者。从上半年看,宏观经济是在回暖,从A股中报看,钢铁、煤炭等强周期行业确实也发生大幅的盈利改善。但下半年,7月宏观数据发生了回调,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1-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1-7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比1-6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新周期一时扑朔迷离起来,到底如何看待新周期?


1)万物皆有周期,在周期中完成产业迭代和结构升级。推荐本书,《逃不开的经济周期》。各种迹象看三期叠加的L型,这一道横会很长。这几年政府所做的无论股市还是房市,都是冻结流动性,降低波动,对宏观经济通过PPP、铁公鸡等财政政策托底也是,使得经济这一横既稳且长。新常态就相当于西方自由市场体制下的萧条期,只不过有一层华丽的外衣。萧条不是坏事。萧条是繁荣的起点,繁荣是萧条的原因。在萧条期经济结构借此得以调整和瘦身,这一点中国经济的转型其实很成功,第三产业的占比越来越合理,消费升级也越来越明显,世界上市值最高的两个互联网公司就是中国的。


2)长周期看,中国的高速成长期已过,这一点不必留恋。经过六年的调整和瘦身,补库存引发的价格反弹很正常。入世后是真正的黄金十年,连续10%的高速增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但我们必须明白,未来回归那种景气度是不可能的。这轮L型新常态与一般周期调整不同,老龄化+产能过剩+债务危机,都是长期性深层次的结构性因素压制,不可等闲视之。


3)供给侧改革是有力度的,盈利已经兑现,确实超出预期。经济学家们有争议的是手段,采取了暴力的行政手段进行供给侧管理,而且导致了国企变相的寡头化垄断。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中国的非市场体制之下,纯粹市场手段进行供给侧出清未必有效。90年代经济软着陆朱相也是用行政手段,霸王硬上弓,紧急叫停了大部分地方政府上马的项目,让经济迅速降温。现在的供给侧改革其实就是宏观调控换了另一个马甲,效果是对病下药。


4)需求端下半年会有一次压力测验,就是房地产。无可回避的是,在新的增长点还没培育起来的时候,房地产依然是国民经济的一根支柱,欧美发达这么多年了,城市化早成熟了,房地产依然是最重要的一个市场,经济的晴雨表,让普通人买套别墅养仨孩带条狗依然是美国梦的核心,虽然为了实现这个美国梦付出了次贷危机的代价。在人类摆脱肉身之前,房地产是永远的需求,这和医疗、教育、吃饭、出行是一样的。去年930调控新政之后,房市被冻结,今年下半年房产商是否有积极的投资意愿,决定经济复苏是否扛得住压力。目前看,很多三四线城市调控开始松动,例如长沙宣布专科以上人才可以不受限购约束,可见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依赖之深,没有房地产的收入哪有那么多钱支出呢?房地产才是真爱。


车市是仅次于房市的需求,今年增速放缓,竞争激烈,SUV龙头长城汽车的拳头产品H6销量都开始滑坡,但国产车的竞争力整体在增强,吉利、长城、广汽、华泰、上汽都威风凛凛的推出了自己爆款车。


政府财政投资拉动经济是难以持续的,因为经济基数越来越大,政府投资的拉动效应越来越弱,债务杠杆会越来越高,靠PPP、大基建恐怕是饮鸩止渴,会逐步收敛的。


移动互联革命之后下一轮科技革命创造出大规模的新需求,还需要等待,电动车、物联网、人工智能、VR、基因革命……


5)真改革启动新周期。新周期有没有?概念之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下半年开完会后,应该撸起袖子加油干啦!这个干,不是蛮干,不是加量,而是结构改革和制度改革,真正的改革才是新周期的内生动力。


所谓新周期,长周期依然处于底部那一道长横区间内,短周期出现强劲反弹苗头,至于能不能反弹变反转?很早以前,2014年那轮牛市之前,老毛君说过,改革出牛市,真改革,出真牛市。这句话现在也成立。


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联系方式:010-6598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