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这样一条消息可能会引起家中有娃的家长们的注意。
当然了,特别是我们这些服役过的。
因为涉及学生使用教材的具体内容调整,又难免让人想起近年来曾多次被诟病的“毒教材”事件。而这次统一更换的科目,也颇有深意。
公开报道写道
:
“
2022年3月,教育部启动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统编教材修订工作。这套教材将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使用。
”
图源网络
更换教材为:
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
。共三科。
开始使用时间为:
2024 年秋季
学期。
更换范围:
全国小学、初中起始年级
。
修订工作跨时:
2 年
。
如何理解这次统编教材的版本更换呢?又和军人与国防有什么关系?我们今天简要做个梳理。
一是更加强调爱国底色和政治站位。
根据党中央对教材工作的部署要求,要求在教材建设中进一步强化国家事权。说到底,就是给孩子们灌输国家观大局观。小学生和初中一年级,正是绘就人生底色的关键期、萌芽期,底色对不对、牢不牢,有没有偏差,都关系到成长过程中的风险。任何一个负责任的国家,都绝不会任由它的下一代被随意诱导和思想滑坡,都一定会发挥教育的基本作用,发挥铸魂育人的重要功能。不能认为孩子小,就不需要基本的政治站位。他们至少应该明白,身为中国人,就要坚定不移地支持自己的祖国。
二是更加凸显中国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华夏子女有数不清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这些东西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会被赋予崭新的意义和色彩,而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本就是每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这其中,决定了我们成败胜负的重要一环是革命道路和红色人物。而这些内容,都需要根据孩子的特点重新进行编辑和讲述,用他们听得懂的方式,让他们明白今日之幸福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因此更加懂得珍惜和奋进。
语文
教材中,新增红色经典篇目
《雷锋日记二则》
等。
三是进一步突出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
历史
教材中特别新增了近年来戍边英雄的事迹和有关边境冲突的内容。
这一部分设置应该是着力在中小学学生中树立国家安全、边境安全的有关观念和认知,培养塑造他们的“红色血脉”,使他们明白国防建设和国防安全的重要性,国家的每一寸领土都有军人在守卫。
因为他们的背后,是祖国和人民。
教材,是孩子获取知识和形成观念的重要载体。
倘若教材的把关不到位,让不健康的、不正确的,甚至是有害的内容“登堂入室”,堂而皇之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那么教育的基础就会面临垮掉的风险,国家安全的未来也将置于险境。
图源网络
教材的更新迭代毋庸置疑,但最能体现时代精神和国家意志的内容在合适的时间,尽早进入我们开展教育的早期培养阶段,可以大大节省日后再去矫正的成本,也更为安全有效。实践证明,越早奠定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就能越好地理顺个人发展与时代进步的关系。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面前,清晰地站定自己的方向,而不至于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甚至流为别有用心者的附庸。
革命的旗帜要紧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未来,希望更多的红色故事和革命文化、英雄典范能走进书本、写进教材,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在心灵中种下爱国、爱党、爱人民、爱军队的种子,生根发芽,帮助他们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