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54.68亿,同比增长20.90%,
实现归母净利润 6.34 亿,同比增长 53.3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5.30 亿,
同比增长 117.39%。
期内公司收入快速增长,2020 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收入 62.74 亿,同比增长
58.04%,实现归母净利润 2.25 亿,同比增长 148.93%,创下历史同期最高收入,
也是历史同期收入增速新高。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仍延续上半年小幅下滑的态
势,同比下降 2.83PCT,但在期间费用方面,期内发生销售费用(2.04 亿,3.03%);管理费用(11.69 亿,-11.37%);财务费用(1.61 亿,-44.86%),是因为带
息负债规模降低,利息支出减少;研发费用(2.01 亿,+33.11%),公司在保持
大力研发的情况下,整体费用率压缩 4.10PCT。我们认为,近年来公司加快航空
发动机产品结构优化调整步伐,新产品比例逐步增加,而新产品在交付初期的生
产成熟度不及传统产品,导致公司毛利率出现波动,同时产品返修费用增加。但
随着公司收入的快速增长,以及销售费用的改善,标志着公司现有产品生产工艺
的不断成熟,产能持续提升,而随着公司收入规模的快速增长,规模效应开始显
现,预计公司盈利能力将持续提升。
2、存货余额再创新高,上调关联交易额度显示订单饱满
公司发布《关于新增 2020 年度与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之持续性关联交易的公
告》,拟新增向中国航发系统内单位销售商品额度 11.66 亿,调整后预计全年为
23.18 亿,较调整前增长 101.2%;拟新增向航空工业集团系统内单位销售商品
额度 18.95 亿,调整后预计全年为 110.07 亿,较调整前增长 20.8%。我们认为,
由于目前公司的销售收入,一大部分都是通过关联方完成,本次上调显示了下游
客户需求的旺盛。同时在资产负债表方面,公司期末存货余额(233.4 亿,
+8.86%),再创历史新高。合同负债余额(21.6 亿,+14.75%),显示出公司
订单饱满,在积极生产备货,预计随着公司产品的陆续交付,公司业绩将实现持
续增长。
3、航发动力是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绝对龙头,砥砺多年终将进入收获期
公司是我国大、中、小型军民用航空发动机,大型舰船用燃气轮机动力装置的生
产研制和修理基地,集成了我国航空动力装置主机业务的几乎全部型谱,是国内
生产能力最强、产品种类最全、规模最大的动力装置生产单位。我们预计未来十
年,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新增设备市场空间在 410 亿人民币/年,发动机维修市
场 492 亿人民币/年,合计 902 亿/年。公司不仅受益于国家在航空装备领域的持
续投入,公司在发动机的国产替代、维修保障市场以及未来的民航市场同样有较
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我国第三代军用发动机逐步成熟,预计未来新产品将进入产
能爬坡期,带动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同时随着公司制造成熟度的提升,定价问
题的解决,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实现提升,实现业绩的加速释放。
4、业绩预测
预计 2020-2022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05 亿、16.45 亿、22.45 亿,对应
估值分别为 81/59/43 倍,维持“强烈推荐” 评级。
风险提示:新型号研制交付进度不及预期,产能释放缓慢。